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91章 顾氏元叹

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91章 顾氏元叹

作者:一天写三章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6 03:52:01

曲阿县,秣陵往东五十里处。

此处临近广陵,每年都有徐州百姓南渡前来避祸,所以这些年的户籍数目并没有衰减,反而每年皆有增余,加上江东多年没有大的灾害,所以算是富裕。

曲阿县长顾雍,出身吴郡顾氏,师从名士蔡邕,刚刚及冠就已经担任合肥县长,之后历任任娄、上虞长,每到一处,皆有治绩,可谓能吏。

只是顾雍名字中虽带个“雍”字,可身形体态并不富裕,甚至连眉宇间也常有几分苦意,便是亲近之人看到也会不自觉畏惧,时常害怕,不能与他亲近。

这天顾雍回到府中,就有小吏慌忙跑来:“有军队攻破秣陵!这该如何是好?”

秣陵向来是三吴之地西面的屏障,一旦被破,尽是坦途,也难怪小吏慌乱,原来是担忧兵祸。

而顾雍只面色如常:“进攻秣陵的,难道是匪盗吗?”

“其装备整齐,旗号严明,并非匪盗!”

“既然不是匪盗,那又有什么好担心呢?”

顾雍言罢,直接脱衣就寝,安稳如平常,县中的其他人听到顾雍这样,也就不再对秣陵被攻破感到害怕,开始感到平静,农桑垦渠之事照旧,没有受到这件事的影响。

直到那封“求贤令”颁布,顾雍才终于有所动作,不过他去的并非是秣陵,而是来到曲阿东面。

因为每年都有大量徐州百姓渡江来到江东,所以顾雍便将其多安置在东面,授予其田地,引来徐州士人百姓的称赞。

当看到顾雍的车驾来到这里,周围百姓士人都与顾雍行礼,而顾雍神态却依旧冷漠,虽回礼,却不见笑容。

直到车架来到一处草棚处,顾雍才下了马车,一板一眼的来到门前,对草棚行礼:“顾元叹有疑惑想要请教张公,恳请张公一见。”

顾雍在门前等候许久,里面却始终没有动静。

就连为顾雍驾车的马夫都在疑惑:“张公可能不在,要不县令他日再来?”

顾雍没有理会马夫,继续等待。

吱~~~

刚才还被马夫质疑无人的草棚却发出响动,屋门缓缓打开,门轴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下一刻,一个双目炯炯有神,颧骨高耸,鬓角处有几缕白发,相貌威严的中年文士推门而出,站到顾雍面前。

顾雍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中年文士却对顾雍来访的目的有了猜测。

“元叹向来沉深穆逺,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忧虑。今日既然来寻我,想必是有什么天大的难题吧?”

顾雍作揖:“不瞒张公,实有困惑,尚不能解,故此前来,共同商议。”

“何事?”

“天下纷乱已久,江东幸有长江天堑,才能侥幸安稳。然乱事将至,江东终不能偏安一隅,却不知应当何去何从。”

中年文士慢慢抚须:“元叹应当知道,我不过只是背井离乡之人。倘若真的能够不畏纷乱,又如何能从徐州来到江东呢?”

顾雍则道:“张公自徐州来到江东的那一天,想必就应知道天下虽大,却没有能够继续躲藏的地方。”

“中原陷入纷乱,可以从中原前往淮南;淮南纷乱,可以从淮南来到江东;那江东如今也已纷乱,难道还要从江东前往交州吗?”

“况且,张公您有着刚直的名声,难道真的会继续这样躲藏吗?”

张昭仰天一叹,却是侧开身子让顾雍进入屋中。

顾雍进入屋中,见屋中尽是些竹简书籍,尤其是桌子正中间摆放的甚至还是一卷兵法,立即就明白了张昭的心意。

“看来即便是张公,也不愿继续研读经典了。”

张昭曾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皆是好友,徐州的才士陈琳也对他颇为称赏,刺史陶谦更是慕名察举他为茂才,只可惜被张昭拒绝,为此陶谦甚至还将张昭监禁,还是经好友周旋才将他释出,可谓奇男子。

但即便是这样的人,也不再研究经义,而是看起了兵法这类务实的东西,顾雍便知道眼前的张昭已经不是自己耳闻的那个张昭了。

张昭坐下合住兵法。

“元叹不还是一样?”

“你跟随蔡邕学的,应该是他那音律辞赋,怎么如今却奔走于各处,尽忙些琐碎之事呢?”

顾雍答道:“不过时局如此。”

“那我也是时局如此。”

张昭终于正襟危坐:“看来元叹今日前来想要问的,就是“时局”二字了?”

“正是。”

“是为了突然渡江的刘邈?”

张昭瞬间猜出,而顾雍也并没有感到惊奇,毕竟江东近些日子发生的大事,也只有这一件了。

顾雍点头。

“我从刘邈还没有渡江时便注意到他,见他在江北收留南逃的百姓,并且在濡须口那样的地方修筑坞堡,就知道他对江东必然有着企图。”

“之后江东周郎被他征召,以孙坚旧部攻下牛渚,其实都不算意外。”

“只是之后他不去进攻丹阳的郡治、周昕所在的宛陵,而是向东进攻秣陵,并且立即组织百姓开垦田地,却是有些出乎意料。”

顾雍问道:“张公年长我许多,见过有这样带着百姓渡江,并且不为了争霸,而先考虑百姓的诸侯吗?”

张昭当然摇头。

“没有见过。”

顾雍又问:“那您认为,刘邈这么做,是为了袁术吗?”

甚至刘邈渡江的合法性都源自袁术表的扬州牧,所以顾雍自然怀疑刘邈是不是受了袁术的指使。

谁知听顾雍谈起袁术,张昭却不屑一笑:“袁术做事,若是真能这么体恤百姓,他也不会被从南阳那样富庶的地方驱赶到淮南,更不会被袁绍压制到这般地步。”

顾雍也是点头:“张公与我不谋而合。”

“这么说来,是刘邈自己这么做的?”

“应当是。”

顾雍又朝张昭拱手:“那刘邈是琅琊孝王之后,出身徐州,张公您也是徐州人,请问您之前有听过刘邈的名声吗?”

“并没有听过。”

张昭性格耿直,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

眼见顾雍问了这么多关于刘邈的事情,也是忍不住询问:“元叹问了这么多刘邈的事情,难道是想要投靠于他吗?”

顾雍只是从怀中掏出刘邈散布到各县的求贤令,交予张昭观看。

“眼下刘邈率领百姓渡江,势力庞大,又有周瑜那样擅长作战的将领供其驱使,周昕定然不是他的对手。加上庐江太守陆康也与其一并渡江,显然是给了刘邈支持……这样一个既有雄兵骁将在手,又有本地士族辅佐,还有袁氏声望的人,拿下江东,难道不是早晚的事情吗?”

“只是我终究不知道刘邈的为人,所以才携带此物,想要让张公指点。”

张昭接过求贤令,仅仅看了一眼就眉头紧蹙:“这写的是什么东西?”

随即张昭又做出评价:“那刘邈别的我不知道,首先这文赋功夫就不到位!一定是年少时不曾好好读书!”

而等看完内容后,张昭更是嫌弃的只捏住求贤令的一角,将其悬在空中摇晃。

“这样的求贤令,如何能吸引良才?”

“直接以长史之位招揽人才,这样的人要么过于自负,要么就是心思奸诈之辈,想要欺骗他人!”

张昭好像扔废纸一样将手上的求贤令从窗户里扔了出去,然后又用清水洗手,显然是异常嫌弃!

“长史之位,要么给德高望重之人,要么给德才兼备之士,他刘邈却随意许之,多有狡诈之意!这样的人我并不喜欢。”

张昭毫不在乎刘邈将来有可能成为整个江东的实际主君,完全是有什么说什么,毫不忌讳。

“依我看,他多半是以长史之位诱惑如你们这种世家俊才,可一旦等你们过去,就用各种理由推辞,绝不予你们高位,让你们当个哑巴硬将那黄莲吃下去!”

“元叹,算了吧!世间诸侯,多是一个样子,反正你背靠吴郡顾氏,又师从蔡邕,在江东颇有名望,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何必要去受那刘邈的诓骗呢?”

诓骗吗?

顾雍知道,张昭已经给出了他建议,所以也就起身不再叨扰。

“元叹,想好了吗?”

“想好了。”

顾雍那张脸上完全没什么表情,甚至说话语调都始终一样。

“我还是想要去见见那刘邈,我总觉得,他与常人不同。”

张昭见自己的劝诫并没有让顾雍回心转意,也是有些无奈:“我见过太多诸侯这样的手段,表面看着大度,其实心眼小的连根针都穿不过去!你难道真的以为刘邈会以长史之位待你吗?”

顾雍不答,只是问了张昭一句:“倘若刘邈真的以我为长史,张公又当如何?”

“哈?”

张昭气极反笑:“若刘邈真敢初见你,就以你为长史,那我张昭立即跑到刘邈面前,朝他负荆请罪!”

“好。”

顾雍留下一个字,同时也留下还在咆哮的张昭,就立即启程前往秣陵。

顾雍乘车前进,不过刚到秣陵地界,就看到本来渺无人烟的土地上已经陆续出现了农户的身影。

他们砍倒长在这里的藤蔓树木,堆在一起燃烧之后,就将其撒在地里,随即就用耧车、锄头破开土地,将下方的泥土变得松软,让这里多出一块一块的农田。

令顾雍惊异的是,不仅仅是百姓集体在耕地,就连一些打着旗号,看身形样貌明显是士卒的青壮,也在拿着工具掘开河道,修筑灌渠,尽自己所能。

不过顾雍在来时的路上也看到了秣陵的许多问题。

比如常常就有农户在开垦期间进行争吵,以为是别人侵占自己的田地。

再比如还有一些明显是北方的农户,因为贪心水源,往往是私自将水渠挖的离自己田地近一些,却不知江东水源丰富,结果就导致地下渗出水来,将好好的一片农田变成了洼地池塘。

此外,什么打架斗殴、偷窃耕牛之事更是比比皆是,看的顾雍这个能吏直皱眉头,对刘邈麾下官吏的治理能力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顾雍在给刘邈递上投刺后,并没有老老实实留在驿站等待,而是亲自前往秣陵周边,探寻秣陵现在的问题。

等见到刘邈时,顾雍也并未过度介绍自己,而是拿出几卷竹简交予刘邈——

“刘扬州看过这些,应该就能知道现在秣陵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其实刘邈在知道给自己递上投刺之人正是顾雍顾元叹后,心中就踏实了大半!

如今看到顾雍有备而来,甚至还自带“简历”,更是让刘邈欣喜。

接过竹简,刘邈逐字逐句认真看完里面的内容。

顾雍也没有打扰,而是站在原地,默不作声。

刘邈花了许久才看完顾雍给自己提的建议,而等到看完之后,却是立即长舒一口气,显然是心中彻底踏实!

“自来到秣陵之后,政务琐碎,帐下官吏虽是战战兢兢,结果却收效不大。如今看到元叹之书,方才晓得竟然有这样的谬误!”

就比如顾雍建议中的一条,就是认为流民来自不同地方,乡土风俗迥然不同,应该将其按照地域划分在一起,并且寻找其中德高望重的人建立起基层的组织,一方面可以令其更快融入江东,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减轻上层官府的压力。

光这条若是真的施行下去,官吏们的任务量怕是就能减去三分之一,让他们不再疲于奔命。

而顾雍得到刘邈的夸赞后却并不自满:“我在曲阿时,就常有北方流民渡江避难,因此才有了经验。我能为刘扬州献上这样的计策,并不是因为我的智谋要超过刘扬州的幕僚,只不过是因为我有这样的经验而已罢了!”

刘邈越看顾雍越满意!

有才华就算了,竟然还这么谦虚!

于是刘邈挑衅似的看了眼旁边的陆康——

谁说钓不来萧何?眼下这人不就来了吗?

刘邈上前拉住顾雍,热切的问道:“元叹大才!不知道愿意担任我的长史,共创大业吗?”

一直都冷着个脸的顾雍脸皮突然抖动了一下,稍纵即逝。

估计没有人以为顾雍刚才笑了一下,但顾雍确实是笑了。

因为他知道,他和张昭的赌约……赢了!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922/c4679322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