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92章 三长 均田

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92章 三长 均田

作者:一天写三章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6 03:52:01

“元叹,请。”

刘邈用对待上宾的礼仪对待顾雍,又专门请来麾下将官与顾雍作陪。

陆康、程普、鲁肃等人都知道顾雍是见到刘邈求贤令而来,也是现在刘邈急缺的内务大才,不过他们都还是认为刘邈此举过于冒失,于是宴席上不断打量顾雍。

顾雍也能察觉到众人冒犯,却只是坐于席间,专注眼前餐食,颇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淡淡死感……

鲁肃最先校考顾雍:“元叹此来,可看见城外风光?”

“倘若子敬问的是百姓开垦田地一事,那我自然看见。”

“元叹以为,从江北来到江东的百姓,能够在此安居乐业吗?”

顾雍闭口不言。

刘邈看着顾雍,也是从手边的竹简中抽出一卷,里面写着的,正是对鲁肃这个问题的回答。

刘邈让侍者给鲁肃拿起,鲁肃这才发现竹简上密密麻麻已经写好的策文——

【刘扬州不忍百姓遭受兵祸而将他们带到江东,这是一件仁义的事情。但仅仅如此,难道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吗?我在来的路上看见有许多北方来的百姓,他们既不懂得照顾江东水田的办法,也吃不惯产自南方的稻米,更有一些人甚至不能分到田地。当一个人背井离乡,生活上不能养活自己,食物上不能满足自己,这样的人难道会感到幸福吗?】

【我对此的建议,是将这些北方的百姓集中在山里,虽然山地中的田地较为贫瘠,但是这里的土地和北方的农田十分相似,适合种植麦、粟这样的作物。要是这些百姓能够按照以往的经验养活自己,享用自己熟悉的食物,那他们大概就会感到满足了吧?】

安居、乐业。

首先要让百姓做的,就是让他们尽快熟悉这片土地,然后扎根在此处,有所依,有所靠,有所生,有所养,方才能够安居和乐业。

江东与北方环境迥然不同,很难让这些北方的百姓迅速接受。既然这样,就可以令其到山上开垦土地,种植麦、粟这样熟悉的作物,发挥其过往耕种的经验,令其凭借一技之长快速立足。

否则的话仅仅是将田地交给他们而不加以引导,这和将黄金交给一个快要饿死的乞丐又有什么区别呢?

鲁肃看完后顿觉惭愧,向顾雍拱手致歉:“元叹在治理百姓上的才能,不是我能够相比的!”

刘邈此时也说道:“元叹不愿意刚才驳斥子敬,估计是害怕得罪他,怕他记恨于你。”

“其实元叹大可不必!他们都是胸怀宽广之人,现在巴不得有一个能够精通内政之人帮他们把活给干了,所以又怎么会记恨于你呢?况且你如今既然成为我的长史,就应该拿出长史的样子来,不然的话他们又如何会服你呢?”

这话看似是在斥责顾雍,实则却是为顾雍撑腰。

顾雍略带感激的朝刘邈一笑,却将刘邈吓了个激灵!

我帮你撑腰,你朝我龇牙是几个意思?

不过当刘邈发现那并不是顾雍在龇牙,而是在露出那比哭还难看的笑后也就渐渐释怀……

此时当过孝廉,做过郡吏的朱治也开始询问顾雍。

而他的问题,显然是比鲁肃要尖锐不少——

“元叹乃是顾氏出身,应该知道江东的情况。”

“江东世家猖獗,兼并土地,隐匿人口的事情时有发生。一些人家的田庄中还豢养庄客亲兵,动辄便是百人千人,若是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元叹会如何处置呢?”

朱治身为江东人,最为了解江东的情况。

而且顾雍倘若真为刘邈长史,那就会掌管军中钱粮,成为大家的财神爷。

朱治就是想要试探,试探顾雍为人如何,究竟会不会以权谋***事又能不能公正处置。

顾雍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其实却微不可查的往刘邈那里看了一眼。

不过与上次不同,刘邈并没有为顾雍在这个问题上解围,反而饶有兴趣的看着顾雍,显然他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汉末世家猖獗,在江东这块地上更是猖獗中的猖獗!

刘邈若是想要将江东打造成一个稳定的根据地,那必然是要和这些世家豪族打交道的。

刘邈也想知道,顾雍这个出身吴郡顾氏的世家官吏,究竟会怎么应对朱治的这个问题!

顾雍思索片刻,终究还是缓缓说出自己的见解——

“世家朱门,人人羡之。”

“君理说世家猖獗,兼并土地,隐匿人口,组建部曲,却没有想到为何会如此吗?”

“江东自古以来便受山越侵扰,一到收获时节,往往会颗粒无收。这样的情况下,难道要听之任之,予取予求,将一年的收成拱手相让,然后自己饿死吗?”

“我承认江东世家多有兼并土地之举,但据我所知,有不少百姓,其实是主动前来依附,请求世家庇护,免受山越侵扰。”

“倘若当地官府能够驱逐山越,保护百姓,难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

顾雍说的似乎有理。

但刘邈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丝失望。

可顾雍很快就说道:“百姓主动依附,这是事实。可另外一个事实,便是终究有世家不知节制,虽有朱门绣户,画栋连云;绮席琼筵,金炉吐麝。锦衣绣裳,曳六铢之雾縠;珠履玉珰,耀九华之宝钿,却仍旧想要收购田地,享连绵之福。”

“如此一来,世家手中掌握的私田会增多,而官府手中的公田会减少。并最终导致官府不能得到税收,百姓没有田地,长此以往,自是国将不国,无人幸免!”

顾雍身为世家出身,理所当然的会为世家说话。

他向众人辩解,世家一开始,并未倒行逆施,反而是有人主动投靠,寻求庇护,这才令其壮大。

但同时顾雍也承认,往后的事情则多源自人心中的贪婪,并且这种贪婪会令秩序崩塌,国将不国。

所以顾雍也给出最后的答案:“故此,想要解决这样的事情,就要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官府要保护好百姓,成为他们的依靠,不让他们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不得不去依附那些豪门世家,而是要让他们能够自强不息,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有人会因此而壮大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用严厉的刑法震慑人心,不让他们的贪婪表露出来,让有钱财的人不能随心所欲,这样的话,自然也就不用再苦恼这样的事情了。”

“子产曰: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我想他所说的,应该就是这样的事情吧。”

只要保护好百姓,不让他们感觉自己在灾害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去向强者庇护,那就是从源头上解决了这样的事情。

如果不能做这样的有德者,那也就只能用严苛的法律来约束那些富户,不让他们为所欲为。

顾雍的观点便是,世家在这方面虽然有错,但官府在这件事情上同样有错。

若是真要解决,也应该从两方面入手,而不能是只打一边!

一时间,整个厅堂鸦雀无声。

还是刘邈最先反应过来,遥举酒樽向着顾雍敬酒:“元叹之言,令人深省!”

本来质问顾雍的朱治听到顾雍这么回答,自然也是心悦诚服。

无论是顾雍强行为世家撑腰还是努力贬低世家,都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

若是强行为世家撑腰,众人必然会以为顾雍心中没有大局,不适合担任长史。

若是努力贬低世家,那众人更会反感,认为顾雍是在为了讨好刘邈和众人才说这样的话。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出身都要贬低,那这样的人能够得到信赖吗?

所以顾雍各打五十大板的解答虽然有些取巧,但也确实能够让众人满意!

身为军中元勋的程普最先以身作则,朝刘邈称赞道:“主公能得元叹,从此以后应该不会有什么忧虑的事情了吧?”

诸将也纷纷起身,朝顾雍这个未来的长史敬酒祝贺。

周泰就坐在顾雍旁边,也是笑着上前:“我刚见你时觉得你呆头呆脑的,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大才!”

周泰对于顾雍方才的那番话其实也是一知半解,但这并不妨碍周泰在看到顾雍侃侃而谈时流露出的大才之象!那是和周瑜、鲁肃一样的大才之象!

只不过相比于周瑜、鲁肃那种让人一眼看出就是天纵奇才的情况不同。顾雍表现的毫无疑问要沉稳的多,也要低调的多,颇有古时君子之风。

周泰朝顾雍敬酒:“来!顾长史!喝酒!”

顾雍本意是朝着周泰微笑以示和善,不过在笑完之后周泰立即面色大变,喝了酒后就匆匆离去,仿佛顾雍是什么洪水猛兽!

周泰后怕的坐回自己座位,心惊肉跳的问刘邈:“主公!顾长史是不是不喜欢我?我刚才朝他道喜,结果他却朝我龇牙!!!”

刘邈摆摆手,示意周泰朝顾雍看去,周泰这才发现顾雍几乎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了龇牙……

“懂了?”

“懂了!”

周泰长吁短叹:“有才的人,果然都有些毛病。”

刘邈好奇:“那公瑾、子敬有什么毛病?”

“都督明明那么能打,长得却比娘们还娘们,这能不是问题?”

“主簿成天萎靡不振的,好像睡了好几个娘们一样,反正看着也不正常!”

“有没有可能……子敬那是累的?”

“哦~~~怪不得!”

……

等到敬酒结束,刘邈让周泰将自己案前另一卷竹简给顾雍拿去。

“元叹之前说尽快在流民之间划定秩序,确实是一条良策,我便写下此法,元叹以为如何?”

顾雍打开竹简,硕大的三个字写在开头——

三长制!

废除原本的基层三老制,改为取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

显然,采用三长制度,可以快速建立起基层制度,稳固基层秩序,同时……

顾雍能从刘邈写的“三长制”中发现很多问题。

首先三长制中的三长享有免除官役的福利,并且是由官府直接任免,毫无疑问是一次对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的大胆尝试!

以往大汉以孝治国,三老为大汉政权的稳固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带来的后果就是大族世袭,使得官府逐渐丧失了凭借乡亭制度得到的基层权力。

现在刘邈的这份三长制度,显然就是要用官府之手强行改变以往的基层权力体系,让官府与基层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也能让官府更加方便快捷的调动基层百姓,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同时因为三长制的设立,也能够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让人口数字尽量透明,不存在明明在耕种官府的公田,结果却将赋税交到世家大族手上的情况。

顾雍细细看了一遍“三长制”,立即对刘邈的方法表示认同。

虽然由官府直接控制基层这一尝试确实极为胆大,风险也高,可一旦成功,必然能够遏制后汉两百年来的土地兼并之举,确实是惠国惠民的良策!

刘邈见到顾雍没有反驳,立即长舒一口气。

三长制度虽然已经被历史验证为成功的制度,但毕竟年代不对,刘邈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可现在既然连顾雍这种专业人士都不认为有什么问题,那刘邈完全可以为所欲为啦!

刘邈随即又让周泰将桌上最后一卷竹简给顾雍拿去,要他观看。

顾雍见刘邈还准备了东西,一时之间有些疑惑。

之前他总是以为,刘邈将秣陵搞成这个样子,必然是没有治国的才能。

但刚才的三长制度却推翻了顾雍的猜想。

刘邈这分明是肚中有货,可不知为何,之前却不开始实施呢?

而等到顾雍看完第二份竹简,那本来平淡的语调中竟然神奇的多了几分色彩——

“臣方才说: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可臣终究才能有限,所能依仗的,不过是如火一般猛烈的苛责律法……可今日主公之策,却是只有真正有德者才能使用的宽政啊!”

与《三长制》一样,这卷竹简开头,同样有三个大字点明主旨——

《均田法》!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922/c4679322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