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沉沙隐岁华,
涡旋量子锁残霞。
凝蹄未歇波斯骑,
举盾犹惊紫熵邪。
灵汐漫消千劫怨,
星丝轻绾一痕沙。
晶芽破处风初静,
再向苍溟探远槎。
沙海迷踪:量子回响与尘封的军团
南极的极光尚未在记忆中完全褪色,林悦胸口的星河印记便传来一阵规律而温和的脉动。
那不再是摩罗斯混乱的低语,而是星尘之灵(Astra-Spirit)清晰、好奇,带着一丝新生命懵懂的“触须”。
它如同一个刚学会感知世界的巨大婴儿,透过林悦的眼睛,第一次“看”向地球这个孕育了无数故事的摇篮。
指挥中心的量子通讯投影亮起,陈老的身影比以往更加清晰,南极事件带来的能量稳定似乎也提升了量子通讯的保真度。
他脸上带着一种学者特有的、混合着凝重与兴奋的神情。
“林悦,世民,你们做得很好。星尘之灵的存在正在悄然改变地球的能量场,我们监测到全球范围内的星尘‘背景辐射’都出现了微妙的和谐化趋势。但这和谐之下,历史的伤疤并未完全愈合,有些能量节点,如同顽固的暗疮,仍在释放着不稳定的涟漪。”陈老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其中之一,就指向了公元前522年,一支消失在埃及西部沙漠腹地的五万波斯大军。”
投影切换,古老的羊皮卷地图与现代卫星地形图叠加在一起,一个醒目的红圈标记在利比亚沙漠深处,靠近锡瓦绿洲(Siwa Oasis)的区域。
“波斯皇帝冈比西斯二世,意图征服埃及。他的大军从底比斯出发,目标是摧毁锡瓦绿洲的阿蒙神庙预言中心,以打击埃及人的精神支柱。史料记载,他们抵达了沙漠边缘的某个绿洲补给点,第七天后…一切通讯断绝,五万人,连同他们的战马、辎重,如同被黄沙吞噬,再无踪迹。两千多年来,这始终是考古学最大的谜团之一。”
陈老的目光转向林悦和李世民:
“传统解释倾向于沙暴或迷失方向。但守夜人的早期能量监测记录片段(虽然当时技术原始)显示,在军队消失的时间点,那片区域的星尘能量读数曾有一次异常的、短暂而剧烈的尖峰。其模式…与我们观察到的空间撕裂和局部时间流异常有某种相似性,但规模小得多,也更…‘古老’。”
“您认为是星尘引擎早期的‘泄漏’或意外,造成了那次事件?”李世民立刻捕捉到了关键。
“可能性极高。”陈老点头,“星尘引擎的核心在格陵兰,但其力量影响并非完全局域化。历史上某些重大灾难或神秘消失事件,背后可能都有星尘能量失衡的影子。这支波斯军队,很可能遭遇了一次小型的、自发的空间畸变或时间断层。他们…被‘卡’在了某个量子态中,成为了沙漠本身的‘幽灵’。”
林悦胸口的星河印记微微发热,星尘之灵传递来一丝模糊的“感应”——那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深埋于沙海之下的巨大困惑与绝望的残留印记,如同沉睡千年的叹息。
“星尘之灵能感觉到什么?”李世民敏锐地察觉到了林悦的异样。
“痛苦…和凝固的混乱。”林悦轻抚胸口,“非常古老,非常深,像化石里的哀嚎。它…对那里有反应。”
星尘之灵传递的并非恐惧,更像是一种对“同类伤痕”的天然关注和一丝想要“抚平”它的本能冲动。
“这就是你们的任务。”陈老语气严肃,“使用‘探索者号’(由之前飞行器升级,融合了部分南极星尘科技和守夜人数据库),前往那片沙漠。
利用世民你的技术,结合林悦与星尘之灵的连接,定位异常能量源。查明真相,更重要的是——如果那里确实存在一个持续扰动的‘时空疮疤’,尝试修复它。这不仅关乎解开历史谜团,更关乎消除一个潜在的不稳定能量源,防止它未来被错误力量利用或引发新的灾难。”
深入黄沙:量子之眼与失落的回响
“探索者号”低空掠过浩瀚无垠的撒哈拉沙漠。金色的沙丘连绵起伏,在烈日下如同凝固的波涛,散发着灼人的死寂。
与南极的冰寒壮美截然不同,这里是干燥、酷热、生命禁区的代名词。
驾驶舱内,李世民全神贯注地盯着融合了传统雷达、星尘能量扫描仪和量子场波动探测器的复合屏幕。
屏幕上,代表正常地质结构的图像之外,一个极其微弱、时隐时现的“噪点”区域在地图上闪烁,其位置与陈老提供的古代路线和守夜人能量记录坐标高度重合。
“能量读数非常不稳定,像是在…呼吸。”李世民皱眉,“频率很低,波段很奇特,混杂着强烈的负熵(信息熵)特征和微弱的星尘辐射残余。就像…一个被时间冻结的伤口在缓慢渗血。”
林悦闭目凝神,意识沉入胸口的星河印记。
星尘之灵的力量如同无形的涟漪扩散开去,渗透进下方的沙海。瞬间,她的感官被拉入一个截然不同的维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