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雷声刚滚过林家坳,林小默就被院里的动静吵醒了。推开门时,他的脚差点踩进花丛 —— 双生树的根须不知何时钻出地面,在篱笆外织成片花毯,左半边开着灼灼桃花,右半边却挂着雪似的梅花,连蝴蝶都分着队飞,粉蝶绕桃花,白蝶缠梅枝。
“这哪是双生树,是阴阳林了。” 苏小小的银冠从花枝间飞出来,灵狐虚影叼着朵并蒂花,一半粉一半白,花瓣上的纹路还在慢慢变,“奶奶的笔记说过,地脉平衡到极致,草木会自己分阴阳,就像这花,明明是同一根枝桠,却能开出两季的花。”
张小阳扛着锄头从梅树后钻出来,裤脚沾着新翻的泥土:“刚在树根下挖着好东西。” 他往石桌上倒了捧土,土里混着些发光的颗粒,是归墟核的边角料,“阳爷爷的笔记里画着这玩意儿,混在肥料里能让树长得疯,你看那棵老槐树,上个月才碗口粗,现在都能盖过草屋了。”
林小默往阴阳林深处走时,罗盘突然在怀里发烫。原本只有半亩地的桃林,现在已经漫到了山脚下,新抽的枝桠上,春桃、夏荷、秋菊、冬梅顺着地脉渠的走向依次开放,清浊二气在花丛间织成网,连空气都带着股甜香。最奇的是林边的小溪,溪水往左边流是暖的,右边流是凉的,交汇处浮着层薄雾,里面隐约有八族战魂的影子在晃。
“是他们在护着林子。” 苏小小的灵狐虚影突然钻进雾里,生门露水在战魂虚影上画了个苗疆符,符印亮起的瞬间,虚影显形出更清晰的模样:杜门的沙将军举着定沙珠站在溪边,惊门的墨先生在菊枝上题字,伤门的狼侯蹲在梅树梢上,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片观气蛊翅膀,翅膀的光正往花苞里钻,“奶奶说战魂认地脉,这儿的阴阳气顺了,他们就舍不得走了。”
张小阳突然把镇邪剑往溪水里一插,剑刃的清浊二气顺着水流往山外涌。他往剑柄上系了串红绳,绳头拴着个酒葫芦,“阳爷爷的笔记说这叫‘镇灵索’,能让战魂的气不散,以后娃娃们来这儿,既能看四季花,又能听老祖宗们讲当年的事,比在学堂背书有意思多了。”
消息传到八族时,沙姓青年带着杜门的人扛着树苗来了。他们在暖溪边栽上西域的胡杨,沙粒混着归墟和边角料埋下去,第二天就抽出新芽,叶子一半绿一半黄,正好接住桃花落的粉瓣;惊门的李家推着墨车来,往凉溪里倒了半桶镇魂墨,溪水突然变得墨黑,映出的月影竟是八卦形状,菊枝上的题字在夜里会发光,像给战魂虚影照路;最热闹的是苗疆,寨老带着娃娃们在林中建了座祭台,台基用双生树的根须缠成,上面摆着八族的信物,每月初三,八族后人都会来这儿祭拜,香火的烟在半空凝成太极,与阴阳林的清浊二气融成一团。
“成圣地了。” 林小默坐在祭台边喝酒时,看着娃娃们围着战魂虚影转圈,沙娃子举着定沙珠追沙将军的影子,李家丫头踮着脚够墨先生的衣袖,狼崽子学着狼侯的样子在梅树上蹲,突然觉得眼眶发烫,“老祖宗们当年守着地脉,不就盼着这样?”
苏小小的灵狐虚影突然对着山外嘶吼。三人往山口望时,南海渔村的渔民正往这儿走,领头的老渔翁捧着块归墟门的碎石,石面的裂缝已经彻底长死,上面还沾着点海盐,“归墟门合严实了!” 老渔翁的声音发颤,“前儿个潮涨,海边的礁石都长出草了,观气蛊往水里钻,出来时翅子干干净净,连点混沌气的影子都没沾!”
林小默接过碎石往阴阳林的土里埋,石粒刚触到地脉渠,周围的花突然齐齐绽放,八族战魂的虚影在花丛间列队,对着南海的方向作揖。他往溪水里扔了片桃花瓣,花瓣顺着水流往山外漂,在水面画出条金线,一直连到南海的方向,“是地脉在谢他们。” 他突然笑出声,“当年渔村的人帮咱们挡海怪,现在轮到地脉护着他们打渔了。”
张小阳突然把新酿的平衡酒往祭台上倒,酒液渗下去的地方,冒出个小小的泉眼,泉水里浮着个迷你归墟门,门是关着的,门环上缠着双生树的根须,“阳爷爷的笔记说这叫‘定海神泉’,水味跟南海的海水一个样,以后渔村的人来这儿打水,就知道归墟门安安稳稳的,心里踏实。”
入夏的时候,阴阳林里突然长出片新桃林,桃树上结的果子一半红一半青,红的甜,青的酸,咬开核仁,里面的纹路竟是八族族器的形状。林小默摘了个红的给苏小小,青的往张小阳手里塞,三人坐在祭台边啃,果汁顺着下巴流,像当年在南海并肩作战时,分食渔民给的野果。
“你看那棵树。” 苏小小的银冠突然指向林中央,原本该长秋菊的地方,现在多了棵双干树,左边枝桠挂着罗盘形状的灯笼,右边缠着镇邪剑模样的藤蔓,灵狐虚影在树顶筑了巢,里面铺着八族的羽毛,“是咱们仨的树。” 她突然往林小默手心里画了个苗文,“奶奶说这样的树活多久,地脉就能安多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