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曦,秦岭的岚气尚未完全散尽,青州医学院那青砖黛瓦的建筑群已在熹微晨光中显露出肃穆的轮廓。莫愁策马疾驰,“墨云”四蹄翻飞,踏碎了山道上的寂静,卷起一阵裹挟着青草与泥土气息的疾风。她一身靛蓝男装,身姿挺拔如松,紧握缰绳,任由山风拂过耳畔,吹起束发的青丝。归家的休沐暖意犹在心头,但此刻,她心中唯有赶赴学业的急切。马蹄声由远及近,终于在学院那扇厚重古朴的乌木大门前戛然而止。莫愁利落地翻身下马,将缰绳抛给早已候在门房的小厮,脚步片刻未停,如一道蓝色的疾影,汇入了学院苏醒的洪流。
甫一踏入学院,扑面而来的便是鼎沸的生机。晨课将至,通往各处讲堂、药房、藏书楼的青石甬道上,尽是步履匆匆的学子身影。他们或怀抱厚如砖石的典籍,或肩挎鼓鼓囊囊的靛蓝布包,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年轻的面庞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求与青春的朝气,如同春日里抽芽的嫩柳,充满了向上的力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远处膳堂飘来的米粥甜香,以及一种独属于学府的书卷清气。莫愁穿梭其中,感受着这份熟悉的、令人振奋的韵律。
“莫愁!这边!快些来!”
一声清亮而带着几分急切的呼唤穿透了人群的喧嚣。莫愁循声望去,只见好友王小翠正站在通往“格致堂”的廊檐下,踮着脚尖,高高扬起手臂挥舞着,圆圆的脸蛋上满是欣喜。她肩上挎着两个一模一样的靛蓝布包,显然早已准备妥当。
莫愁快步上前,唇角自然漾起笑意。小翠不等她站稳,便麻利地将其中一个沉甸甸的书包塞进她怀里:“可算赶上了!快,我让陈生早早去占了位子,就在老地方!”她语速飞快,带着点邀功的小得意。
“多谢了!”莫愁稳稳接住自己的书包,入手便知里面装满了今日可能用到的笔记、纸笔和工具。她一边道谢,一边利落地从宽大的袖袋里掏出一个用油纸仔细包裹的物事。指尖灵巧地解开系着的麻绳,掀开油纸一角,顿时,一股清甜软糯的豆沙香气便逸散出来。里面躺着两个圆润饱满、白胖可爱的糯米团子,隐约可见内里深红的豆沙馅。
“喏,尝尝。”莫愁眼疾手快,趁小翠还没反应过来,便拈起一个尚带余温的团子,精准地塞进了她因惊讶而微张的嘴里,“我娘今早新蒸的豆沙糯米团,特意给你留的,甜而不腻,最是可口。”
“唔…嗯!”小翠猝不及防被塞了满口,柔软的糯米皮与香甜细腻的豆沙瞬间在舌尖化开,温热的幸福感直冲脑门。她瞪圆了眼睛,一边费力地咀嚼着这突如其来的美味,一边含糊不清地发出满足的赞叹:“好…好吃!真好吃!”饶是美食当前,她也没忘了赶路,腮帮子鼓鼓囊囊,脚下步子却丝毫未停,拉着莫愁的衣袖就往格致堂的方向疾走,生怕耽误了时辰。
两人步履匆匆,赶到格致堂时,偌大的讲堂已是人头攒动,人声嗡嗡。然而,那象征着最佳学习位置的第一排,却有几个空位被书本和布包提前占据。陈生正端坐在其中一个位子上,面前摊开一本《药性赋》,看似专注,眼角的余光却不时扫向门口。见到小翠和莫愁的身影出现,他眼中立刻闪过一丝光亮,迅速站起身,将旁边两个位子上的书本收起。
“小翠,莫愁,这边!”陈生连忙招呼,指着那两个空位,“特意给你们留的。”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目光在莫愁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又飞快移开,耳根微微泛红。
“多谢陈师兄!”小翠笑嘻嘻地抢先道谢,拉着莫愁快步过去。
“有劳了。”莫愁也颔首致谢,笑容清浅却真诚。两人放下书包,在陈生旁边落座。陈生这才松了口气,重新坐好,只是那本《药性赋》似乎许久未曾翻动一页。
铜铃声响,清脆悠扬,压下了堂内的嘈杂。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孙夫子,身着洗得发白的靛青儒衫,臂弯夹着一卷厚厚的讲义,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视了一圈座无虚席的讲堂,见学子们皆已坐定,神色专注,这才满意地微微颔首,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
“嗯,今日诸生皆能准时到堂,甚好。”孙夫子的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威严,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之课,不同往日纸上谈兵。我们要行‘格物致知’之实,动手做实验。”
“实验”二字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堂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轻微骚动和抽气声。学子们的眼睛“唰”地亮了起来,兴奋、好奇、跃跃欲试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比起枯坐听讲那些深奥的理论,能亲手操作、亲眼见证药性变化,无疑是更具吸引力的。
孙夫子抬手虚按,示意安静,待堂内重归肃静,方继续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验非儿戏,规矩不可废。”他神色严肃,开始条分缕析地讲解实验的规则与要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