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492章 复诊的老患者·时光的见证

岐黄手记 第492章 复诊的老患者·时光的见证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25 15:32:58

仁济堂的诊室刚送走一位调理失眠的阿姨,空气里还飘着安神茶的薰衣草香。苏怀瑾正低头整理病历,忽然听见院门口传来“蹬蹬蹬”的脚步声,伴随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嚎,像只被踩了尾巴的小猫。

“瑾姐,救命!”赵小胖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冲进来,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沾湿了胸前印着“药食同源”的围裙。那孩子脸涨得通红,小胳膊小腿在半空乱蹬,一只小胖手死死捂着肚子,哭得一抽一抽的,眼泪鼻涕糊了满脸,看着格外可怜。

“怎么了这是?”苏怀瑾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迎上去。小家伙看见穿白大褂的,哭得更凶了,身子往赵小胖怀里缩,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委屈声。

“又积食了?”苏怀瑾凭着经验判断,指尖轻轻搭上孩子的手腕。小家伙的脉又浮又滑,像按在小泥鳅身上,跳得又快又急,正是小儿积食特有的躁动脉象。她又凑近看了看孩子的舌苔——厚厚一层白腻苔,像铺了层没抹匀的奶油,边缘还沾着点奶渍。

“张开嘴,让苏阿姨闻闻。”赵小胖哄着儿子,把孩子的小脸转过来。一股酸腐味混着奶味飘过来,苏怀瑾心里更有数了,转身从药柜里取出保和丸的药模,“最近又给他吃什么了?”

“都怪他,非学我喝奶茶不加茯苓。”赵小胖挠着头嘿嘿笑,露出两颗标志性的小虎牙,眼角的细纹里还带着点没褪尽的稚气。他怀里的小家伙似懂非懂,听见“奶茶”两个字,哭声顿了顿,抽噎着喊:“要……要喝……”

“还喝?”赵小胖在儿子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语气里却没什么力道,“就你馋嘴,昨天看见我喝冰奶茶,哭闹着非要,结果半夜就喊肚子疼。”

这小子如今可是河坊街有名的“养生达人”。前几年开奶茶店,仗着年轻体壮,夏天总喝冰饮,把胃喝坏了,疼得直打滚,连生意都没法做。还是苏怀瑾给的方子,让他在奶茶里加茯苓陈皮,说是“健脾理气”,没想到不仅治好了他的老毛病,那改良版奶茶还成了爆款,现在连隔壁街区的白领都特意跑来买,说“喝着不胀气,比普通奶茶健康”。

打那以后,赵小胖像变了个人。不仅在自己的奶茶里加各种药材,什么山楂助消化、枸杞补肝肾,换着花样推出“节气特饮”,还把儿子的辅食全换成了山药泥、莲子羹,美其名曰“祖传方子要从娃娃抓起”。他的朋友圈更是成了“养生打卡地”,今天晒“茯苓小米粥”,明天发“陈皮蒸苹果”,配文永远是“瑾姐认证,宝宝爱吃”。

苏怀瑾提笔开了保和丸的方子,又在旁边添了行小字:“生姜两片,同煎。”她一边写一边念给赵小胖听:“生姜能温胃,中和药丸的寒凉。还有,别总给孩子喝冰镇奶茶,《幼科发挥》里说‘小儿脾常不足’,生冷最伤脾,你这当爹的得带好头。”

“明白明白!”赵小胖连连点头,从裤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把叮嘱工工整整记下来。那本子封面印着卡通小熊,里面却记满了各种育儿经,好多都是苏怀瑾教的,比如“晨起喝小米粥养脾”“睡前揉腹助消化”,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说起来,当年要不是你拦着,我这奶茶店早黄了。”赵小胖忽然拍着苏怀瑾的肩膀笑起来,声音洪亮得震得窗棂都嗡嗡响。他指的是三年前那次,自己胃痉挛发作,疼得在地上打滚,非要去挂急诊打止痛针。苏怀瑾拦着没让,只让他用炒麦芽和鸡内金煮水喝,又在他的奶茶配方里加了茯苓粉,说“慢慢养,比止痛药管用”。

“现在好了,不光我自己养好了胃,还靠这‘养生奶茶’发了点小财。”赵小胖献宝似的从包里掏出个小铁罐,印着卡通茯苓娃娃的图案,娃娃举着杯奶茶,旁边写着“宝宝也能喝的健脾奶”。“你看这包装,上周还被市监局评为‘健康食品示范款’,说我把中医玩活了,让我去给其他商家讲课呢。”

罐子里装的是给孩子喝的“茯苓陈皮奶”,配料表干干净净,只有生牛乳、茯苓粉、陈皮末,连糖都没加。苏怀瑾拿起罐子看了看,发现侧面还印着《本草纲目》的引文:“茯苓,味甘淡,益脾和胃”,字体不大,却格外清晰。

“现在街坊都夸我会养娃,说我儿子比同龄孩子少生病。”赵小胖的语气里满是得意,低头哄怀里的小家伙,“宝宝乖,喝了药药就不疼了,爸爸明天给你做茯苓糕吃,加你爱吃的葡萄干。”

小家伙许是哭累了,又或许是被“茯苓糕”吸引,渐渐止住了哭声,抽噎着点点头,小脑袋靠在赵小胖宽厚的肩膀上,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像沾了露水的蒲公英。赵小胖掏出保温杯,倒了点温水,把研碎的药丸混进去,用小勺一点点喂给儿子。药汁沾在嘴角,像只小花猫,逗得苏怀瑾忍不住笑了。

看着孩子乖乖喝药的样子,苏怀瑾忽然觉得,所谓传承,或许就藏在这些烟火气里。不是束之高阁的古籍,页页泛黄却无人问津;不是博物馆里的老药碾,隔着玻璃供人瞻仰;而是妈妈熬的山药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暖了孩子的脾胃;是街坊喝的养生茶,清清凉凉带着药香,解了夏日的暑气;是一代传一代的生活智慧,像当归的药香,看似清淡,却绵长醇厚,融进了柴米油盐的日子里。

赵小胖抱着儿子离开时,小家伙已经不哭了,手里攥着块苏怀瑾给的山楂糖,含混不清地说“谢谢阿姨”。阳光透过诊室的窗玻璃,把他们父子的影子拉得很长,赵小胖的大嗓门在巷子里回荡:“明天就给你做茯苓糕,放多多的茯苓粉……”

苏怀瑾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忽然想起祖父说过的话:“药香最浓的地方,不是药柜,是厨房。”她低头看了看桌上的药方,纸页上的“保和丸”三个字,在阳光下透着淡淡的暖意,像一颗种子,落在生活的土壤里,总能长出新的希望。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