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491章 清晨的仁济堂·药香与晨读稿

岐黄手记 第491章 清晨的仁济堂·药香与晨读稿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25 15:32:58

第491章 清晨的仁济堂·药香与晨读

河坊街的晨雾还没散尽,青石板路像被裹在一层半透明的纱里,踩上去能感觉到鞋底沾着湿漉漉的凉意。巷口的早点摊刚支起油锅,油条的面香混着水汽漫过来,与仁济堂飘出的药香撞在一起,生出一种奇妙的人间烟火气。

“吱呀——”两扇厚重的木门被推开,苏怀瑾站在天井里,深吸了一口气。老樟树的叶子上还挂着晨露,风一吹,水珠“嗒”地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个小小的圆斑。她转身看向药坊,林晚秋已经在灶台前忙碌了,蒸笼里飘出的当归蒸汽裹着蜜香,丝丝缕缕缠上雕花木窗的棂格,把“仁心济世”的匾额熏得愈发温润。

“瑾姐早!”阿凯抱着一摞小马扎从偏房出来,裤脚沾着点草屑——准是又去后院侍弄药材了。他把马扎在樟树下摆成整齐的两排,最前排的位置留着三个空当,是给苏怀瑾和资历最久的两位师兄的。

弟子们陆续到了,手里都捧着本泛黄的《黄帝内经》。小棠的那本最厚,里面夹着密密麻麻的便签,有的记着她画的经络图,有的贴着晒干的药材标本,书脊用牛皮纸仔细粘过,一看就翻了不下百遍。她刚在马扎上坐定,就有人碰了碰她的胳膊:“昨天你说的‘肝开窍于目’,我回去查了案例,真有个结膜炎患者用了清肝泻火的方子……”

“都静一静。”苏怀瑾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她走到队伍前面,翻开自己的书,书页边缘卷着毛边,是被无数次翻动磨出来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琅琅书声像清泉似的漫开,混着药坊飘来的当归香,惊得檐下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起,落在老樟树的枝桠上,歪着头听。小棠读得格外认真,尾音带着点江南姑娘特有的软糯,却把“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的沉稳念得恰到好处。读到“今时之人不然也”时,她下意识地抬眼,正看见苏怀瑾望向窗外,眼里带着点怅然——许是想起了那些总熬夜、爱喝冰饮的年轻人。

晨读告一段落,弟子们各自散开忙活。小棠抱着书走到老药坊的铜药碾前,这是她每天雷打不动的功课。她从药斗里舀出一小撮当归,褐色的饮片带着细微的皱纹,凑近闻,有股淡淡的辛香。“一百圈,不能急。”她轻声对自己说,像在重复苏怀瑾教的口诀。

双手搭上碾轮,冰凉的铜面贴着掌心,沉甸甸的分量压得手腕微微发酸。一圈,两圈……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的缠枝纹,在她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随着碾轮转动,光斑也跟着跳起舞。她的手早已不像刚来时那般娇嫩,虎口处磨出了层薄茧,掌心总沾着当归的棕褐色粉末,连指甲缝里都嵌着洗不掉的药香。

“瑾姐,您看这药香。”小棠忽然停下碾轮,捧着碾槽里的当归粉轻轻嗅了嗅,眼里闪着发现的惊喜。她捻起一点50圈时碾的粉,又捻起一点100圈的,对比着说:“刚碾50圈时偏辛,带着点冲劲,像《本草备要》说的‘辛能行血’;碾到100圈后,辛味淡了,慢慢透出点甘味来——原来书上写的‘当归甘辛温’,是要靠手碾出来才能真懂啊。”

苏怀瑾笑着点头,指尖拂过碾槽内侧那些细密的纹路——这是祖父传下来的药碾,碾过的药材比她吃过的米还多。“药材和人一样,得用心待。”她拿起一片当归饮片,对着光看,“你急着求快,它就给你浮在表面的辛气;你耐着性子碾,它才肯把骨子里的甘醇透出来。”

正说着,隔壁赵小胖的奶茶店传来“滋啦”一声,焦糖香混着奶香飘过来。那小子不知何时学乖了,前阵子总拍着胸脯喊“要把中医融进奶茶里”,被苏怀瑾敲着脑袋纠正了三次“是让奶茶更养生”,如今真在招牌奶茶里加了茯苓粉,还美其名曰“瑾姐认证款养生特调”。

“茯苓陈皮奶盖,喝了不胀气——现磨茯苓粉,仁济堂直供,假一赔十嘞!”赵小胖举着个大喇叭在门口吆喝,声音穿透晨雾,把巷口的老主顾都引了过来。他穿着件印着“药食同源”的蓝色围裙,肚子比去年又圆了些,喊到激动处,还会抓起一把茯苓粉冲人群展示:“看这细度!瑾姐说的,得碾够80圈才行!”

弟子们忍不住“噗嗤”笑出声,书声顿了顿。苏怀瑾抬手示意继续,自己走到窗边。晨雾中,社区的老人们正结伴而来,李奶奶牵着张老伯的手,两人手里都攥着仁济堂的预约单,脚步慢悠悠的,像踩着时光的拍子。张老伯的拐杖笃笃敲着石板路,声音在巷子里格外清晰,苏怀瑾甚至能猜到,他准是又要念叨“昨晚按你说的揉了涌泉穴,睡得香”。

“今天学‘四气五味’。”苏怀瑾转身从药架上拿起一株薄荷,叶片上的露珠滚落,砸在青石板上洇出小水痕。她把薄荷递给前排的弟子,让大家轮流闻:“你们看,这薄荷的凉,是‘辛凉’,能散风热,就像夏天的风,吹走体表的热;而那边的附子,其热是‘辛热’,能温肾阳,好比冬天的火,暖透内里的寒……”

药香从敞开的药斗里漫出来,书香在晨风中轻轻浮动,隔壁的奶茶香时不时钻进来凑热闹。三种味道缠缠绕绕,像极了苏怀瑾心里的中医——守着老祖宗传下的规矩,把《黄帝内经》的字句刻进骨子里;却也敞着门,任时代的风穿堂而过,把当归的药香、茯苓的甘味,吹进奶茶杯里,吹进年轻人的生活里。

老樟树上的麻雀又落回檐下,歪着头,仿佛也在听这晨读,闻这药香。苏怀瑾望着弟子们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祖父当年担心的“中医会被时代抛下”,真是多余了。真正的根,从不是埋在土里不见天日,而是像这老樟树,深深扎进泥土,却也向着阳光,年年抽出新枝。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