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367章 疫情拐点·中医方案的功劳

岐黄手记 第367章 疫情拐点·中医方案的功劳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04 09:06:02

藿香苗的清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漫进仁济堂的前院。苏怀瑾蹲在药圃边,手里捏着片刚摘下的藿香叶,对着研学班的孩子们晃了晃:“大家闻闻——这个味道,就是能赶走寒湿的‘小卫士’。”

孩子们的鼻尖凑过来,七嘴八舌地喊:“像薄荷!”“有点香!”“和我喝的茶包味道一样!”

苏怀瑾笑着点头,指尖在叶片上轻轻划了道痕:“对,我们给疫区叔叔阿姨送的茶包,就有它。”她正想讲“藿香为什么能散寒化湿”,口袋里的手机震了震,是陆则衍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张截图和三个字:“拐点到了。”

截图是国家疾控中心官网的疫情分析报告首页,最醒目的是那张折线图——红色的“新增病例”曲线像被突然掐断的溪流,从峰值120例/天,连续3天往下走,今天的数字停在28例。图下的小字写着:“现存病例中90%已止泻,仅10%仍有轻微症状(每日腹泻1-2次),疫情正式进入拐点。”

“苏老师,怎么了?”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拽了拽她的衣角,“你的眼睛亮了。”

苏怀瑾把手机收进口袋,揉了揉孩子的头发:“是好消息——被藿香‘小卫士’保护的叔叔阿姨,好多都好起来了。”

刚把孩子们送进教室,陆则衍就拿着打印好的报告走进来。纸页上有他用红笔圈的重点,最显眼的那段加粗文字几乎要透出纸背:“中西医联合方案的早期介入,显着缩短了病程——与历史同期类似不明原因腹泻疫情相比,本次疫情周期缩短至少3天,脱水发生率降低60%(从15%降至6%)。”

“你看这里。”他指尖点过“藿香正气散加减方对寒湿型腹泻的干预效果明确”,眼里的笑意藏不住,“连‘环境调理(艾叶熏蒸、石灰吸湿)对控制传播起到关键作用’都写进去了——这可是国家疾控中心的报告,不是咱们自己说的。”

报告里还附了张对比表:干预组平均止泻时间16小时,对照组48小时;干预组脱水病例3例,对照组15例。每个数字旁边都标着“数据来源:邻市试点社区6小时一次随访记录”,扎实得像块石头。

正看着,社区王主任的电话打了进来,背景里能听到锣鼓声。“苏医生!我们上公示啦!”他的声音比平时高了两度,“‘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你、我,还有林晚秋姑娘都在上面!刚才社区敲锣打鼓送喜报来,我把红榜贴在服务中心最显眼的地方了!”

苏怀瑾点开王主任发来的照片:红底黑字的公示名单里,“苏怀瑾”三个字旁边,是“社区王主任”“林晚秋(中药厂协调)”。三人的合影里,身后墙上挂着居民送的锦旗,金线绣的“藿香驱寒湿,仁心护平安”在阳光下闪着光,边角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浆糊——显然是刚挂上去的。

“晚秋说她收到药厂员工的消息,现在车间里都在传‘我们做的茶包救了人’。”陆则衍翻着手机,把林晚秋发来的照片给她看,“她把公示名单打印出来,贴在生产线旁边了。”

下午,陆则衍搬了个小梯子,在仁济堂的“荣誉墙”上钉了枚新钉子。之前的《岐黄手记》获奖证书、健康管理中心“国家级基地”铜牌旁边,又多了张剪下来的报纸——上面正是“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的公示名单。

“现在这面墙才算完整。”他后退两步打量着,指尖从每个荣誉上扫过,“《岐黄手记》是日常调理的成果,慢性病管理基地是体系的认可,这个是应急攻坚的战绩。”他转头看向苏怀瑾,眼里的光比窗台上的薄荷还亮,“这才是中医该有的样子——既能守着药圃慢慢熬粥调理,也能在疫情里快速出手救人。”

记者来采访时,摄像机镜头先扫过荣誉墙,又落在药圃里的藿香苗上。“苏医生,这次抗疫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女记者举着话筒,眼里带着好奇。

苏怀瑾弯腰掐了片藿香叶,递到镜头前:“是知道了中医不仅能治慢性病。”她指尖捻着叶片,清香漫开来,“就像这藿香,平时能当香料放进药膳,急的时候能做成茶包止泻。它的本事没变,关键是我们找到让它在不同场景发光的法子——日常调理用它的‘温和’,疫情应急用它的‘速效’。”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的药架上,那里还摆着给社区备的藿香茶包:“更重要的是,大家开始相信——中医不是‘慢郎中’,关键时刻能顶上去。”

采访播出的第二天,社区药店的王掌柜发来消息:“生姜、干艾叶卖断货了!好多人来买藿香茶包,说‘家里备点才安心’。”附带的照片里,货架上“祛湿茶包”的位置空了大半,旁边贴着张手写的便签:“藿香茶包补货中,预计明日到。”

苏怀瑾刷到网友的评论时,正给研学班的孩子们打包“藿香小书签”(压平的藿香叶过塑做成的)。有条评论被点赞了几千次:“以前觉得中医是奶奶熬的慢汤,现在知道能做成茶包救急——这才是真本事,既能守传统,又能跟得上日子。”

她把书签递给孩子们,最小的那个举着书签,奶声奶气地说:“我要给妈妈带一个,让她不拉肚子。”

苏怀瑾看着孩子跑远的背影,忽然想起祖父常说的“医道如水流”——水既能慢慢浸润田地,也能在急流里冲开阻碍。这场疫情里的中医方案,就像这样:它没刻意证明什么,只是用52个止泻的患者、60%降低的脱水率、从120到28的新增病例数,告诉所有人:传统医学的智慧,从来都能融进当下的日子,既能在药圃里慢慢生长,也能在需要时,稳稳地托住那些期待的目光。

夕阳把药圃的影子拉得很长,藿香叶在风里轻轻摇。苏怀瑾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陆则衍刚发来条消息:“省卫健委说,要把我们的方案编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干预指南》——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大家就知道该找中医了。”

她抬头看向天边,晚霞红得像块暖玉。原来所谓“拐点”,不只是疫情的转折,更是信任的开始——从“试试中医”到“需要中医”,从“老方子”到“新方案”,这条路上,那些藿香苗、茶包、艾叶香,都成了最好的路标。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