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穿堂入户,吹得典籍司内灯火摇曳,也吹动了林清梧的心绪。
“以本相之名……”她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寒光,“拟一道懿旨,加派五千兵士,随本相前往南疆‘赈灾’!另,命南疆都督府即刻开放边境通道,不得有误!”
苏怀远领命而去,脚步匆匆,像一只嗅到血腥味的猎犬。
林清梧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赈灾?
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真正的目的,是借此调动南疆的兵力,封锁边境要道,防止有人浑水摸鱼,趁机作乱。
毕竟,这南疆的水,浑得很呐!
“呵,真当我是那手无缚鸡之力的病秧子吗?”她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几日后,南疆边境。
烈日当空,烤得地面滚烫。
林清梧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
“大人,都督府的人来接应了。”苏怀远的声音在车外响起。
林清梧微微颔首,示意他打开车门。
都督府的官员早已等候多时,见林清梧下车,连忙上前行礼,态度恭敬至极。
“下官拜见摄政文相!”
“不必多礼。”林清梧淡淡地说道,目光却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南疆的风光,果然与中原大不相同,粗犷而充满野性。
“大人一路劳顿,下官已在府衙备下酒宴,为大人接风洗尘。”都督府官员谄媚地说道。
“酒宴就免了,本相此次前来,是为了赈灾,时间紧迫,耽误不得。”林清梧摆了摆手,拒绝了他的提议。
都督府官员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也不敢多说什么,连忙应是。
“传令下去,即刻开放边境通道,不得阻拦任何运送赈灾物资的队伍。”林清梧语气威严地说道。
“是,下官遵命!”都督府官员连忙应道。
林清梧望着缓缓打开的边境大门,心中却升起一丝不安。
“若不早做防备,恐有流寇趁机作乱……”她在奏折上写下的这句话,并非无的放矢。
与此同时,在南疆的一片密林之中,沈砚之正率领着一支队伍,艰难地穿行着。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令人心烦意乱。
“停!”沈砚之突然抬手,示意队伍停下。
“怎么了,公子?”身旁的亲卫问道。
沈砚之眯起眼睛,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不对劲,这里太安静了。”他低声说道。
话音刚落,一阵尖锐的破空声传来,无数箭矢从四面八方射来,如同一场暴雨。
“有埋伏!快躲避!”沈砚之大声喊道,同时抽出腰间的佩剑,挡开射向自己的箭矢。
队伍顿时乱作一团,士兵们纷纷寻找掩体,躲避箭雨。
敌人显然是早有预谋,利用地形优势,设下了重重陷阱。
箭矢如瀑,遮天蔽日,让人防不胜防。
“该死!”沈砚之暗骂一声,心中焦急万分。
这样下去,恐怕要全军覆没。
他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发现不远处有一片干草。
“点火!烧了它!”他大声命令道。
士兵们虽然不明白他的意图,但还是照做了。
干草被点燃,浓烟滚滚而起,迅速弥漫开来,遮蔽了敌人的视线。
趁着这个机会,沈砚之率领队伍,向后方撤退。
“绕后,突袭!”他再次下令道。
士兵们冒着箭雨,奋勇向前,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山谷。
混战中,一名敌将挥舞着长刀,向沈砚之冲来。
“李氏当兴,尔等逆臣贼子!”敌将高声喊道,面目狰狞。
沈砚之心中一震,瞬间明白了敌人的意图。
果然如此!
他们是想借南诏之力,复辟旧朝!
“杀!”他怒吼一声,挥剑迎了上去。
几招过后,敌将被沈砚之斩于剑下。
“一个不留!”他冷冷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杀气。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沈砚之率领队伍,击退了敌人的伏击。
然而,他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伤亡惨重。
“公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亲卫问道。
沈砚之沉默不语,目光深邃。
“必须尽快查清他们的阴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低声说道。
经过审问俘虏,沈砚之得知,“龙渊”早已渗透南诏朝堂,计划扶持李承曜为傀儡皇帝,借南诏兵力反攻大胤。
“好大的胆子!”他怒不可遏,一掌拍碎了身旁的石桌。
“立刻派人快马加急送信回京,将此事禀报皇上。”他命令道。
“是!”亲卫领命而去。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沈砚之望着远方,目光坚定。
“传令下去,全速追击残部,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他再次下令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