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之下,林清梧的身影在窗纸上投下斑驳的暗影,像一只蛰伏的孤凤。
她收回远眺的目光,转身回到书案前,拿起狼毫笔,饱蘸浓墨。
“赈灾使…”她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几分嘲讽的弧度。
赈灾是假,钓鱼才是真。
李承曜这条大鱼,能不能上钩,就看这次的饵够不够香了。
笔尖在宣纸上游走,字迹清隽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写得极慢,每一个字都斟酌再三,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写完调令,她吹干墨迹,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纰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苏怀远。”林清梧轻唤一声,仿佛在呼唤一个影子。
苏怀远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她的面前,像一只潜伏在暗夜中的猎豹,随时准备着为主人撕裂一切阻碍。
“大人。”他恭敬地垂首,等待着她的命令。
林清梧将调令递给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以‘赈灾使’的身份前往南疆,务必低调行事,不可惊动任何地方官吏。”
“属下明白。”苏怀远接过调令
林清梧从书案的暗格里取出一个古朴的盒子,打开,一枚刻着飞凤图案的铜符静静地躺在其中。
这枚铜符,是当年太后赐给她的,象征着她在林家的地位,更代表着一种无上的权力。
“若遇阻拦,可用此物震慑。”林清梧将铜符递给苏怀远,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杀意。
“属下遵命。”苏怀远接过铜符,郑重地放入怀中。
他知道,这枚铜符的分量,足以震慑任何宵小之辈。
苏怀远离开后,林清梧独自坐在书房中,眼神深邃,思绪翻涌。
南疆,那个偏远而神秘的地方,隐藏着太多的秘密。
李承曜,前朝余孽,“龙渊”组织……所有的一切,都像一张巨大的网,将她牢牢地困在其中。
“呵呵,想玩是吗?那我就陪你们好好玩玩。”林清梧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眼底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与此同时,云岭脚下。
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
沈砚之率领着一队精锐亲卫,借着夜色的掩护,一路疾驰。
战马的铁蹄踏在崎岖的山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将军,前面就是云岭了。”副将指着前方连绵起伏的山脉,低声说道。
沈砚之勒住缰绳,抬眼望去,只见群山环绕,山势险峻,宛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在天地之间。
“敌军已经分散潜入山中,务必小心。”沈砚之沉声吩咐道。
“是,将军!”众亲卫齐声应道,声音低沉而有力。
沈砚之翻身下马,从地上捡起一块碎石,放在鼻尖嗅了嗅,一股淡淡的血腥味扑鼻而来。
“看来,他们已经在这里经历过一场厮杀。”沈砚之眉头微皱,脸色凝重。
他带着亲卫,小心翼翼地向山上摸索前进。
在一处废弃的驿站里,沈砚之发现了一些残留的痕迹。
地上散落着一些破损的兵器,墙上还残留着一些血迹。
“将军,这里有一块破损的兵符。”一名亲卫捡起一块半截的兵符,递给沈砚之。
沈砚之接过兵符,仔细地端详着。
兵符的材质是一种特殊的铜,上面刻着一些古怪的纹路,背面则刻着“辰时三刻”四个字。
“辰时三刻……”沈砚之喃喃自语,他想起了之前得到的情报,敌军计划在辰时三刻出关。
“看来,他们是要赶在天亮前逃出大胤。”沈砚之沉声说道。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副将问道。
“分兵两路,一路从正面追击,一路绕后包抄,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沈砚之果断下令。
“是,将军!”众亲卫齐声应道,迅速行动起来。
沈砚之带着一队人马,沿着山路一路追击。
与此同时,京城。
林清梧坐在书房中,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公文。
自从她执掌文相之位以来,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政务,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大人,这是从六皇子旧宅截获的密报。”苏怀远将一封信件递给林清梧,神色凝重。
林清梧接过信件,打开一看,只见信上写着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署名是“青鸾”。
“青鸾……”林清梧喃喃自语,她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她放下手中的公文,走到书架前,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古籍——《大胤秘录》。
她翻开书页,仔细地查找着,终于在其中一页找到了关于“青鸾”的记载。
“青鸾,太子府专用传信使者代号……”林清梧轻声念道,脸色微微一变。
太子府?难道说,六皇子和当年的太子府有什么关联?
“看来,六皇子并未真正失势。”林清梧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云岭深处。
沈砚之率领亲卫,一路追踪,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寨里发现了敌军的踪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