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伤寒心法要诀2-4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伤寒心法要诀2-4

作者:医衣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3:32:22

双解散完素解利初法

双解散是防风通圣散与六一散合方,可应对四季的温热病以及典型伤寒。用药时,以一两左右为一剂,加入葱、姜、淡豆豉煎服,促使汗出与通便并行,以解表里之邪。身体强壮者,剂量加倍至一两半;身体虚弱者,剂量减半为五钱。若初次服药后汗少不解,是表实证,需加倍麻黄用量以发汗;若因大便坚硬不解,是里实证,应加倍芒硝、大黄用量以通下。

【注释】之所以称为双解散,是因为它能够发表邪、攻里实,是防风通圣散和六一散两个方剂的合剂。刘河间创制此方剂,用以解除四季的冬温、春温、夏热、秋热以及正常时令的伤寒病症。凡是邪气在三阳经,出现表里都不能解除的情况,就以一两左右为一剂,加入葱、姜、淡豆豉煎煮后服用,等待汗出与大便通下同时出现,表里之邪就能解除。形体壮实、正气强盛的人,以一两半为一剂;形体弱小、正气不足的人,以五钱为一剂。如果初次服药因为出汗少而病症没有解除,这就是表实,要加倍增加麻黄来发汗。如果因为大便坚硬而病症没有解除,这就是里实,要加倍增加芒硝、大黄来通下。连续服用二三剂,必定能使汗出、大便通利从而病症解除。现在的人不了解它的奇妙之处,认为刘河间用药过于寒凉,而且张仲景论治伤寒一开始并无攻下之法,就弃而不用,实在太可惜了。他们不知道这个方法神奇快捷,往往能应手取效,从来不会出现寒邪伤中导致痞结的变症,即便有一两例不能解除病症的,要么是没有完全发挥该方法的优势,要么就是病情已经传至阳明经,所以没有解除。防风通圣散的详细内容在后面。

河间解利后法

用了双解散后,出汗和通便都实现了,可病症依旧没好。这是因为发汗不透彻,或者病邪已经传入其他经络,治疗没能及时跟上。如果体表症状解除了,但体内有轻微发热、口渴烦躁的情况,就用桂苓甘露饮。要是体内热邪很严重,高热、烦躁、极度口渴,就得用白虎汤搭配黄连解毒汤。要是体表症状没好,病又传到阳明经,身体发热还烦躁,就用柴葛解肌汤。要是表实证,不出汗,高热烦躁,就用三黄石膏汤清表里的热。如果体内有热,小便发红、排尿不畅,就用凉膈散配上天水散清热利尿。要是肠胃积热,有潮热、大便不通,有轻微体表症状,就用大柴胡汤攻下;没有体表症状,就用三承气汤攻下。

【注释】服用双解散后,汗出与大便通利已然达成,但病症依旧未愈,这都是由于发汗不够透彻,或者病邪已经传至其他经络,而治疗措施未能及时跟上。若表证已经解除,然而体内出现轻微发热、烦躁口渴的症状,此时宜使用桂苓甘露饮,以调和太阳经所对应的里证。要是体内热邪极其强盛,呈现出高热、极度烦躁、极度口渴的症状,就需要运用白虎汤与黄连解毒汤,来清除阳明经所对应的里热。若表证尚未解除,同时病邪又传至阳明经,导致身体发热且烦躁,此时应使用柴葛解肌汤,以解除太阳经与阳明经的邪气。若表证属实且无汗,同时伴有高热与烦躁的症状,就采用三黄石膏汤来清解表里之热。若体内有热,且出现小便色赤、排尿涩痛的症状,便使用凉膈散与天水散来清热利尿。若肠胃结实,出现潮热且大便不通的情况,若伴有轻微表证,就用大柴胡汤攻下;若没有表证,则用三承气汤攻下。桂苓甘露饮、白虎汤、大柴胡汤、三承气汤,在《伤寒要诀》中已有详尽阐述。六一散、凉膈散,在《杂病要诀》里有详细说明。

防风通圣散

防风通圣散用于治疗风热之邪,此邪郁积在三焦,无论是表还是里都受影响。当气血不能正常宣通,经络因而壅滞时,(方剂组成如下):有栀子、连翘、黄芩、薄荷、甘草、当归、川芎,还有芒硝、大黄、芍药、白术、石膏、滑石,以及麻黄、桔梗,再加上防风、荆芥。如果要减轻攻下之力就减少芒硝、大黄的用量;若有呕吐症状就加入生姜、半夏;如果有自汗的情况就去掉麻黄,增加桂枝。

【注释】这个方剂可治疗一切因风火之邪,郁积在三焦、表里经络之间,致使气血无法宣通的病症。刚开始感染时出现发热、头痛,或是肌肤出疹,病邪传经,出现斑黄、抽搐,心烦口渴、难以入眠,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等情况,都可以服用它,其功效十分奇特,使用之后自然能知晓它的奇妙之处。

柴葛解肌汤

在四季之中,如果病症表现为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同时发病,可选用柴葛解肌汤,其药物组成为柴胡、葛根、羌活,还有白芷、桔梗、黄芩、石膏、芍药、甘草。若患者有腹泻症状,可减少石膏的用量;若出现呕吐症状,则添加半夏和生姜。

【注释】这个方剂是陶华所创制,用来替代葛根汤。但凡在四季里,出现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合病且症状较轻的情况,都适宜用这个方剂,并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来治疗。这里所说的加减,指的是如果没有太阳经病症,就减去羌活;若没有少阳经病症,就减去柴胡。该方具体药物就是柴胡、葛根、羌活、白芷、桔梗、赤芍、石膏、黄芩、甘草。出现腹泻时减少石膏用量,是为避免加重里虚;呕吐时添加半夏、生姜,是为降逆止呕,缓解里气上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