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伤寒心法要诀2-2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伤寒心法要诀2-2

作者:医衣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3:32:22

风温

风温原本是人体感受春风所引发的病症。若错误地使用发汗之法,会导致身体灼热,且汗出如津。患者会出现阴阳脉象都呈浮象,难以言语,身体沉重,嗜睡,呼吸时鼾声作响。若错误地使用攻下之法,会出现眼睛直视、小便失禁且尿量减少的症状。若误用艾灸等火疗方法,会导致身体发黄,出现手足抽搐、惊厥等情况。治疗风温,可选用葳蕤汤;若脉象虚弱且多汗,宜用桂枝汤合人参白虎汤。一次错误的治疗尚可拖延一些时日,若反复错误治疗,如既发汗又攻下,攻下后又用火疗,就会加速患者死亡。

【注释】冬季人体受到寒邪侵袭但当时没有立即发病,之后又感受春天的寒邪,这种情况称为温病;若再次感受春风,则称为风温。风温患者本身有汗,不能再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如果错误地使用发汗之法,会助长体内火邪,使身体发热如同火烧,自汗不止,汗出如津液般渗出。同时,火热之邪扰及心神,导致患者言语艰难,难以出声;热邪耗伤正气,致使身体沉重、嗜睡;肺气不利,所以呼吸时会鼾声作响。风温患者的脉象,阴阳部(寸关尺分阴阳,一般寸为阳,尺为阴)都呈现浮象,这种情况下不能使用攻下之法。

倘若错误地使用攻下之法,会使热邪陷入膀胱,耗竭体内津液。津液亏虚不能上荣于目,就会出现眼睛直视的症状;膀胱失约,则会导致小便失禁,并且尿量减少。风温之证本身热邪较盛,若错误地采用火疗的方法,如熏蒸等,强行发汗,会使体内火势更旺,津液大量耗亡。热邪熏蒸,胆汁外溢,就会出现身体发黄的症状;热盛动风,会导致手足抽搐;热扰心神,则会引发惊厥。对于风温病症,不能随意使用发汗或攻下之法。一般主要用葳蕤汤进行治疗,葳蕤汤具有滋阴解表的功效,适合风温初起,邪在肺卫,兼阴虚者。如果患者脉象虚弱且多汗,说明正气不足且营卫不固,此时宜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合人参白虎汤清热益气生津。“一逆引日再命终”这句话,意思是一次错误的治疗,还可以使患者生命延续一些时日。但如果既进行发汗治疗,又使用攻下之法,攻下之后还采用火疗等错误疗法,这就是反复错误治疗,如此便会加速患者生命的终结。

温疟

温疟是因为冬天被风邪侵袭,寒气潜藏在骨髓之中。到了春天,阳气还比较微弱,邪气无法自行外出。遇到暑热天气,暑热销烁脑髓、肌肉,再加上劳作用力,使腠理开泄,邪气与汗液一同外出,就会导致阴虚阳盛,从而产生发热症状。热势衰退后,邪气又重新入里,导致阳虚阴盛,随后就会出现寒战症状。温疟的症状与温热病相同,治疗方法也一样。

【注释】经典医籍上说:温疟的成因是冬天人体遭受风邪侵犯,风邪裹挟的寒气潜藏在骨髓里面。到了春季,自然界阳气尚且微弱,人体阳气也未充盛,藏于骨髓的邪气不能自行外出。等到炎热的暑天,暑热之气侵袭人体,销烁脑髓,损耗肌肉。此时若劳作用力,人体的腠理开泄,潜藏的邪气就会随着汗液一同外出。邪气外出后,人体会出现阴虚阳盛的状态,于是就产生了发热症状。当热势逐渐衰退,邪气又会重新入里。邪气入里后,人体就会呈现阳虚阴盛的状态,所以随后会出现寒战症状。温疟所表现出的症状与温热病类似,因此在治疗时,也采用和温热病相同的治疗方法。

湿温

温病患者又感受湿邪,就会形成湿温病。其症状表现为身体沉重、胸部满闷、头痛、胡言乱语、容易出汗,同时两条小腿发冷。

【注释】温病再次被湿邪侵袭而引发的病症,称为“湿温”。具体症状包括身体沉重、胸部胀满、头痛、言语混乱、多汗以及两小腿冰冷。治疗应采用白虎汤加苍术、茯苓的方剂,同时针对温邪和湿邪进行调理。

中暍、温毒、风湿

温病合并中暑(中暍)形成温毒病,症状与温热病相似,但发热更剧烈。伤湿后汗出时受风,会引发风湿病,表现为发热、身体沉重、疼痛牵引。

【注释】中暍即中暑。温热病患者再中暑,称为“温毒”,治疗与温热病相同,但需加强清热。伤湿患者又感风邪,称为“风湿”,症状为发热、身体重、疼痛牵扯,治法在“身痛”篇已有详细说明。中暑的详细内容在“暑门”。

痉证

痉证表现为背部反张、摇头、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肢体拘急、难以转侧,身体发热、足部寒冷、面色赤红,需辨别刚痉与柔痉再全面治疗。

【注释】风、湿、寒邪共同作用引发痉证,典型症状为脊背反张、摇头、口噤不开、颈项僵硬拘急、转侧困难,伴身热足冷、面赤。

需分辨病情:风湿偏盛、有汗者为“柔痉”;风寒偏盛、无汗者为“刚痉”。均可用小续命汤为主方,刚痉去附子,柔痉去麻黄。表实证者去人参、附子,加羌活、独活;里实证者去人参、附子,加芒硝、大黄。重症可用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发散邪气。这是治疗痉症的大概治法,痉症的详细治法在“痉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