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删补名医方论3-5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删补名医方论3-5

作者:医衣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3:32:22

桃仁乘气汤

主治瘀血结聚在胸中,疼痛剧烈,胸部不能触碰;或者中焦有蓄血,出现寒热往来、胸部胀满,患者漱口但不想咽水,健忘,甚至昏迷、如同发狂等症状。此外,该方还可治疗瘀血留滞于经脉,调理月经。

药物组成:桃仁(去掉皮和尖,五十个)、桂枝(三两)、大黄(四两)、芒硝(二两)、甘草(二两)。

将以上五味药,加入七升水,煮取二升半药液,滤去药渣;再加入芒硝,上火稍微煮沸;关火后,在饭前温服五合;一日服三次,服药后应当会微微泻下。

抵当汤并丸

主治伤寒病导致的蓄血症,同时对于治疗症瘕积聚,以及驱虫、攻毒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药物组成:水蛭(炒制,三十个)、虻虫(炒制,去掉头和足,三十个)、大黄(三两)、桃仁(去掉皮和尖,三十个)。

将以上四味药研成散剂,加入五升水,煮取三升药液,滤去药渣,温服一升。若服药后瘀血未下,可再次服用,以泻下为度。

药物组成:水蛭(炒制,二十个)、虻虫(炒制,去掉翅膀,二十五个)、桃仁(去掉皮和尖,二十个)、大黄(三两)。

将以上四味药捣为药丸,分为四丸,取一丸加入一升水,煮取七合后服用。一日左右应当会下血,如果没有下血则再服一丸。

【集注】柯琴说:膀胱是贮藏水液的脏器,本不应有血液蓄积。少腹是膀胱所在之处,出现热邪结聚、硬满的症状时,正常情况下小便应当不利,但此处反而通利,这表明病症不在膀胱内部,而在少腹内部。由此可知,随经脉运行的营血,因为瘀热而结聚在少腹里面,而非膀胱里面。所以虽然小便通利,但少腹硬满、拘急疼痛,表明蓄血仍然瘀滞在少腹。热邪在体内炽盛,神魂不安,所以会发狂。瘀血阻滞不能运行,营气就不能畅行,所以脉象微而沉;营气不能畅行,气机就不能宣通,所以脉象沉而结。营气不能周流全身,身体就会发黄。消谷善饥,是因为胃火炽盛。大便反而容易解出,是因为有瘀血的濡润;大便颜色发黑,是因为蓄血渗入肠道。健忘,是因为血液不能滋养,导致神志不清。这些都是瘀血的征兆,若非药性极为峻猛的方剂,不足以直捣瘀血的盘踞之处,担当此重任,所以创立抵当汤。水蛭,是善于吸食血液的虫类,且在水中活动便利。虻虫,是善于吮取血液的虫类,且在陆地活动凶猛。一并选取水陆两种善于吸血的虫类来攻逐瘀血,这是利用同气相求的原理,再佐以桃仁的苦甘之性,以推陈致新,大黄的苦寒之性,以荡涤邪热,所以命名为抵当汤。如果热邪虽盛但尚未发狂,少腹满但尚未坚硬,应当减小方剂的剂量,制成丸剂以缓慢治疗。如果表症已经解除,少腹拘急结聚,患者如同发狂,这表明病转属阳明,可在调胃承气汤中加入桃仁、桂枝等行血之药,以微微泻下,胃气调和则病症可愈。这就是桃仁承气汤相对缓和的治疗方法。

栀子豉汤附:加减诸汤

(附:加减诸汤)

主治阳明病,脉象浮且紧,伴有咽燥口苦,腹部胀满而气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而恶热,身体沉重,烦躁不安,心中烦乱,恐惧、郁闷不适,眼睛疼痛,鼻子干燥,不能安卧。

药物组成:栀子(擘开,十四枚)、香豉(用绵包裹,四合)。

将以上两味药,加入四升水,先煮栀子,煮至得二升半药液;再加入香豉,煮取一升半药液,滤去药渣,分两次服用。先温服一次,若呕吐后则停止服用后续药物。

若出现少气症状:加甘草二两。

若出现呕吐症状:加生姜三两。

若攻下之后出现心烦、腹部胀满、起卧不安:去掉香豉,加厚朴四两、枳实四枚。

若医生用丸药攻下,身热不退,心中结聚疼痛:去掉香豉,加干姜二两。

若出现身热发黄症状:去掉香豉,加甘草一两、黄柏二两。

【集注】柯琴说:太阳经以心腹为里,阳明经以心腹为表。阳明经的里证是胃家实热,不仅发热恶热、眼睛疼痛、鼻子干燥、出汗、身体沉重可称为表证。一切虚烦虚热,咽燥口苦、舌苔异常,腹部胀满、烦躁不能安卧,消渴且小便不利等,凡是在胃之外的病症,都属于阳明经的表证。仲景创制发汗方剂,是为太阳经表邪开辟出路;创制催吐方剂,是为阳明经表邪引导出路。所以太阳经表证适宜发汗而不适宜催吐,阳明经表证应当催吐而不应当发汗。太阳经表证应当发汗却反而催吐,就会出现自汗出、不恶寒、饥饿却不能进食、早晨吃的食物傍晚吐出、想吃冷食、不想靠近衣物等症状,这是太阳经转属阳明经表证的表现,应当用栀子豉汤催吐。阳明经表证应当催吐却不催吐,反而采用发汗、攻下、温针等方法,以致出现心中烦乱,恐惧、郁闷不适,烦躁、舌苔异常等症状,然而病仍在阳明经表,仍然应当用栀子豉汤主治。栀子味苦能涌泄,性寒能胜热,其形状像心,又呈赤色通于心,所以主治心中上下一切病症。豆子形状像肾,又呈黑色入肾,制成豆豉后,轻浮上行,能使心腹的浊邪向上从口中排出,一吐之后心腹得以舒畅,表里的烦热都可解除。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迅速清除胃外的热邪,不至于发展成胃家实热,所以这个栀子豉汤是阳明经解表的经典方剂。热邪伤气会出现少气症状,加甘草以益气。虚热相互搏结多会呕吐,加生姜以散邪。如果攻下之后出现心腹胀满、起卧不安,表明热邪已入胃,此时就不应当催吐,所以去掉香豉。粪便尚未燥硬,不宜再次攻下,所以只用栀子来除烦,佐以枳实、厚朴来泄满,这是两解心腹病症的妙法,也是小承气汤的轻剂。如果用丸药攻下,身热不退,可知表证未解;心中结聚疼痛,可知寒邪留于中焦。表热里寒,所以用栀子的苦味来除热,加倍用干姜的辛味来驱逐寒邪,这样表热自然解除,里寒也自然消除。然而不用催吐就不能使表邪得解,所以用这个方剂来试探催吐。这又是寒热并用,作为调和中焦、解除表证的方剂。内外热邪炽盛,肌肉发黄,必须用苦甘之剂来调理,黄柏、甘草色黄且滋润,辅助栀子来解除内烦和外热。对于形色方面的病症,借助相应形色的药物来调理。这些都是用栀子豉汤加减来应对阳明经表证的各种变化。栀子的特性,能够屈曲下行,并非上涌的药物,只是豆豉的腐气向上熏蒸心肺,能使人呕吐。观察瓜蒂散必须用豆豉汁和服,可知呕吐是因为豆豉而非栀子。栀子干姜汤去掉豆豉用干姜,是取干姜横散之性。栀子厚朴汤,用枳实、厚朴替换豆豉,是取其向下通泄之性。似乎都不想让病邪上越,虽然苦味也能引发涌吐,但不经过试探催吐就不会呕吐。病人平素大便微溏的不可使用,这样栀子的特性就很清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