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删补名医方论2-9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删补名医方论2-9

作者:医衣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3 13:32:22

仙方活命饮

(附:薛己治疗疮疡的通用方剂)

主治各类疮疡,尚未成脓的可以使其内消,已经成脓的能够促使其破溃,同时还有止痛、消毒的功效,堪称圣药。

药物组成:穿山甲、白芷、防风、皂角刺、**、没药、当归尾、赤芍、花粉、贝母、陈皮、金银花、甘草。

以上十三味药,用一碗酒,煎煮数沸后服用。

【集注】罗谦甫说:这是治疗疮疡开始着手攻毒的首要方剂。经典中说:营气运行不顺,逆乱于肌肉纹理之间。所以痈疽的发生,无不是从营气郁滞开始,进而导致血结痰滞,热毒蕴积为患。治疗的方法,关键在于疏通经络的郁结,行散血液的瘀滞,再辅助以豁痰理气解毒之法。在这个方剂中,穿山甲用来攻坚破结,皂角刺直达毒邪所在之处,白芷、防风、陈皮通行经络、理气而疏解郁滞,**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当归尾驱散血热并促使其运行,以破除血结。再佐以贝母、金银花、甘草,一方面豁痰解郁,另一方面散毒和血,因此它对于破溃坚硬肿块、止痛是很适宜的。然而,这个方剂是为营卫尚且强盛、中气没有亏虚的人所设。如果脾胃素来虚弱,营卫失调,那么就有托里消毒散等治法,必须斟酌情况选用。这是薛己所论述的千古不变的治疗方法。现将治疗疮疡选用方剂的方法附在后面,让学习者牢记于心。

薛己说:治疗疮疡的方法,如果疮疡肿势高突、焮红疼痛,先使用仙方活命饮来消解,之后用托里败毒散。如果疮疡漫肿而疼痛轻微,就用托里散,若没有效果则加生姜、肉桂。如果脓液流出后反而疼痛,这是气血虚弱,用八珍散。如果不化脓、不腐溃,这是阳气虚弱,用四君子汤加当归、黄芪、肉桂。如果不生肌、不收敛,这是脾气虚弱,用四君子汤加芍药、木香。如果恶寒怕冷,这是阳气虚弱,用十全大补汤加生姜、肉桂。如果午后发热、内热,这是阴血亏虚,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芪。如果想要呕吐或正在呕吐,这是胃气虚,用六君子汤加炮姜。如果自汗、盗汗,这是五脏虚,用六味地黄丸原方加五味子。如果食量减少、身体疲倦,这是脾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如果喘促咳嗽,这是脾肺虚,用前方加麦冬、五味子。如果想呕吐且食量少,这是脾胃虚弱,用人参理中汤。如果腹痛泄泻,这是脾胃虚寒,用附子理中汤。如果发热口渴、小便淋涩不通,这是肾虚阴火,用加减八味丸。大凡体质怯弱的人,不必区分疮疡是肿是溃,只应当先补胃气。因为疮疡的发生,是由于阴阳亏损,脓液已经泄出后,气血更加虚弱,哪有不适合补养的道理呢!有的人怀疑人参、黄芪会导致中焦壅满,即便偶尔使用,又加上发散败毒的药物,结果所补不及所损。还有的人因为患病就不服补剂,因而导致失误的情况太多了。实在太可惜了!

托里消毒散

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金银花、白芷、甘草、连翘。

加水煎煮后服用。

【注释】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用于补益气分,使正气充足;当归、川芎、白芍能够滋养血分,以补充阴血;金银花、白芷、连翘具有解毒的功效,可解除体内毒邪。

桂枝汤

主治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脉象浮弱,自汗出,伴有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等症状。此外,杂病中出现自汗、盗汗,以及虚损、虚疟等情况也可应用。但如果脉象浮紧,无汗出者,或者平素嗜酒之人感受风寒且汗出者,则禁止使用。

药物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制)、大枣(十二枚) 。

将以上五味药,加入七升水,煮取三升药液,每次服用一升,服药后覆盖衣被,使身体微微出汗,不可让汗出如水流淌,否则病必不能痊愈。若服用一升后,汗出病愈,不必将药服完。服药后,再喝一盏稀粥,以辅助药力。

【注释】大凡风寒在表,脉象呈现浮弱且自汗出的情况,都属于表虚证,适宜用桂枝汤来主治。之所以称为桂枝汤,是因为以桂枝作为君药。桂枝性味辛温,辛能发散邪气,温可助阳以护卫肌表。芍药性味酸寒,酸可收敛汗液,寒能入阴以补益营血。桂枝作为君药搭配芍药,在发散邪气之中蕴含着收敛汗液的意图;芍药作为臣药辅佐桂枝,在固护肌表的同时也有使微微出汗的作用。生姜性味辛,辅助桂枝以解除肌表之邪。大枣性味甘,辅助芍药以调和营血。甘草性味甘平,具有安定内部、抵御外邪的能力,用它来调和中焦之气,进而调和表里、调和诸药。桂枝与芍药相互配合,生姜与大枣相得益彰,借助甘草的调和作用,使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冲突,这是以刚柔相济来达到调和的目的。其精妙之处还在于服药后片刻饮用热稀粥以增强药力。因为谷气充实于内,不仅容易酿汗,更能使已经侵入的邪气不能稍有停留,未来可能侵入的邪气也无法再次进入。又巧妙地在于温服后约一个时辰,全身微微似有汗出,这是传授给人们微微出汗的方法。不可让汗出如水流淌,否则病必不能痊愈,这是告诫人们不可过度发汗。这个方剂是仲景众多方剂中的佼佼者,是解肌发汗、调和营卫的第一方剂。凡是中风、伤寒,脉象浮弱,自汗出且表证不解的,都可以用它来主治。其他病症只要见到其中一二个症状即可使用,不一定要症状全部具备。所以麻黄汤、葛根汤、青龙汤等发汗方剂,也常参考应用。如果无汗出,这是麻黄汤证,脉象浮紧是麻黄汤对应的脉象,所以不可用桂枝汤。然而刚开始发病无汗,应当用麻黄汤发汗,如汗出解除后又出现烦躁,脉象浮数的,以及泻下之后脉象仍然浮,气上冲逆的,还有泻下之后腹泻停止但身体疼痛不止的,都用桂枝汤来解除表邪。为什么呢?因为此时表邪虽然未解,但腠理已经疏松,邪气不在皮毛而在肌肉,并且经过发汗、泻下之后,津液已经受损,所以脉象和症状虽然与麻黄汤证相同,但主治方剂应当是桂枝汤。医术粗疏的医生错误地认为桂枝汤专门治疗中风,不治疗伤寒,使得人们疑虑而不敢使用;又认为它只治疗肌表病症,不治疗其他疾病。却不知这个方剂加倍芍药、生姜并加人参,名为桂枝新加汤,用来治疗营表虚寒、肢体疼痛;加倍芍药并加饴糖,名为小建中汤,用来治疗里虚、心悸、腹中拘急疼痛;再加黄芪,名为黄芪建中汤,用来治疗虚损、虚热、自汗盗汗。由此可知仲景的方剂,可以通治多种病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