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其他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第1章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伤寒论》,是后汉时期张仲景所创作的,是对《内经》深奥要旨进行阐发的着作。这部书没有引用一句古代经典中的话,完全是出自个人的精心构思,其中的道理没有不涵盖的,方法没有不完备的。大概古代的经典往往只有法则而没有方剂,从这部书开始才有了法则和方剂。它开启了万世的法则规范,确实是医门的圣书。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此书有很多残缺不全的地方,而且在多次编排次序和传抄书写中存在错误。如今广泛收集各家的注释,选取其中的精华,纠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中的繁杂内容,补充其中的遗漏缺失,发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如果能在天下推行,那么这重大的法则和精妙的言论,将会更加显明于万世啊!

对于文中标注的说明

? 按语:是古代编者或注者对原文的补充说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补充信息。

? 注释:对原文的解释说明,解释字词、句子等。

? 集注:汇集古代多家注解,对原文进行综合解释。

? 集解:和“集注”类似,也是汇集多家注解,对原文进行综合解释。

古代药方计量的解释: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了众多经典方剂,其用药剂量涉及多种古代度量衡单位,由于古今度量衡差异,要精确解读并非易事。以下是古今近似的换算:

1. 重量单位

- 斤:东汉1斤约合现代222.73克 。不过在实际应用经方时,因药物质地、作用等不同,并非简单按此换算。例如,金石类药物可能用量相对稳定,而植物类药物可能会因临床调整有所变化。

- 两:东汉1斤为16两,由此推算1两约为13.92克 。如《伤寒论》中白虎汤,石膏用量为一斤,以现代换算约222.73克,但临床运用时,需结合病情、体质等因素调整。

- 铢:24铢为1两,1铢约0.575克 。如《伤寒论》中桂枝汤的桂枝用量为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其中各味药按铢换算,可帮助理解原方配伍比例。

2. 容量单位

- 升:东汉时1升约合现代200毫升 。在经方中,多用于衡量水、酒等液体用量,也用于计量某些药物的容积。如五苓散的煎煮,“以水一斗,先煮泽泻,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这里水的用量古今差异明显,实际应用需考虑现代煎煮习惯与药效需求。

- 合:1升为10合,东汉1合约20毫升 。

3. 其他特殊计量

- 方寸匕:是古代盛药量器,形状如刀匕,大小为一寸正方,故名。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克 ,主要用于量取药末。如《金匮要略》中瓜蒂散,“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 ,一钱匕约为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

- 钱匕: 一钱匕约为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约0.274克 。

- 刀圭: 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形状像刀头的圭角,一端尖锐,中部略凹陷。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即约0.274克 。

- 枚:用于果实、种子类药物计数,如杏仁50枚。杏仁大小有别,一般苦杏仁每枚约0.6 - 1克,50枚约30 - 50克;甜杏仁每枚约1 - 1.5克,50枚约50 - 75克 。

- 个:如大枣12个,大枣因品种不同大小有差异,临床使用时应考虑对药效的影响。

- 茎:常指细长条的药物,如葱白,其用量因药物本身及病情而异。

- 片:如生姜,大小、厚薄不同,一般中等大小生姜片1片约1 - 3克 。

在临床运用张仲景经方时,不能单纯依赖古今度量衡换算,还需结合中医理论、临床经验、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合理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疗效与安全。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ixmao)【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