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科幻 > 幽谷怨灵 > 第2251章 光阴根上的四季长歌

幽谷怨灵 第2251章 光阴根上的四季长歌

作者:爱吃花朵馒头的郭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27 10:41:42

张阿姨的竹绷子在晨光里泛着蜜色的光,针脚穿过蓝布时带起细碎的响动,像春蚕食桑,又像时光在根须间流淌。她总说蓝草是有记性的,去年剪下的枝条插进土里,今年冒头时还带着去年的弯度,就像巷口那棵老槐树,新抽的枝桠永远朝着老宅的方向。

"这线得顺着布的纹路走。"张阿姨捏着银针的手悬在半空,阳光透过她鬓角的白发,在蓝布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桌角的搪瓷碗里泡着靛蓝染液,是儿子上周从郊区蓝草基地捎来的,比她年轻时用土法酿的颜色亮些,却少了点雨水浸过的温润。"你爸当年给你做百家被,就是用这土靛染的蓝布,洗得发白了,针脚还跟新的一样。"

父亲的银线在抽屉里躺了三十年。去年整理老屋时,我在樟木箱底翻出那个铁皮盒,蓝布包裹的银线绕在竹轴上,轴头刻着模糊的"民国三十八年"。母亲说那是祖父传下来的,父亲年轻时给人打银器,总爱用这银线在蓝布上比画,说要把南京的老门东、秦淮河都绣进布里。后来他成了机床厂的工人,银线便被束之高阁,只在逢年过节给孩子们扎红头绳时,才舍得抽出一小段。

"爷爷的银线会发光呢!"小侄女举着竹轴在阳光下跑,银线折射的光点落在新做的帆布包上,像撒了一把碎星。她最近迷上了短视频,总把张阿姨的染布过程拍下来,配上自己写的说唱:"蓝草青,银线明,一针一线扎进心......"有次她突发奇想,把父亲留下的银线绣在蓝布口罩上,发在网上竟引来不少人问链接,说这是"带着时光体温的文创"。

秋分那天,社区办了场非遗市集。张阿姨的蓝布摊位前围满了人,有老太太来寻当年的靛蓝染法,有年轻人拿着数码设计图,想把云锦纹样绣在蓝布上。小侄女抱着平板电脑直播,镜头里,张阿姨的银针穿过蓝布,与屏幕上滚动的弹幕重叠,像新根与老根在土壤里交错。

"这针脚得留三分松。"张阿姨教一个大学生穿线,"就像树的根须,太紧了扎不进土里,太松了又抓不住养分。"她指着摊位角落那匹拼布,是用二十块不同年代的蓝布缝的,有六七十年代的劳动布,有**十年代的的确良,还有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水洗牛仔布,针脚处用银线锁边,远看像一条蜿蜒的河,流淌着几代人的光阴。

散集时,一个白发老人颤巍巍地指着那匹拼布:"这蓝,跟我嫁过来时的被面一个色。"她从包里掏出块褪色的蓝布帕子,边角绣着朵简单的栀子花,针脚歪歪扭扭,却看得出来绣时的虔诚。"这是我妈给我绣的,说蓝布辟邪,针脚密点,日子就过得扎实。"张阿姨接过帕子,指尖抚过起毛的边缘,突然红了眼眶:"你看这针脚,跟我年轻时绣的一模一样。"

夜里整理摊位时,发现那匹拼布的角落多了块新缝的蓝布,上面用银线绣着颗星星,针脚稚嫩,是小侄女的手笔。"老师说每个人都是时光的绣娘,"她仰着小脸说,"奶奶绣的是过去,我绣的是现在,等以后有了小宝宝,就让他绣未来。"

月光透过窗棂落在蓝布上,靛蓝的颜色在夜色里渐渐变深,像浸在水里的根须。张阿姨把父亲的银线重新绕回竹轴,这次她没再放进铁皮盒,而是摆在了针线笸箩最显眼的地方。"你看这银线,越用越亮。"她捏起线头搭在指尖,银白的光在蓝布上划了道弧线,"就像老根发新芽,总得有人接着往下扎。"

今年的蓝草已经收割了。郊区的基地送来新酿的染液,小侄女在里面加了点荧光剂,说这样夜里能看见蓝布发光。张阿姨起初不乐意,说这是坏了老规矩,直到看见孩子们穿着荧光蓝的卫衣在广场上跳舞,蓝布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无数根银线在夜色里编织,才笑着点了点头。

"根扎得深,怎么长都错不了。"张阿姨坐在竹椅上纳鞋底,蓝布鞋面绣着简化的云锦纹样,是小侄女用电脑设计的。银针穿过布面的瞬间,我忽然明白,那些在蓝布光阴里流动的,从来不是固执的守旧。就像南京城墙上的砖,老砖承托着新泥,新泥滋养着老根,而我们都是时光土壤里的新芽,带着前人的温度,朝着阳光的方向,一寸寸生长。

窗外的老槐树又抽出了新枝,嫩绿的叶尖上还挂着晨露,像极了张阿姨年轻时绣在蓝布上的露珠,也像父亲银线折射的光,更像孩子们眼里闪烁的星。这些光落在同一片蓝布上,交织成光阴的根须,在南京城的土壤里,年复一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ixmao)幽谷怨灵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