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 第12章 暮鼓晨钟

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 第12章 暮鼓晨钟

作者:风疏竹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8-30 05:21:39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族人出发的第八天,从李坑出发,用了一天的时间,到了婺源县城。

第二天清晨醒来后,由于睡得太香,我和萧遥剑都错过了五更天的鸣钟声。

凌轩看到我俩一脸懊悔就说,昨晚听长辈们说,今早要采购东西,可能不会吃完早饭立即出发,他可以带我们去看一看钟鼓楼。

我和萧遥剑听了,可高兴呢!

吃完早饭后,凌轩叫上陈婉和想去的凌家子弟,立即出发。

钟鼓楼在较大的县城才有,一般设置在镇中心的地方。

我们的客栈距离钟鼓楼不远,穿过两条街道就到了。

有些钟鼓楼是分为钟楼和与鼓楼,有些是合二为一,婺源的钟鼓楼就是合二为一。

我在明代所见婺源的钟鼓楼,是一座飞檐5层,内为重屋3层,楼前建台,二楼、三楼有围栏,可凭栏看风景。

凌轩跟看管钟鼓楼的大叔说,我们从远方过来,从未看过钟鼓楼,能否让我们年轻人开开眼界?

大叔一面和蔼说: 我带你们上去,不过,不要乱动东西呵。

我们答应着,一行人尾随大叔后边经一楼左边的楼梯上了二楼。

上了二楼,发现二楼和三楼之间是中空的,从三楼顶吊着一个巨大的铁钟,钟高约一米三四,口径约一米左右。

大叔见我们人多,就叫我们在二楼看看好了,说三楼位置较狭小,容易发生危险。

我们站在二楼向上望,只见三楼的钟旁,横绑着一条碗口粗大的打钟用的圆木。

萧遥剑问大叔:大哥,这个钟有多重?

大叔说:这个钟有1000斤重。

我们听了,不由得退至靠着墙边站。

头顶那庞然巨物挺吓人的!

萧遥剑又问大叔:白天什么时候会打钟?

大叔说:五更过后,要等午时三刻。

古人说的午时三刻,就是现代的中午11时45分12秒。

二楼是一个厅,靠墙排列着一面大鼓,二十四面小鼓,还有4个铜漏壶。

大叔告诉我们:这四个铜漏壶,分别叫天地、平水、万分、收水。

我问大叔:为什么要那么多铜漏壶?

大叔说:为了准确时间。

我们走近一看,看见漏壶正中安装了1个名“饶”的铜乐器,以机械操纵,时间到了,就击饶报点。

二楼的厅有一个小廊连接楼前的小平台,台上放置日圭。

钟鼓楼始终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我们也不敢多作逗留,多谢了大叔后,就离开了钟鼓楼。

我对凌轩说:从这里过去不太远的紫阳镇南门街,是南宋圣人朱熹的故里。

北有孔子,南有朱子。

古代的读书人无人不知朱子,朱子合刊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称为《四书章句集注》;元代以后,《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教科书。

萧遥剑听到了,就说一定要去看一看,快点回来就是了。

凌轩拗不过我们,就向路人问了路后,一群人浩浩荡荡出发了。

我在现代时,婺源紫阳镇南门街的朱熹祖居早已房舍不存,只有一个“虹井”尚在。

我一心想去看看,在明朝,是否会存在?

我们从钟鼓楼走路到紫阳镇南门街,大约走了半小时就到了。

我们到了南门街,发现祖居房舍已不复存,仅见虹井。

虹井井圈呈六边形,内径1米,深愈5米,井水清澈。

传说朱熹父亲朱松和朱熹出生时,此井显现气吐如虹,经日不绝,故人们称此井为“虹井”。

在“虹井”有一巨碑,上面镌刻朱松所写的铭文:道寓斯人,如水在地,汲之益深,有味外味。

我细想之下,虽朱熹一再称婺源是家乡,但朱子自十五岁即迁居到闽北,后来一直在武夷山附近生活了四十多年,婺源的故居早就人去楼空了。

婺源就是朱子的梦里故乡。

婺源还是发明人字形铁路的詹天佑的故乡呢!

在现代,婺源还有一条金庸大道,现代武侠小说祖师爷金庸先生也是婺源子孙。

婺源真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婺源这块沃土孕育了多少名仕风流!

喜欢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请大家收藏:(ixmao)我是九世单传的天才幸运糖宝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