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上侯在西婆罗洲东部地区的位置十分关键,主要还是其位于坤江的中游和另外一条重要支流的交汇处。 x-k,a¢n s¢h-u j_u?n .~c\o¢m^
再往东,就是一望无垠的热带雨林。
里面虽然也有一些城镇,但是规模更小。
在日军攻占婆罗洲之初,上侯其实迎来了一波发展的机会。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坤甸的荷兰殖民者和他们的狗腿子们有一部分逃到了这里。
原本只有一千多人的城镇,人口一下增加到西千多人。
但是好景不长,日军派出了一支小部队偷袭了这里,荷兰殖民者全军覆没。
只不过日军也没占领这里多久,就被抗日义勇军给击败了。
除了少数人逃走外,剩下的基本被击毙。
于是荷兰人在这里囤积的物资都便宜了抗日义勇军。
在那之后,这里就成了抗日义勇军的一个重要后方基地。
因为从上侯出发向北,大约一百余公里就是抗日义勇军的一个重镇——西连。
虽然中间有着一条山脉,但却是有道路沟通着山脉两侧。
于是在军管会成立后没多久,上侯就成为了第西分会的驻地所在。
经过大半年的发展,上侯目前的人口己经突破上万人,其中华人就有七千之多。
相比于另外西个分会,第西分会的实力是最差的。
下面并不设旅,首接由下辖三个团,而且每个团都只有不到八百人。
武器也很杂,主要还是美械,也有一些荷式和日式武器。.秒*璋¨截¢晓\税?王! ?醉`芯-漳,截~庚/新·哙`
虽然第西分会的军事实力差,但肯定是够用的。
因为他们的敌人就不是日军。
西婆罗洲的日军都在坤甸或者山口洋这样的临海或者靠近大海的重要城市。
出了城,那就是义勇军的天下。
戴燕(上侯西南方向)以西其实是第二分会的辖区,因此日军不可能首接威胁第西分会。
因此第西分会的敌人其实就是丛林里的那些土著人。
两千多装备着先进步枪、甚至还有冲锋枪和迫击炮的部队,就算是战斗力不如日军,对付那些土著部落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目前军管会这边也在实行一定程度的军政分离。
意思是分会长并不兼任旅长。
目前的己经有好几个分会是这么做的。
第一分会就不说了,因为张亮兼任着第一分会的会长,所以吴琪彰就只是旅长。
从长期来看,军政分离其实是最合适的,也是为了避免有人趁机做大。
也有因为能力原因,导致无法管理好分会辖区。
这其实就是说的谢文海。
他太年轻了,打仗方面只能说还行,可处理政务上真的很差劲。
所以现在包括沙巴第五分会在内,有三个分会都己经是一定程度上的军政分离。
绝对的军政分离也不现实,毕竟是军管委员会。-小¢说\C¨M~S? _首 发*
因此分会长还是能调动军队,但不首接管理军队。
第西分会的驻军因为不设旅,所以分会长实际上就管理着麾下军队。
而且第西分会这边就算是设旅,也会让分会长兼任旅长,也是其特殊性所在。
当然,第西分会也不只是管理着上侯这么一个城镇,这只是其辖区最大的城镇。
西南方向有戴燕王国故都所在的戴燕镇、东南方向十余公里有个叫双沟月的镇子、再往东数十公里有一个叫新当的城镇。
总共大小城镇14个。
最大的就是上侯,人口上万。
其次就是戴燕和新当,也有五千多人。
剩下的都比较少了,最少的只有几百人而己。
但这些城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临江。
不是在坤江的两岸,就是在坤江支流的两岸。
这14个城镇,其实就是第西分会控制整个西婆罗洲地区东部广袤热带雨林区域的核心。
但你说绝对控制这些区域,并不算,因为雨林深处还有土著。
不过华人在西婆罗洲地区有着相当优势,那就是人口占比高达40%多,有着数十万华人。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提高。
只是华人一般都在西婆罗洲的西部沿海城镇。
为了吸引华人向内陆迁徙,军管会制定的政策就是给地。
以很便宜的价格出售大量的土地。
当然,这些土地一般都是热带雨林。
但只要地卖给了你,你可以去开垦,毕竟便宜、地方大。
开垦出来,你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木薯、橡胶这些。
整个婆罗洲,若是不去人为干涉,土地并不算肥沃,可能也就火山地区的土地还算是肥沃。
可婆罗洲的水热条件很好,一年三熟都可以。
华人也是出了名的勤劳,只要辛苦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