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以来,微信朋友圈大概也该算作人品的一部分了。或者说,与你亲近的人都在朋友圈里,但应该也有例外。汪富贵的微信就是那种很安静、很干净的类型。除了鲍峰兄弟和几个身边的同事会在微信里联系他,还是有不少人习惯打电话给他,比如李茂才。
发微信给他最多的要算苏晓,汪富贵也蛮喜欢苏晓给自己发微信的,因为苏晓喜欢发图片,那些图片都很精美,常常会被鲍雨看中。汪富贵却很少发朋友圈,因为他想不起来拍照。每次出去吃饭,鲍雨都会先拍照再吃饭,但轮到他和朋友出去吃饭,他是不会想到要拍照的。有几次他发现小聂也喜欢拍照,在朋友圈里发很多美食照片,他想:大概小聂喜欢做饭所以会喜欢发美食图片吧?
说到资讯,他现在也不再订阅报纸了,倒是省下了一笔钱。他给书院订阅的杂志除了《读者》他比较喜欢,其他的都是鲍峰他们选的,大多数是科技方面的,说实话,他看不大懂。他曾经拿出地方志放在阅览室,但发现无人问津,他于是把自己当作宝贝的地方志悄悄收起来了。而且,他发现到阅览室来的学生都争着抢着去上网。
这次跟黄坎一起登黄山,一来仓促决定,二来时间很紧,两人都没带照相机。不过他并不后悔,因为他发现,现在上黄山的旅游者有两类,一种手里拿着手机,随走随拍。另一种一看就是专家摄影,或者摄影发烧友,长枪短炮地。很多所谓“打卡”的景点都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哪轮的上他这样的摄影初学者。用手机拍在汪富贵还是第一次,好在黄山处处风景不愁拍出来不美。于是他也就心里发痒了,分享了一次朋友圈,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竟产生了“轰动效应”。
首先公司里”炸了锅“。
”汪总原来不是去歙县 ,是上黄山了,这跟谁去的呢?“
”跟谁去的凭什么告诉你啊?“
”那你们谁知道在深圳放咱们在展会上吆喝,人家老哥去哪儿啦?“
”不会是找个港商拍拖去了吧?“
”你少不正经哈,自己是色鬼,看别人的眼光也色迷迷的。“
”行啦,都少说两句,传到聂总耳朵里不是闹着玩儿的。没见开幕那天聂总那嘴撅得老高?“
就在公司里议论纷纷时,财务传出消息,展会上的投资要追加,合同会一两天内寄到公司。甭问,这是汪总的功劳,于是”与港商拍拖“的传闻在公司里迅速发酵。偏偏这时候汪总又发了一个朋友圈,图片中是深圳梧桐山某某酒店,还拍了不少美食。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张举杯同庆的合影,汪总少有地笑了。
不能不说微信是一所没有围墙、不收学费的大学,很多心态都在微信上显露出来。公司里的人根本不认识照片中的人,但都在发挥想象做着各种猜测。别说,还真**不离十。
”这个就是港商,这女的,看着和汪总年纪差不多哈。“
”别逗了,你什么眼神儿啊,这是主办方的人,一看就是一北方人,这个儿头比咱汪总还猛点儿呢。“
”北方人怎么啦?万一人家是新移民呢?“
”对呀,汪总这是参加人家家宴去啦?签了个大单回来,值啦!
“那照你这么说,咱汪总可给自己找了个大家庭,你看看这够一连人了。”
“那可不,那女的岁数在那儿摆着呢。唉,咱汪总做的牺牲不小啊,这算是绝后了。”
“你TM再胡咧咧,信不信我拍死你,滚!”
小聂已经在隔壁听了好久,她想:这些人高智商、高学历,讲话、所思所想也一样低俗,开会发言时从没见他们这样放得开。
如果说汪总的朋友圈对公司来说是影响公众思维导向,那么对于个人的影响可谓:于无声处。
第一个被汪总朋友圈搅得心神不宁的就是小聂。汪总破天荒地发了朋友圈,还是旅游风景小聂心里替他高兴,但想想汪总应该不是一个人去登黄山的,邀请丈夫黄坎同行的可能性极大,想到这一层小聂不能不揣测汪总的心理。从在江西那个偏远的山村和汪富贵一起办厂,当时村长想撮合自己和汪总,可那时汪总的心里只有小芹。
后来,与黄坎结了婚,说起来他做工程很辛苦还承包了所有家务,小聂有时觉得也挺难得。可当她生下女儿也同时领教了黄坎的冷漠,她不再犹豫,离开了黄坎买给她的空壳------华清嘉园的房子。
第一次和金凤在歙县医院相见,并没说上话,那时金凤的心思都在汪总身上。汪总一心帮助金凤,其中也许有歉疚,因为鲍鲲的确是在生产线上出事的。汪总想让金凤和孩子们生活得更好,他懂得金凤的心思:一定让儿子成才。
小聂忘不了在华清嘉园住的时候,和金凤聊天,听她说这辈子就想给富贵哥生个儿子。她那时候在心里祝福他们,可后来金凤死了,死得那么惨。她是金凤义结金兰的姐妹,她能体会金凤的不甘。更忘不了金凤临终前把两个儿子托付给汪富贵,她那时拉着金凤满是伤痕的手臂,心里发着狠,一定要鲍鲲偿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