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280章 路过吴江书市

就在林向安等待合适时机,想找谢云打听火铳时,船队于当日下午抵达了苏州的阊门码头。

阊门紧邻城门,是连接水陆的交通要冲。

来往船只极多,沿岸一片繁华。

从嘉兴到苏州,原本只需两日多水程,但因途中遇袭,耽搁了一日,此段水路最终走了近三天半。

镖局的人马此时也正忙着押送俘虏,移交给官府。

谢云这边安排得极为紧凑,指挥人手、清点货物、确认伤亡,神色之间透着几分疲惫,林向安便也识趣地没有上前打扰。

船上的管事,也派人前往码头市集采买补给。

于是原地休整,停留半日。

连日舟中闭塞,林向安一群人早在船上呆的不耐烦。

除了轮值的船工,大家都选择上岸透透气。

这时,段昊初一边整袖着袍角,一边随意说道:“我听说这附近有个吴江书市,就在不远处,号称‘江南文脉’,名气可不输杭州。向安兄,既然歇脚半日,咱们不妨去看看?”

这年头,信息封闭,出门不便,想要一些最新的科举资料,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如今路过这么大的书市,不去逛逛都说不过去。

林向安一听这话,倒也来了兴致。

江南科举之风盛行,出版与学问交织成繁荣一景。

尤其是苏州吴江书市,与运河与码头相连,纸张、刻版、装订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出版规模冠绝一时。

以刻印精良、商业繁荣和文化辐射力强着称。

大周朝有四大图书聚散中心,其中江南占了三个,杭州、苏州、南京。

这样的书市,对于读书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正合我意。”林向安颔首一笑,“让镖局那边帮忙看一下,和船工打个招呼。”

于是林向安、段昊初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前往书市。

虽是初来乍到,但街巷中随处可见的读书人。

顺着人流而行,不需打听,很快就找到了。

一入书市,便见摊铺鳞次栉比,书肆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

纸墨香与市井烟火气交织成一幅江南独有的文化图景。

林向安看着大大小小的书摊,不由感慨:“果然名不虚传。”

段昊初望着街头熙熙攘攘的书市,忽然笑道:

“咱们这些外乡人走马观花,只能逛逛日常书摊,但听说在特定时节,这边还有所谓的‘秘市’。”

“秘市?”林向安挑了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段昊初颔首,“据说是专门为读书人开设的隐秘交易场所,平日不显,临近大考时才会悄然出现。”

林向安一听,大概也明白了其中门道。

这等“秘市”,说到底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的场子。

与当初在昭庆寺见过的朱卷交易所,并无本质差别。

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穿了层隐秘外衣罢了。

他轻轻一笑:“无非是利用心理差,玩些名堂罢了。”

王和信一旁听得新鲜,好奇问道:“是专门秘密卖作弊手段的吗?”

段昊初摇头:“也不全是。可能是贩卖所谓‘内部消息’,比如哪位考官偏好什么题材、哪类文章容易得分,甚至是传言中能打通的门路。再精细些,也会售卖一些特殊的应考技巧或规避法门。”

林向安顺势补充:“说白了,就是设立一个高门槛,搞限量、限时,卖些虚虚实实的情报或手段,都是些赚钱的手段罢了。”

说到底,神神秘秘的背后,还是利益二字。

王和信一听,眼前一亮,脱口道:“那不就跟咱们在昭庆寺见到的那些人差不多吗?”

“对,可以这么说。”林向安点点头。

听到这里,林远也不禁感叹:“天下乌鸦一般黑。”

众人一边说,一边逛,不知不觉已绕至一处较大的书摊前。

段昊初目光一扫,忽然弯腰拾起一本书,翻了几页,旋即递给林向安:“你看看这本《策学纂要》,好像是历年策论文的选编,看着还算有些分量。”

林向安接过来,略翻几页,排版清晰,可以看看。

不过里面也不乏空泛浮华之语,套路痕迹浓重。

真正出彩的精要倒显得稀薄。

“乍看下写的不错,但言过其实,流于表面,华而不实。”

段昊初失笑:“这类市面书,多半如此。”

真正经典好的文章,还得找官方出版的。

官方出版的书,不仅有印章,还有防伪标志。

两人的对话虽不算讥讽,却也没怎么给面子。

摊位上的伙计原本看两人衣着整洁、举止有度,还以为是哪家读书人子弟,见他们翻的是策论文集,正要热情迎上。

谁料这两人一开口,竟颇有些挑剔之意。

他心中暗暗不屑。

这本《策学纂要》可是这阵子最走俏的策论集,不少中了举的老爷都点名来买。

这两人看着年纪轻轻,倒好大的口气。

不过做生意的,脸上自然不能露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