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238章 诸葛和司马

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238章 诸葛和司马

作者:一天写三章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6 03:52:01

陈瑀也微微点头:“这些道理,并非司马建公如今胡言乱语。”

“如此之言,在一两百年前,就已经有先贤提出。”

陈瑀将桓谭的《新论》还有王充的《论衡》再度翻出,告知诸位荆州大儒。

这下,这些大儒已经不止是愤怒,而是惊悚!

这些让他们后怕的内容,竟然早在一两百年前就已经诞生?

可为何,他们却从未听说过?

而且偏偏,许多的内容,都让他们无法反驳!

比如针对董仲舒土龙致雨之言,王充其实早在百年前就提出“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的言论,认为雨并不是天上固有的,而是由地气上蒸,遇冷“冻凝”而成的。先是“云气发于山丘”,而后“初出为云,云繁为雨”。

相比于那谁都没有见过的什么“龙”,这样的解释毫无疑问更能让普通人信服。

再比如对于雷电是所谓“天怒”的表现,王充也是讲事实,用道理说话。

所谓“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以此驳斥了所谓“夏秋之雷为天大怒,正月之雷为天小怒”的无稽之谈。王充还用“雷者,火也”,“人在木下屋间,偶中而死矣”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被雷电所劈死。

最关键的是王充继承了桓谭的“以烛火喻形神”,认为“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死”,“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甚至还从医学的角度解释了人为什么会死……

这已经不是离经叛道了。

这是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王充不但将两汉儒家经学的根基给踹烂,并且自己还修了一个新的房屋放在那里!

而这样的巨著,他们这样的顶级大儒竟然连看都没有看过?

“诸位。”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陈瑀道:“这两套著作,我之前也从未听过,是拜访北方诸位大儒后,这才慢慢将其整理出来。”

“而且这两套著作,也并非是桓谭、王充直接无中生有就变出来的,其中有不少论点都有诸子百家的影子。”

“圣人曾言:“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如今礼崩乐坏,两汉经学已经是没有出路。即便是郑康成那样的大才能够将古今经学融会贯通,却依旧无用。”

“倒不如,与先贤学习,重温诸子百家之学,以行救世之法!”

陈瑀的声音震耳欲聋,却没有引起这些大儒热切的追捧。

甚至已经是有人顾不得刘邈也坐在陈瑀旁边,直接小声嘀咕道:“复兴诸子百家之学,那不是离经叛道是什么?”

这话落到陈瑀耳中,陈瑀也不在乎对方的身份,直接斥责道:“复兴诸子百家之学,难道就是离经叛道吗?”

“那让百姓去信奉张道陵的道家之说,去信奉张角的太平道教,甚至让百姓去信奉西方天竺来的浮屠教,就不算离经叛道?”

“照你这么说,那郑康成统一古、今文经学,不也是这两家眼中的离经叛道吗?”

古文经学,即如孝景皇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

今文经学,即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

所以,古文经学其实“不古”,今文经学其实也“不今”。

两家经学传人为了证明谁才是真正的儒家正统,那可是真的打出过狗脑子的!毕竟异端比异教徒更加可恶!而最后在刘歆的力推下,古文经最终战胜了今文经,成为后汉显学,并且一度想要彻底消灭今文经,让其不得出现在世间。

可随着后汉末期,随着经学的逐渐没落,郑玄终于站了出来,并且将古文经和今文经进行了统一,以此想要重振两汉经学!

但可惜,现在事实证明,无论是古文经、今文经,还是郑玄统一后的经学,都已经不符合现世士人的追求。

人们宁可去追求道家的清谈无为,去追求来自西方浮屠教的苦修来世,都不去继续捧两汉经学的臭脚,已经相当说明问题。

现在两汉经学的身子都已经半截入土了,但还是有人掩耳盗铃一般抢救,这样的人非蠢既坏!

而看现在这些荆州大儒的反应,毫无疑问是“坏”更多一些,而不是“蠢”更多一些。

毕竟,他们如今的地位,可都是凭借着人们对经学的推崇而获得的。

如果两汉百姓不再信奉经学,那他们这什么“大儒”的身份自然会变为废纸,瞬间沦落为普通人。

所以现在,陈瑀要“复兴诸子百家”的行为,与刘邈要“均田”的行为一样,都是拿着刀去削别人身上的肉!

这种时候,别人不反抗才怪了!怎么可能任由你削肉而不吱声呢?

所以这些荆州大儒再次对陈瑀开始声讨,甚至其中的聪明人很快就意识到此事的关键并不在陈瑀,而是在刘邈。

毕竟最后所有的学术问题都能简化成“杀了你,我就赢”的问题,而在场之人中,有资格拿起屠刀的,毫无疑问只有刘邈一人!

而刘邈呢?

此时正在低头用木箸夹黄豆吃!

边吃,嘴里还念叨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要是能做成爆米花就好了……”

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陈瑀看刘邈如此,顿时就好像见到了丈夫的妻子,腰杆一挺,显然是想要舌战群儒!

凭借着桓谭、王充留下来的扎实理论,陈瑀竟然真的做到了以一对多不落下风!

不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刘邈在上面坐着,限制了这些荆州大儒大部分的战斗力,这才能让陈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就在一众大儒吹胡子瞪眼却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席末一人忽然缓缓起身。

“此人是哪家后生?怎么长得这般雄伟?”

黄承彦立即捋须道:“吾家小婿,诸葛孔明是也。”

诸葛亮与众人纷纷行礼,最后才走到陈瑀面前,对陈瑀摇头:“您想要复兴诸子之学,对吗?”

陈瑀不认识诸葛亮,但看诸葛亮是和吕蒙、陆议那些人坐在一起的,还以为又是刘邈的假子,所以言语间还是客气了些:“不是我想要复兴诸子之学,而是现世之学,已经不堪大用!”

“那您有想过,如何能证明一个学问的是非对错呢?”

陈瑀皱眉。

而诸葛亮已经是渐渐赢回了主动权——

“学问道统之争,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靠着辩论赢下的。”

“想要检验学问,唯有真正实践才能评判出高低。”

诸葛亮如今,竟然已经是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意识!

不过也正因为此,诸葛亮并不以为现在就要开始复兴诸子百家,造成士人百姓思绪上的混乱!

“如今荆扬好不容易平定,士人百姓皆指望能够在刘骠骑的治下安稳度日,若是骤然废除经学,恐怕会再起祸乱!”

诸葛亮恳求刘邈:“望刘骠骑看在百姓的份上,还请不要掀起纷乱!”

“等到将来天下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刘骠骑再进行这样的变法变革也不迟。”

诸葛亮并不是不希望求变。

他是希望,在尽可能小的代价之下,完成其他学问对于经学的取代。

如今乱世,**上的疼痛就已经令人不能忍受,怎么可以在精神上也让士人百姓受罪呢?

陈瑀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只能是去看向刘邈。

而刘邈,依旧是在一粒一粒吃着黄豆,表示完全不掺和这些事情!

“孔明此言差矣!”

就在陈瑀哑火的时候,之前将火烧到陈瑀身上的司马懿竟然再度站了出来!

他走到诸葛亮身旁。

说来也巧,今天诸葛亮是一身月色雅白的服饰,而司马懿则是一身玄黑深衣。

两人一阴一阳,仿佛至高至明之日月,竟然是将一众大儒的风头全部盖过,好像此世间便只有他们二人一样!

司马懿来到诸葛亮面前,与诸葛亮行礼,诸葛亮也同样回礼,只是双眼却一直盯着司马懿。

“仲达有什么想说的吗?”

“孔明,你说不想要百姓受累,可如今的百姓,本身难道不就是在受累吗?”

“如今乱世,说这些掩耳盗铃的话,除了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些,又能改变些什么吗?”

相比诸葛亮,司马懿毫无疑问是要残忍的多,务实的多,也功利的多!

“百家争鸣,贵在一个“争”字,而不在“百家”两字。”

“孔明自己也说,唯有真正实践才能评判出高低。”

“若是不去“乱”这一次,那谁来评判学问的高低呢?是靠你吗?靠我吗?还是靠什么圣人大儒吗?”

司马懿的眸子中漆黑一片。

“若是能够迅速找到道路,那即便是一时的阵痛也是能够忍受的!”

“与其继续浪费时间在经学上,倒不如直接废除经学,另立经典!”

“最不济,也请刘骠骑将《新论》、《论衡》两部书公布于众,让世人自己评判对错!”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922/c4679307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