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临安,宋帝赵昺摸着手上的玉斧看着天上那一道强行离合缝隙的斧头虚影感慨道:“斧钺之法原来是这样用的。”
他以前还以为是用来打架的,原来是定标准的。
不过,到底还是要打一架。
毕竟两宋分裂至今,就是他不想打,底下人也不可能不想打。
没办法,南宋北宋要不是都还有个宋的名号,早就已经不认对方了。
就好像五服之制,不要说王畿之人觉得荒服要服都跟他们不是一个物种。
就连荒服要服之人照着画开的那条线,日子过得久了,双方都觉得对方不是不是一个物种。
哪怕他们明明拜的同一个祖先,身上背着同一份罪。
但你是什么东西,也配姓赵吗?
更何况现在这一条线已经被弥合起来,南北哪里还能两分呢?
总不能让虞唐之地一直分成东一块,西一块吧。
“唉,干嘛要打仗呢。”
赵昺的叹息在御书房里打转,手里的玉斧被摩挲得温热。
那玉斧不是别的,是当初赵大赵二闹翻的时候,赵二赠给赵大的。
玉斧温润坚硬,斧刃刻着模糊的“合”字。
也不知道赵二哪儿来的,竟然挡得住盘龙棍。
可惜他挡不住赵大的长兄为父,被夺了斧头,还把南边这片地给拿走了,徒留他一人在北方实现他削平天下之治。
“陛下,左丞相求见。”内侍的声音轻得像羽毛。
————
“归于一,是该归于一了。”
嬴政看着天上那一道弥合一切的细线轻声道。
听到这话,东皇太一也头道:“西域的兵魔神已经拿回来了,可以归于一了。”
不管他们的路能不能走下去,现在都要走了,再不走就没时间了。
“请王上先灭姬周。”李斯请求道。
他们要用法家典礼代替周礼,总不能还让这帮家伙哽在他们的喉咙上吧。
“能收归己用的还是要收归己用,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
不只是现在,之后用人的地方还多着呢。
“是,王上。”蒙恬领命道。
“到时候请让我相随,好去迎回儒家的典籍。”
看着李斯,蒙恬眼神一低。
到底是文人,说话就是妙,把抢字说的这么漂亮。
————
“刘三,这次游历有何感想?”
九节杖看着眼前的徒弟问道。
“咱们这儿迟早打大仗,说不好是今天还是明天。
而且赢的一定是秦国,六国跟秦国打不起也耗不起。
但秦国要是处理不好的话,他们用多快的速度打赢,就能用多快的速度把整个天下丢了。”
想着自己一路游历的见闻,刘三无奈的说道。
毕竟他们楚国也在这一次玩完的行列之中,到时候,作为亡国之人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
而秦国开始攻打韩国到完成统一,共用了9年时间。
然后秦朝从统一到灭亡仅维持了约14年。
这还算是多了,如果只从反秦势力的第一次起义到秦朝灭亡的话,就两年。
可谓是打的有多快速,死的就有多快。
“你不看好秦国能处理好统一的事儿?”九节杖看着自家徒弟问道。
“秦国的法全靠着打仗维持,一旦没仗可打,他们自己就会先崩了。”
刘三挑眉说道。
一切为了打仗的法,没了打仗,这个法不崩才怪。
“天下除了周室天下,还有那么多国家,难道不能继续打?”
“老师,秦国自秦孝公起就已经一直在打了。”
刘三给自己灌了一壶茶水吐槽道:“人又不是疯子,打仗是为了享受,打了这么久都还不能享受的话,有几个人能撑得下去。”
说到这里,刘三顿了一顿,想起他游历过的一片地方,又沉默了下来,毕竟那地方有鬼。
特么的,打仗打的人都快没了,还在忠心耿耿的替那些鱼肉他们的官员打仗,比疯子还疯子,反正他是理解不了。
“老师,六国必然会灭,秦国必然会乱,这都是大势。”
刘三摇了摇头道:“秦国已经有了统一周室诸国的力量,他们忍不住的。
而统一之后,秦国的法要是用不到六国人的身上,那秦国不是白统一了。
可这法要是用在六国人身上。”
想了一下那画面,刘三直接说道:“我反正估计没两天就得反。”
之前苟延残喘的姬周说的没错,秦国根本就不是在用法治国,而是用刑律治国。
那一条条律法,字字都带着刀光。
在秦国本土,秦人从小就浸在这刀光里,倒也习惯了。
可六国之人不一样,他们家里有自己的乡约,巷里有自己的俗规。
突然被按在秦国的刑律里,连走路先迈哪只脚都要被管着,能不反吗?
“除非。”
刘三低声道:“有人能让秦人的法里,也容得下楚人的《离骚》,齐人的稷下学,赵人的胡服骑射,燕人的剑,魏人的《法经》残篇,还有韩国的弓弩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