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灵异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24章 黄竹村首义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24章 黄竹村首义

作者:就爱啃鸡翅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23 18:04:42

崇祯六年,秋,保宁府昭化县境内。

稻子早已收割完,只剩下密密麻麻的稻茬伫立在秋风中,揭示着这一个难得的丰年。

然而,田间地头的农人们脸上却却没有半点喜悦之情,反倒是一个个愁眉苦脸。

刚刚收割完的稻谷,还没捂热乎,转头就被官府给征了上去。

农户们忙活了一整年,到头来半粒米也没剩下,这个冬天该怎么过?

可即便是这样,官府仍旧不满意,京师的摊派是收上来了,但他们的好处就不用收了吗?

于是,一批又一批由税吏和衙役组成的催科队又被派了出去,继续肆虐乡邻。

其中一队人马,火急火燎的闯进了昭化县南边的黄竹村。

为首的税吏头子,是个名叫李威的胖子,满脸横肉,一双三角眼里满是贪婪和暴虐。

他一进村,便带着人直奔黄竹村粮长杨树生的家门而去。

杨树生年过六旬,一辈子老实本分,在村里德高望重。

面对李威的催征,他佝偻着身子,几乎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官爷,黄竹村今年的税赋真的已经交过了,您看,这是县里刚发的纳获串票;上面可是写得清清楚楚!”

“如今家家户户都已是仓无余粮,实在是实在是拿不出来了啊!”

李威一把抢过文书,看都懒得看,直接撕了个粉碎。

他从怀里掏出一本早已泛黄的册子,往桌上重重一拍。

“放你娘的屁!”

他指着册子,唾沫横飞地吼道,

“这本黄册上清清楚楚地记着,你们黄竹村有一百八十二户人家,如今核算后,发现你们少交了四十二户的粮税!今天必须给老子补齐!”

杨树生一听,如遭雷击。

他黄竹村现在拢共才一百多户,怎么又凭空多出来了四十二户的欠饷?

他颤抖着解释道:

“官爷,这.这都不知道是哪年的黄册了?怎么能拿它来定税?”

“我们黄竹村里,早就没有这么多户人家了啊,您明察,您明察啊!”

“明察?”

李威狞笑一声,蒲扇般的大手毫无征兆地挥了出去。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杨树生的脸上,将他打得一个踉跄,眼冒金星。

“老东西!你当本官好糊弄吗?”

李威指着杨树生的鼻子,凶神恶煞地骂道,

“今天必须把欠饷交齐,一文都不能少!交不齐,就把你这把老骨头拆了抵罪!”

杨树生捂着火辣辣的脸,心中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他身为粮长,每到夏秋时节是最难熬的。

一边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亲,一边是朝廷压下来的催缴任务。

这些年,好多次都是他自掏腰包,东拼西凑,才帮着乡亲们补上缺口。

好在他儿子杨平在附近村镇行商,能做点小买卖,否则这个家早就被掏空了。

面对李威的威逼,杨树生别无他法,只能回到村里,挨家挨户地催缴。

结果不出所料,乡亲们的家里早就空空如也。

先前缴税就已经被扒了一层皮,现在还要凭空补上近一半的税赋,他们哪还能拿得出来?

无奈之下,杨树生只能空着手回去复命。

李威一看,当场就炸锅了。

他根本不信杨树生的说辞,只当是这帮刁民在故意抗税。

“反了!你们这是要造反!”

他不顾杨树生这个老粮长的苦苦哀求,大手一挥,带着手下的衙役,如狼似虎地冲进了村子。

砸门抢粮,扒房夺物,一时间整个黄竹村,哭喊声、咒骂声响成一片。

可村子里早就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这帮如狼似虎的衙役忙活了半天,收获甚微。

杨树生见状,趁机跪在地上,再次求他们:

“官爷,乡亲们实在是没有余粮了!村里连明年的种粮,都被搜走了!”

“求求您高抬贵手,给大伙儿留条活路吧!”

李威没能搜到钱粮,一腔邪火无处发泄。

他看着面前这个碍事的老东西,越想越气,抬脚便是一顿拳打脚踢,把所有的错,都怪在了杨树生这个筹粮不力的粮长头上。

“老不死的!都是你!肯定是你把粮食藏起来了!”

杨树生一把年纪,哪经得起这般殴打,很快便被打得蜷缩在地,口鼻流血,奄奄一息。

饶是这样,李威还不解气,又命人将杨树生捆起来,要带回衙门判他个“侵欺税粮”的重罪。

就在此时,杨树生的儿子,杨平,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

他刚从隔壁村子行商回来,正好看到了他爹被踹倒痛殴的一幕。

见此情形,他血气直冲头顶,双目赤红,如同要滴出血来。

杨平扔掉肩上的货担,一个箭步,冲到一户农家的柴房前,抄起一把砍柴刀,就要冲出去砍了这帮税吏。

“平哥儿!等等!”

“杨平!你冷静点!”

几个乡亲见状大惊失色,连忙死死地拦住了他。

杨平急了,他奋力挣扎着,对着这帮“好心”的乡亲,怒声质问道:

“这帮税吏前来催征,我爹这是在替你们说话!”

“你们不帮忙就算了,反倒拦着我?”

“你们的良心呢?”

他指着人群中的一个汉子:

“刘三喜!你那年打猎被野猪顶伤了腿,是我爹砸锅卖铁,帮你交上了丁银,你莫非忘了?”

说着,他又指向另一个:

“陆大至!那年你家老大生病,请郎中花光了积蓄,是谁替你缴上的粮税?”

“还有你赵伟家!你周治家!你们哪一个,没受过我爹的恩惠?”

“现在,你们就眼睁睁地看着这帮狗东西殴打我爹,无动于衷?!”

听了杨平的质问,在场的不少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与之对视。

杨平看着这帮麻木的乡亲,气不打一处来,心中更是一片冰凉。

“好!你们不去,老子自己去!”

“今天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听了这话,刚刚被点到的刘三喜赶紧站了出来:

“杨大哥,别冲动啊!”

“这群税吏衙役可是朝廷的人,杀了他们,不就等于杀官造反了吗?”

“那可是要杀头的!”

杨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杀就杀了!老子大不了跑到龙安府,投贼造反去!”

“也好过在朝廷治下,过这种猪狗不如的窝囊日子!”

杨平本就是行脚商,最近一段时间,他可是和龙务府来的那帮商人,混得很熟,听说了不少龙安府的消息。

如今,他爹被打得奄奄一息,命悬一线,杨平再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反就反了!

杨平猛地一甩,挣脱了乡亲们的拉扯,他抄起柴刀,怒吼一声,冲向了不远处的税吏头子李威。

“狗官!老子跟你拼了!”

此时的李威还沉浸在愤怒中,根本没想到这帮老实巴交的农民里,竟然还有人敢反抗。

等他听到杨平的怒吼时,那柄厚重的柴刀已经落在了他的头上。

“噗嗤!”

只听一声闷响,锋利的刀刃,干净利落地砍进了李威的脖颈。

鲜血如同喷泉一般,瞬间溅了杨平满脸。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在场所有的税吏,所有的税吏百姓,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血腥的一幕。

“杀杀人了!刁民杀官造反了!”

一名税吏最先反应过来,发出了惊恐的尖叫。

这声尖叫,如同一个信号。

四周的衙役们回过神来,纷纷抽出腰刀,朝着杨平围了上去。

杨平抹了一把脸上的鲜血,吃力地躲闪着衙役的围攻,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举起手中滴血的柴刀,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身后呆若木鸡的村民们,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嘶吼:

“乡亲们反了!跟这帮狗日的拼了!”

“既然官府不给咱们活路,那咱们就自己杀出一条活路来!”

他想起了那些“商人”教他的口号,用尽全力喊道:

“均田免赋!饥者得食!”

看着杨平动手了,黄竹村的百姓们都震惊了,但这种震惊,很快就被一种莫名的快意所取代。

这种快意,来自于内心深处潜藏的愤怒。

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谁都明白,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顺民,骨子里早就习惯了逆来顺受,根本没人敢带头造反。

如今看到杨平站出来了,他们胸中那份被压抑的血性,终于被点燃了!

“妈的,跟他们拼了!”

“平哥儿说得对,杀一个够本!”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所有的村民都动了。

他们抄起手边的锄头、扁担,柴刀、如同潮水一般,涌向了不远处的衙役。

黄竹村杀死税吏、公然造反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昭化县。

并且,杨平打着“均田免赋”的旗号,联络了附近好几个同样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村子,很快就拉起了一支千余人的队伍。

“放肆!一群刁民!反了天了!”

昭化县县令田正宇听到这个消息,在县衙大堂内暴跳如雷,怒不可遏。

“速去广元府,请利州卫出兵!”

“务必剿灭这群刁民,一个不留!”

很快,利州卫的官兵来了。

杨平带着几个村的百姓,凭借着一腔血勇,苦苦抵挡。

但他们面对朝廷的正规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这些百姓哪有什么趁手的兵器?

他们身上的家伙,多以农具、木棍为主,缺乏盔甲、火器等正规装备。

更致命的是,他们缺乏系统训练,只能依赖人海战术一拥而上,要是初战不利就只能望风而逃。

本来,利州卫之前已经被江瀚带兵剿过一茬,可等江瀚走后,官府又从别处征调了数千官兵,重新占据了利州卫。

这群卫所兵,虽然战斗力比不上精锐边军,但围剿这帮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军们,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利州卫只派了两个哨,四百多名卫军,就打得杨平一千多人的队伍节节溃败,死伤惨重。

农民军根本无法力敌,只能一路向南部的群山里逃窜。

危急关头,杨平想起了那帮来自龙安府的“商人”。

他记得,那些人说过,要是有想法可以随时联络他们。

正巧,在昭化一带活动的商队还没走远,领头的掌令叫马旭,正在不远处的卫子坝活动。

他听说黄竹村造反的消息,立刻带队往回赶,终于在靠近嘉陵江的一个山坳里,找到了被围追堵截,几乎陷入绝境的杨平等人。

眼见农民军深陷重围,就要被官军彻底绞杀,马旭立刻下令全队披甲,准备迎敌。

他这只小队,总共有四十二人,个个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悍卒,令行禁止,动作极快。

士卒们二话不说,立刻俯身取出藏在车底的刀甲武器,卸掉马匹身上的车架。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他们就从一支商队摇身一变,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边军小队。

随着马旭一声令下,队伍立刻分成两列,朝着不远处的山坳就冲了过去。

而此时,山坳里的官军,正在疯狂地追杀着残存的农民军。

突然,一名官军哨探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

“吕将军!不好了!外边.外边有一支小队,朝咱们杀过来了!”

“看样子来者不善!”

领头的守备吕涛闻言,十分不屑:

“慌什么!区区一只小队能有多少人?”

哨探喘着粗气回应道:

“没看太清,大概大概有四五十人。”

吕涛听罢,有些难以置信,他下意识的认为,来的也是一帮不成气候的农民罢了。

“多少?四五十人?”

“我还以为你说的至少有一个哨队,就四五十个农夫,他拿什么跟我这四五百人打?”

“这不是来给老子送军功的吗?!”

“传令下去,后哨掉头,准备迎敌!”

可等那支小队冲出谷口,杀到近前时,吕涛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只见那四五十人,个个披甲戴盔,身上的装备眼花缭乱,刀盾火器应有尽有。

这他妈哪是什么农夫?

你说这是九边的精锐边军,吕涛都信。

不等吕涛反应过来,队伍中的马旭已经抢先下达了冲阵的命令。

他一马当先,从怀中掏出两个黑乎乎的铁疙瘩,点燃引线,用尽全力,朝着官军阵中扔了过去。

轰!轰!

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火光在官军阵中轰然炸开。

对面的官兵们还没反应过来,瞬间就被炸得血肉模糊,浓烟裹挟铅弹,在人群中肆意收割着性命。

外围的官兵,也被爆炸震得头晕眼花,耳朵嗡嗡作响,阵型大乱。

“弟兄们!随我杀进去!”

马旭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怒吼一声,率领着麾下的悍卒,狠狠地凿进了官军阵中。

这完全就是一场屠杀。

马旭手下的老兵们配合默契,持盾的在前冲撞格挡,持刀的紧随其后掩杀官兵;弓手铳手分守两翼,不断地朝着四周倾泻火力,打得官兵们根本不敢上前。

这帮卫所兵们最多也就能在松散的农民军面前呈呈威风,但面对这群凶狠凌厉的边军,根本不是一合之敌。

只一个照面,官军的前排就像是砍瓜切菜般,被屠戮一空。

吕涛带着亲兵还想上前抵挡,却被眼尖的弓手盯上,两发连珠箭正中面门,直挺挺的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吕守备死了!跑啊!”

眼见主将阵亡当场,这群卫所兵们再也不敢上前抵抗,纷纷丢下手里的武器,掉头就跑。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整场战斗便已结束,就连山坳里的农民军们都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此时的杨平还准备带人殊死一搏,但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和凄厉的惨叫。

他壮着胆子带人上前查看,却看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刚刚还在围剿他们的四五百官军,此刻正被一支四五十人的队伍,追得满山遍野地疯狂逃窜。

赶走了官军后,马旭顺利地和杨平带领的农民军们接上了头。

他这次之所以亲自带队前来救援,是有着清晰的战略考量。

马旭在川北潜伏数月,他发现仅靠他们这群外人,就算把“均田免赋”的口号喊破天,保宁府的百姓们也不敢站出来造反。

他需要一面旗帜,而黄竹村首义的杨平,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他的事迹,足以鼓舞无数还在犹豫的百姓。

但这帮敢于第一个站出来反抗的农民军,往往又敌不过官军的围剿。

马旭麾下这支精锐,则可以完美地弥补农民军缺乏核心战力的问题。

一个有名望,一个有实力,各取所需。

就这样,两方人马一拍即合。

马旭命人快马加鞭,将川北民变的消息火速传回龙安府。

随后,他正式从杨平手中接过了指挥权,领着这群农民军,开始在川北的各个村落游荡,鼓动更多人站出来反抗明廷暴政。

江瀚接到保宁府的消息,大喜过望。

保宁府的民怨已经被点燃,官府的注意力也会被四处燃起的烽火吸引过去。

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他当机立断,招来传令兵:

“去!快马通知江油县的邵参将,让他整顿兵马。”

“十日之后,南北两路同时出动,兵发保宁府!”

(本章完)

(sbqduo/biquge/177_177989/c4679308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bqduo。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d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