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未明,山雾如纱,缭绕于千仞绝壁之间。
东方天际泛起一抹青灰,晨风穿谷而过,带着刺骨寒意,仿佛天地初醒时的一声叹息。
玄武大殿,巍然矗立于山巅,如一头沉眠的远古巨兽,鳞甲森然,静伏于云海之上。
穹顶高悬,九盏青铜古灯浮于虚空,灯焰幽蓝跳动,形如九条盘龙,吞吐着岁月的气息。火光摇曳,映照出殿中诸位长老凝重而复杂的面容,仿佛群像浮雕,在光影交错中悄然呼吸。
主位之上,黄武端坐如山。
他身披玄铁重甲,肩甲上铭刻着“玄武”二字,甲胄斑驳,血痕未洗,仿佛刚从尸山血海中归来。眉宇间沟壑纵横,是战火与权谋刻下的印记;双目深邃如渊,藏着雷霆万钧的决断。
他缓缓环视殿内,声音低沉,却如闷雷滚过长空:
“诸位长老,前日焚天宗联合万毒门突袭我玄武城——那一夜,火光照天,杀声震野。若非黄烈六兄弟率‘兄弟盟’精锐及时驰援,以血肉之躯硬撼敌军先锋,挡下那致命一击……怕是今日,我们已无此殿可议,无族可守!”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唯有穿廊之风呜咽如泣,似在哀悼亡魂。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扫过几位面露疑色之人,语气陡然加重:
“此战,我玄武虽胜,却胜得惨烈。将士折损一层,南城墙崩塌三里,精心准备的防御工事几近崩溃。而敌人……不过是试探而已。”
黄武缓缓起身,一手按在玄铁椅托之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声音低缓,却带着穿透时光的力量:
“或许,诸位心中仍有不解——这黄烈六兄弟,究竟是何来历?为何我黄氏一脉,竟藏有如此一支隐世战力,从未现于族谱,亦不见于宗卷?”
他目光微敛,似陷入久远回忆:
“那是三十余年前的事了。彼时时局动荡,而族中天资卓绝者辈出,我与大祭司共议,决意密送一批年轻子弟外出历练,隐姓埋名,游走于两大帝国之间,磨砺心性,锤炼战技,以备未来之变。”
“其中六人,最为出众。黄烈为首,其弟黄猛、黄罡、黄锋、黄骁、黄焱,皆是天生战骨,根骨奇佳,心性坚韧。临行前,我亲授玄武不传功法,嘱其在外自立门户,不许以黄氏之名行事,以免引来外敌觊觎。”
“他们离去之后,便如断线之鸢,音讯全无。我曾以为他们已陨落于乱世之中……却不曾想——”
黄武抬眼,目光如炬:
“十年之前,江湖中悄然兴起一支神秘势力,名为‘兄弟盟’。他们行踪诡秘,专斩邪修、剿灭妖窟、破毒阵、诛叛徒,凡所经之处,恶徒闻风丧胆。”
“我派人暗中查探多年,终得一线线索——那‘兄弟盟’之首,正是黄烈!”
他声音微颤,眼中竟泛起一丝水光:
“他们不是外人……他们是黄家的利刃,藏于暗处,以备家族不时之需!”
殿内众人神色各异。有长老默默颔首,眼含动容;亦有几人冷笑不语,似不信这“忠义传奇”。
三长老黄宏轻咳一声,拂袖起身,语气慢条斯理,却字字带刺:
“叔父所言感人肺腑,然则——如今城中尚有细作未除,人心浮动,敌影潜伏。骤然让一个‘隐世归来’之人统领南门防务……是否太过轻率?万一此人早已被敌策反,借机混入,图谋不轨,岂非引狼入室?”
四长老黄文立刻附和:
“正是!兄弟盟虽有善名,终究游离于族规之外,不受约束。黄烈此人,战功再高,终究未经过宗族考核,更无长老会推举。若因此破例,日后人人效仿,岂不乱了纲纪?”
一时间,殿内议论四起,质疑之声如潮水涌动。
就在此时——
殿外忽传脚步声。
不疾不徐,却步步生威,仿佛踏在人心之上。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大祭司黄玄缓步而入,身后跟着三人。
为首者,是黄炎。他气息沉凝如渊,眉心一道寒光若隐若现,似有冰霜流转,竟让殿中温度骤降三分。
其旁,黄轩静立如松,神色淡然,目光如古井无波,仿佛世间万事皆不能扰其心神。
而最后一人,正是黄烈。
他一身玄黑战甲未脱,甲上血迹斑驳,胸前一道十字刀疤横贯胸膛,在青铜灯焰下泛着暗红光泽,仿佛仍在滴血。他步伐稳健,每一步都似踏在战鼓之上,身后隐隐有煞气凝聚,如刀如戟,竟使殿中灯火为之摇曳。
黄武目光一凝,落在黄炎身上,心头猛然一震!
他身为圣者后期强者,感知何其敏锐——黄炎的气息,竟已隐隐触及半步圣境!而更可怕的是,其灵魂波动之强,竟已接近帝境中期!这等天资,即便在黄氏千年历史上,亦属罕见!
他强压心中惊涛,只微微颔首,声音沉稳:
“炎儿,轩儿……回来了。坐。”
黄烈正欲退下,抱拳道:
“叔父,南门防线未稳,敌军随时可能再犯,末将需坐镇前线,告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