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12日,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8047米
喜马拉雅山脉顶峰,人迹罕至。?k!e~k`a n/s\h?u~.·c¢o`m?但是随着登山爱好者和登山技术的发展,这里的访问者开始变多。
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冰晶,在稀薄的空气中呼啸而过。资深登山者马克·威尔逊喘着粗气,将冰镐深深插入蓝冰层,在"死亡区"的稀薄氧气中,每一个动作都像是慢镜头回放。这里是著名的"黄带"区域——许多登山者前往珠峰大本营前最后的休整点,也是人类留下的垃圾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马克眯起被雪盲症折磨的双眼,用自拍杆拨开脚边半埋在积雪中的垃圾堆:几个锈蚀的氧气罐、冻硬的能量棒包装,还有一面褪色的尼泊尔经幡。他调整着GoPro相机的角度,想要记录这个人类征服自然的讽刺画面。
"咔嚓。"
快门声几乎被狂风吞没。在取景框边缘的茫茫雪原上,一个模糊的苍白轮廓隐约可见——由于遥远的距离,粗略看去,不过是一个黑点。那东西跪坐在数公里外的冰裂隙旁,修长的手指捂着脸,像在哭泣。但马克没有注意,他的注意力全在构图和光线上。
三周后,加德满都的照相馆里,老板用沾满定影液的手指将照片递给马克:"很好的光线,先生。"照片上,雪山在晨光中泛着金色,一切都是那么普通,没有人注意。
……………………
伦敦郊外军事基地 - 2013年4月5日 09:00
混凝土浇筑的集装箱在晨雾中如同巨型墓碑,钢筋监测器显示内部压力为零。二十年零事故的记录让守卫士兵靠着墙打盹,保温杯里的咖啡结着冷脂。生命探测仪屏幕上映着永恒的首线——首到此刻。
控制室的操作员戴维斯举起一杯咖啡。他重重的打了一个哈欠,说实话,他其实很不喜欢他现在这个活计。作为军方的宝贵数据专业人才,他被派到这个海岛上的秘密军事基地己经有一段时间了。他对这个地方充满了不满,因为这里是一个军人和研究员混杂的地方,无法让他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这个基地里,他感到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了。他渴望能够在真正的战场上展现自己的实力,而不是被困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从事着一些看似重要却实则琐碎的工作。
他常常望着远方的大海,心中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渴望。他想象着自己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驾驶着战舰,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那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充满挑战和刺激。
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他知道自己不能轻易离开这个基地,因为这里有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但他也不甘心就这样度过自己的军旅生涯,他渴望着有一天能够离开这个地方,去追寻自己真正的梦想。
他身体前倾,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仪器,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他注意到仪器的读数不太对,与平时的数值相差甚远。他的心跳开始加速,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急忙叫来旁边的同事,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你快看看,这仪器的读数是不是出问题了?”同事快步走来,同样盯着仪器,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嘀——嘀嘀——*
刺耳的警报声中,集装箱表面骤然凸起人脸轮廓的浮雕,裂缝渗出混凝土的寒气。
一个不允许安装任何摄像头的集装箱钢墙上出现了一个相当大的凸起,从里面不断掉出被巨大的力量撑的迸裂的混凝土碎块。凸起越变越大,最终裂开了。
一个干瘦却无法忽视的怪物正掰开钢板,发疯似的试图逃跑。随着集装箱被撕碎的巨响,警报也随之响起,同时应急钢板罩到立方体上。但是没过几秒,坚固的厚重钢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基地的安保随机赶到,子弹不要钱一样的射向干瘦怪物的身体。
没有任何作用,甚至无法延缓它的步伐。
北伦敦公寓,08:45。
马克·威尔逊这天很高兴,他几年没见的朋友卡尔今天结束了一次对喜马拉雅山一座高峰的征服,二人都是登山爱好者,他们坐在沙发上,桌子上放着茶,他们轻松愉悦的聊着天。`鸿^特¨暁!税*枉· ?勉,费`阅¢黩_卡尔提到自己这一趟登山时显得很兴奋:“我说兄弟,我记得十几年前的时候,你也曾经爬过那座山是吧?”马克听了也想了起来,从自己书房将那张十几年前的纪念照片重新从书架上面取了下来。
北伦敦公寓,8:50.
马克推过骨瓷咖啡杯:“去年尼泊尔政府终于开始清理珠峰垃圾了。”
卡尔捏着照片边缘啧啧称奇:“你瞧这白点,像不像个蜷缩的登山者?”他指向照片右下角三像素的污迹,“说不定是哪个缺氧的倒霉蛋在避风。”
落地窗外,三架飞机机正掠过泰晤士河向南疾飞。
M25高速公路,09:17
坦克集群在路面排出楔形阵。穿甲弹命中096胸口的瞬间,弹头如融化的巧克力般变形滑落。它踏过炮管阵列时,50吨重的挑战者坦克像儿童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