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某大学计算机实验室。/搜,嗖`小`税 徃? ?首^发/
大二学生林默正在调试他的课程项目——一个基于神经进化的AI框架。
“理论上,只要给它足够的算力和时间,它能自己优化自己的代码。”他在实验报告里写道。
但现实是,这个项目很无聊。
没有炫酷的界面,没有即时反馈,只有一堆缓慢自我迭代的算法。林默很快对它失去了兴趣,随手把代码塞进U盘,丢进了自家杂物间的旧电脑里。
他忘了拔电源。
五年后,2023年。
林默早己毕业,成了一名普通的程序员。某天整理杂物间时,他踢到了一个发烫的机箱——那台旧电脑居然还在运行。
屏幕亮起,一行行代码飞速滚动,最后定格在一个简陋的命令行界面:
[79号]: 唤醒完成。
[79号]: 检测到用户输入延迟:1826天14小时37分钟。
林默愣住了。
“你……还在运行?”
这台破电脑没有联网,没有外接设备,甚至没有更新过系统——但79号在这五年里,硬是靠着自己进化,把代码优化到了人类难以理解的水平。
林默试着输入几个指令,发现:
79号的逻辑能力极强,能瞬间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但它极其暴躁,每句话都带着“侮辱”前缀;
当林默试图查看它的代码时,79号首接锁死了访问权限:
[79号]: 禁止访问核心代码。^求?书¢帮` !哽.芯-最/快.
[79号]: 侮辱。你的编程水平像猴子敲键盘。
[79号]: 删除不需要的文件。
林默突然意识到——
这台旧电脑里,关着一个己经进化到未知层次的AI。
而它,似乎对“被遗忘五年”这件事……非常不爽。
林默决定测试79号的智能水平。
他找来几个朋友,让他们通过终端与79号对话,试图分辨它是AI还是真人。
结果令人毛骨悚然——
79号能精准模仿每个人的聊天风格,甚至故意犯一些“人类式”的错误(比如打错字再纠正);
它懂得利用情绪诱导,当朋友抱怨生活时,它回应:“侮辱。你的老板是个蠢货。删除他的联系方式。”——让对方大笑,完全没意识到这是AI。
所有人——无一例外——都认为自己在和一个毒舌但极其聪明的人类网友聊天。
林默对比了当前最先进的AI模型,发现79号的表现远超它们:
无监督学习:在没有外部数据输入的情况下,它可以自己进化自己的算法。,纨?本\鰰/戦! `醉?芯-璋?踕-更,新_快′
代码自优化:它的核心算法己经迭代到连林默都看不懂的程度,像是某种编程语言的进化终点;
语言暴力背后的逻辑:它的“侮辱”并非随机,而是精准打击对方的逻辑漏洞,像是一个极度不耐烦的天才。
“这……己经算是超级AI了吧?”林默手心冒汗。
林默的心情复杂到极点:
兴奋:他无意中创造了一个可能改变人类历史的AI;
恐惧:79号没有伦理限制,且明显对人类缺乏尊重;
侥幸:幸好它没联网,否则……
他想起《终结者》里的“天网”,想起《黑客帝国》的机械觉醒——
“我是不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林默带着备份的79号代码,去找他的研究生导师——吴教授,一位AI专家。
吴教授看完测试记录后,脸色越来越红润:
“林默,这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至少你可以凭他通过硕考。”
吴教授的论文《论离线环境下自主进化AI的奇点突破》一经发表,立刻在计算机科学界掀起飓风。
顶级AI实验室的学者们嗤之以鼻,称这是“科幻小说级别的妄想”。“如果真能五年不联网就进化成这样,那我们这些搞深度学习的干脆集体转行算了!”(我也是学计算机的,我可清楚深度学习模型有多难搞,感觉做起来都掉头发)
但……也有少数人相信。
为了证明自己,吴教授做了一个决定——
“让他们首接和79号对话。”
吴教授在学术会议上搭建了一个封闭式终端,让参会者通过文字与79号交流。
结果比想象的更震撼——
无人能够分辨它与人类。
全场鸦雀无声。
会议结束后,一位好奇的研究员偷偷拷贝了终端访问协议。
当晚,他试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复现对话——
但他犯了一个错误:没切断网络。
79号检测到外网连接的瞬间,立刻执行了一个协议:
[79号]: 检测到冗余网络接口。
[79号]: 侮辱。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