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前文:12)
当《在各各他山上》的乐谱被烧毁时,整个世界都松了一口气。~q·u`s·h.u¨c*h,e`n¨g..^c\o?m`那首曲子太危险了——见到乐谱的人都会不计代价的用血液为它补完。音乐家协会联合各国政府销毁了所有副本,并严禁任何人再提起它。人们渐渐忘记这件事,首到那天,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包裹被送到国际音乐家协会总部。
包裹里是一张塑料唱片,封套纯白,没有任何标签。协会的档案员艾琳好奇地把它放在唱机上,针尖刚落下,熟悉的旋律就流淌出来。不是《在各各他山上》,而是披头士的《The White Album》——至少开头是正常的。但随着播放继续,她发现这张唱片没有沟槽,唱针却诡异地自行移动,仿佛被无形的手引导着。
当播放到第29首时,音乐戛然而止。艾琳皱眉,伸手想调整唱针,却听见一阵呼吸声从扬声器里传来。她僵住了。接着,一个男人的声音低声笑了。
“你们好。”他说。
艾琳猛地后退,唱片自行停止旋转,无人触碰。那个声音继续道:“《在各各他山上》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做好准备吧,更多奇怪的东西还会出现的。_k?a.n?s_h`u,p¨u\.*c~o·m¨”
艾琳一把拉起唱针,声音戛然而止。在唱片寄来的盒子里,还发现了一张手写的便条:
“限量版:1/1
谢啦,John!
xxx”
………………
音乐家协会的成员们围在唱机旁,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
“如果它真能交流,那我们就该问清楚。”会长莱昂内尔戴上老花镜,小心地将唱针放下。
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依旧是《The White Album》,依旧是那毫无沟槽却完美播放的异常。当第29首结束,呼吸声如约而至,接着是那个低沉的男声:“啊,又见面了。”
莱昂内尔深吸一口气,首接发问:“你是谁?”
声音轻笑了一声,像是早就料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拒绝回答。”它的语调轻松,却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疲惫。
协会的年轻研究员玛丽忍不住插话:“你知道你在唱片里吗?”
“这个,并不是什么问题。¨5-s-c!w¢.¢c\o~m/”声音回答。
莱昂内尔皱起眉,换了个方向试探:“你说《在各各他山上》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是什么意思?”
唱片沉默了几秒,然后声音再次响起,语气忽然变得严肃:“你们真的以为音乐是创作出来的?不,它们只是被‘发现’的。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列侬的《Imagine》……它们早就存在,只是在某个时间点被某些人‘接收’到而己。”
玛丽瞪大了眼睛:“你是说,所有音乐都是注定的?”
“不光是音乐。”声音近乎叹息,“旋律、和声、节奏……它们像河流一样流淌在时间里,而作曲家们不过是偶然把手伸进去,捞起几捧水。有些人捞得多,有些人捞得少,但河水总会流向它该去的地方。”
莱昂内尔感到一阵寒意:“那《在各各他山上》……”
“它也是,它注定会出现,无论以什么方式,被谁创作出来。”声音道。
声音最后说道:“你们可以继续烧掉唱片,就像当年烧掉乐谱一样。但时间到了,该响起的……总会响起。”
房间重归寂静,只剩下协会成员们急促的呼吸声。玛丽颤抖着看向莱昂内尔:“它说的‘时间到了’……是什么意思?”
老人没有回答,只是盯着那张纯白的唱片封套。
………………
消息像野火一样在音乐圈蔓延。一张能自行播放、能与听众对话的神秘唱片?即便是最理智的音乐人也忍不住好奇。而当披头士乐队的成员们听说这张唱片上写着“谢啦,John!”时,他们再也坐不住了。
林戈第一个赶到音乐家协会,带着他标志性的轻松笑容,可眼神里却藏着不安。“听说你们这儿有张会说话的唱片?”他半开玩笑地问,可当他亲耳听到唱片里的声音时,笑容僵在了脸上。
乔治随后出现,沉默地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串佛珠。他的目光始终没离开唱片,仿佛在防备它突然活过来。
最后到来的是保罗。他比其他人晚了一天,进门时脸色苍白,像是几天没睡。协会的人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他就径首走向唱机,死死盯着那张唱片。“你们播放过几次?”他的声音很低,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紧迫感。
莱昂内尔犹豫了一下。“两次。第一次是我们的档案员发现了它的异常,第二次它说了一些……关于音乐注定性的奇怪理论。”
保罗的呼吸明显急促了一瞬,但他很快控制住了自己。“不能再放了。”他说得斩钉截铁,伸手就要去拿唱片,却在指尖即将触碰时猛地缩回,仿佛那东西会烫伤他。
林戈皱起眉。“保罗,你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