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群大臣真是见风使舵,太现实了!”
胤?说完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精·武\暁~税′罔· ¢更_歆¢醉¢全!
说实话,石静娴也没搞懂康熙到底什么意思,之前召见老十,给大家一个错觉。
没错,朕开始考察老十了,老十已经走到朕的面前,朕注意到了这个出身尊贵的皇子了。
可等大臣们行动起来,开始和老十拉关系的时候,康熙又开始冷淡下来,开始召见老四。
尽管有些大臣还是坚定的选择站老十,但今天皇阿玛的圣旨,彻底断了大臣们的念想。
嫡福晋乃蒙族郡主,再也没有可能登上那个位置了。
皇家是会牢牢将皇位把控在纯正的满族血统中,不会让满蒙混血或满汉混血继承皇位的。
但不管怎么样,康熙这一道圣旨,倒是略微的安了安胤礽的心。
而随着荣宪公主回宫不久,各府城要试点的学堂便已经准备开启了。 墈¢书!君` _追!最 薪~彰_结`
康熙直接调派待选的进士直接走马上任。
启蒙学堂命名为初学堂,之后便是中学堂(童生升秀才),大学堂(秀才升举人)。
因为是刚刚开始推行,便只在几个州府,设立了初学堂。
几位学识不错的进士,直接被安排在了各地初学堂做官。
初学堂祭酒(相当于校长)则是国子监司业(副校长)调任。
京城中的初学堂是康熙亲自书写的牌匾,到了开学第一天。
康熙早早便散了朝,破天荒的将石静娴留了下来。
别说石静娴震惊了,就连大臣们都一个个的呆住了。
什么意思?太子要起复了?
他们之前的举动,太子不会记仇吧?现在再去和太子表忠心,是不是太晚了点?
第二百九十章 初学堂
石静娴被留下来,倒是颇有一种受宠若惊之感。!咸.鱼?看,书- _首!发/
心里第一想法就是,这下胤礽心里该不用难受了吧?
“太子。”康熙走到太子身旁,握住石静娴的肩膀,感受到手下有些瘦弱的身子。
康熙心尖一颤,他的保成居然瘦了这么多…
“你怎么瘦了这么多!是不是那起子奴才没好好伺候你!”康熙真的又心疼,又生气。
他为了给保成铺路,虽故意冷落保成,但不代表其他奴才就能糟践保成!
石静娴一愣,康熙怎么间接式的父爱泛滥了?
这都开春了,她肯定将厚衣服都换下来啊,前几天胤礽还在被窝里说她过了一冬都胖了许多。
“皇阿玛,儿子没瘦,儿子就是心里惦记着皇阿玛,不知道皇阿玛吃饭准时不准时,会不会又因为批奏章忘记吃饭…”
石静娴努力低头回想那一阵着急上火的心情,再想想日后可能要被圈禁被折磨,就算没办法在康熙面前掐大腿,也有些委屈的红了眼眶。
康熙叹了口气,没说什么,现在说出来还太早,还不到时候。
他的身子还能撑得住。
“走吧,同朕去看看外面的初学堂,今儿个可是开学第一天。”
贡院的方向,在外城的崇文门内,而这次的初学院则是在崇文门外,相当于外城的外城。
倒是也方便了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读书。
“皇…阿玛,要不还是别过去了,人太多了,要是有什么危险…”
石静娴看着比以往都要热闹的大街有些犹豫,这人多,几乎是人挤人,要是康熙出了什么事,到时候就不好交代了。
带出来的侍卫都要被人群挤散了。
“不妨事,走,和阿玛去看看。”
一群人挤来挤去,才走出崇文门。
再想往前就挤不过去了。
百姓们倒是听说了可以将自己的孩子,没满13岁的都送到学院去读书。
还不收束脩,虽然官府贴了公文出来,又有人站在皇榜旁给过路老百姓们讲解。
一传十,十传百的,倒是都知道了朝廷颁布的恩令。
但谁都没抱着什么希望,毕竟以前也有说让老百姓没田没地的,可以去领一块荒地自己开垦。
或者孤苦无依的老人,可以到衙门领养老钱。
结果到了县衙才知道,要么是他们没有这个资格,要么就没满足什么条件。
总而言之,能领到手的钱,和那些个政令相比少之又少。
所以一般朝廷颁布什么条令,他们也就看看就行了,懂的都懂。
好事怎么真的会落在老百姓的头上?
上有政策,下有举措,老百姓对这样的事,已经看的很开了。
这里好歹是京城脚跟下,府衙还没做的那么过分,一些偏远的小山村,那更是当地的府衙一手遮天。
但这次不同,这次和以往的那些三五个铜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