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市得很晚才开张呢,现在还早得很,您要是精神头足,就帮着我把那几间房整理一下。别闲下来。”秦京茹不太理解李旭东为什么总是抱怨,但她清楚一个道理,吃饱了就得做事,一天到晚游手好闲,脑子里就会胡思乱想。
房间很干净,没什么要整理的,在秦京茹的指挥下,东屋的挪到西屋,西屋的挪到东屋,还不让那边院子的两个保镖动手。一番折腾下来,李旭东大汗淋漓,只觉得一身轻松,啥抱怨的话都没了,洗过澡之后睡得十分香甜,什么鸽子市之行,早就忘到九霄云外。
一个家只要不想躺平,就必须要大家一起辛苦,有人偷懒,另外的人就得更累。有人发号施令,有人就得跑断腿。
张无忌被老爹放逐到了陕北,身上就办事处知青办发的两百元钱和若干粮票,随身的还有两个箱子和老爹送给他的两百株苹果树苗。“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爸爸是妈妈的表哥......”坐在牛车上的张无忌大声地吼着被老爹恶搞过的《黄土高坡》,至于原本的歌词,哪有这样的歪歌有意思。
“嘿,小贼,你这唱的啥玩意儿?爸爸是妈妈的表哥?这不是近亲结婚嘛!还怪好听的呢,这样的歌曲还有吗?”过来接他的老知青郑桐问道。
“那还不是张口就来,只是哥们儿,你这戴个眼镜儿,是知识分子家庭还是天生近视啊?我瞅着你这眼镜儿得有五百度以上了吧?”张无忌也是个自来熟,老爹说过,天下知青是一家,到了知青点,就是到了自己家。
“不止,早就该重新配一副眼镜了,可这穷山沟里,上哪配去啊!只有大城市才有得配的。”郑桐取下眼镜擦了擦镜片,继续问道:“我说兄弟,平常都是过完年才开始招知青,你这咋就一个人来了?是得罪了办事处的领导还是区里的领导啊?别不是把谁家的闺女儿肚子搞大了,被发配过来的吧?”
“切,得罪我爹了,被他放逐过来的。您瞧瞧我这家当,这两百株苹果树苗要发展成两百亩的苹果林,我是不是任重道远?”张无忌是个乐天派,他知道自己老爹不会无的放矢,这么做肯定有深意的。
“哈哈,那还不简单?两百株树苗,这不正好栽种两百亩地嘛。明儿哥们找齐知青点的朋友,三天功夫你就可以回去交差了。”郑桐笑得很灿烂,成天呆在知青点,人都快呆傻了,现在好不容易来个伴儿,还贼大方,心里开心得不得了。
“嘿嘿,真要这样简单就好咯。我爹说了,让我扎根乡里,三年之后,我们这些知青都有机会回城,如果我发展得好,他就给我压上点担子,要不然我就只能随波逐流了。”张无忌摇了摇头说道。
“真的?三年之后咱真的有机会回城?”郑桐仿佛看到了希望,双手紧紧拉住张无忌的胳膊问道。
“我爹说的话就一定错不了。咋?你们知青就这么想回城啊?城里有啥意思?破破慥慥的,还不如在乡下待着有意思呢。”张无忌去过不少乡下地方,不过他那是去休闲,和真正的知青生活完全不一样。
“靠?你爹是谁啊?他说的话就是真理?一句能顶一万句?”郑桐突然觉得自己太傻了,这小子一句话就让自己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我爹是......算了,跟你说不着,我估计你们连印尼国王是谁都不知道,就更不要说大汉国了。”张无忌也觉得自己傻,跟这帮土老帽说得着嘛。
“切,不就是个女王嘛,叫啥来着,她面首还是个黄种人,叫啥来着,忘了。不过这小子也是命好,被女王看上了,估计这女王也不是啥好东西,面首一定不少吧。”
郑桐口无遮拦,自以为是的信口开河,殊不知一场揍就在眼前了。张无忌还算是收了力的,一巴掌把郑桐的帽子扇飞了好几米远。
“我草,哥们儿,你没病吧?我说印尼,关你......”
“那是我哥和我嫂子,你要想挨揍,你就再说。”张无忌双眼瞪着郑桐,一副随时要暴起的模样。
“啊!嗨,哥们儿,对不住,对不住了,我这就是口嗨,没别的意思。”郑桐虽然打过不少架,但他还是讲理的,赶忙道着歉。
“算了,和你说不着这些,你们在内地呆的太久了,人都待傻了,我也不该怪你的。重新认识一下,张无忌,我爹李旭东,在内地都不是啥名人,你们不知道很正常。”张无忌再次伸出友谊的手。
两人双手握在一起,郑桐心念电转,还是没想出来李旭东是谁,不过听话听音,他还是很聪明的问道:“真没听说过,应该是我孤陋寡闻了。不过你说内地不是啥名人,这意思就是国际上很有名呗?”
“应该算吧,我们在国外的时候,老基经常来找我爹,两人条件谈不拢,我爹都不爱搭理他。”张无忌随口说道。
老基?老基是谁啊,国际上有名的,难道是基辛格?郑桐吓了一跳,磕磕巴巴的说道:“这老基你别告诉我是基辛格啊,那可是美丽国外交部的部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