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农庄那边忙着西瓜丰收,紫禁城内,宝妞却是一天比一天忙碌。
金玉农庄的新奇菜色,自然也通过快马急报,传入了宫中。
光庆帝派人送入宫的,除了那份重重有赏的旨意,还有一份详细的“西瓜食谱”,连同钱师傅和部分农夫的嘉奖名单。
宝妞看过之后,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父皇的玩心可真重。”她对一旁的春桃说,“不过,这倒也是好事,能让他老人家在农庄里寻到乐子。”
春桃也跟着笑:“太上皇这几日确实精神大好,送来信的福全公公说,太上皇每天都下地呢。”
宝妞点点头,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父皇自从退位,虽然享受清闲,但有时也会显得无聊。
如今在农庄里找到新的乐趣,自然是极好的。
然而,宫中的她,却没那么轻松。
女皇登基以来,各项政务新旧交替,尤其各地灾情、水利建设、吏治清明……大事小情,都得她亲自过目。
这日,宝妞坐在御书房里,桌案上堆满的奏折高高垒起,俨然一座小山。
连续几天的劳累,让她感到头晕眼花。
她抬手揉了揉眉心,只觉得笔下滞涩,连看清奏折上的字都有些吃力了。
“春桃,去泡一壶今年的新茶来,要浓些的。”宝妞疲惫地吩咐道。
春桃见宝妞脸色发白,眼下乌青,心疼不已:“女皇,您歇歇吧,这都看了多久了?晚膳也不曾好好用。”
宝妞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哪里还歇得下来,这些都是各地十万火急的奏报,若不及时批复,出了纰漏,便是要出大事的。”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声:“顾大人求见。”
顾念仁如今是她的御前统领。
宝妞眼睛一亮,仿佛突然有了精神。
她立刻坐直身体,脸上倦容也消散了几分,催促道:“快!让他进来!”
顾念仁从外头进来,一身常服,腰间挂着自己的玉佩,显得英挺俊朗。
他大步走进御书房,一眼便看到宝妞桌案之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以及她略显憔悴的容颜。
“臣参见女皇。”顾念仁行了礼。
“顾哥哥!”
宝妞顾不得君臣礼仪,直接起身,小跑到顾念仁身边。
拉住他的手,语气里带着几分撒娇,“你可算回来了,我都快累死了。”
顾念仁握着她柔若无骨的小手,感受着她手心的薄汗,心里一阵酸疼。
他仔细打量着宝妞,确实是瘦了一圈,原本有些肉嘟的脸蛋如今瘦成巴掌大的小脸,更显娇弱。
“信访阁那边的事务处理完了?”宝妞问。
“都已安顿妥当。”
顾念仁点点头,目光又落回到那堆奏折上,眼神中带着心疼,“女皇这些日子,可是太过劳累了。”
宝妞嘟起了嘴,指着那比她半人还高的奏折堆:“哪里是不小心,是每天都这样!顾哥哥,你帮我看看吧,我实在看不动了。”
顾念仁温柔地看了她一眼,知道她是在撒娇。
但更多的,也是真的累了。
他心里无奈又宠溺。
“让臣帮你批奏折?”他轻笑一声,却故意逗她,“女皇不怕御史们把你骂得狗血淋头吗?”
宝妞“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凑近顾念仁,眨了眨眼,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小狡黠:“顾哥哥,你不说,我不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会知道?”
顾念仁被她这副“做坏事”的小模样逗乐了。
他抬手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子,眼中满是宠爱:“你啊!真是个小鬼灵精。”
他看向春桃:“春桃,去拿个凳子来。”
春桃一早就看出了女皇的心思,闻言立刻应声,很快搬来了一个绣墩,放在御书房的桌案旁边。
顾念仁坐下,宝妞便将几本奏折推到他面前:“顾哥哥,你看这几本,都是关于淮南水患的。那边的官员,总是吵着要钱,可每次送上来的治水方案,都漏洞百出……”
顾念仁接过奏折,认真地看了起来。
他虽然不是直接处理政务的官员,但他是信访阁的老大,平日里也要到处跑各地,对于民情民意、地方弊病,有着独到的见解。
宝妞原本是想让他帮着看看,结果看着看着,她竟不知不觉地靠在顾念仁的肩膀上,缓缓地闭上了眼。
忙碌了数日,在心上人身边,这份久违的安心,让她彻底放松了下来。
顾念仁感觉到肩膀上传来的重量,他侧头一看,宝妞已经睡着了。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除了心疼,更添了几分怜惜。
他放轻了动作,生怕吵醒了她。
他小心翼翼地抽出被宝妞枕着的胳膊,将她轻轻地抱起。
让她横躺在自己的腿上,让她枕着自己的大腿睡下。
然后,他放轻了呼吸,一手护着她,一手继续批阅奏折。
烛火下,他的侧影显得格外温柔。
御书房里,只剩下笔尖沙沙的声音,和宝妞平稳的呼吸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