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历史 > 雾雨长安 > 第249章 紫宸议事

雾雨长安 第249章 紫宸议事

作者:修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5 17:37:56

消息传来,汪显通微微一笑,当即吩咐管家将此事做实,而位于崇义坊的姚府内却是另一番样子,姚老夫人揪着中书令的耳朵命令道:“我那苦命的乖孙儿呀,定是被人陷害的,你个糟老头子,若不能还我孙儿清白,我、我,就死给你看!”

“放放…放手,疼啊!”忙不迭自老妻手中救下自己的耳朵,一边揉着一边表态:“放心,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况刑部有那老东西在,没事儿的!”

“瞧瞧你这说的叫什么话?我怎么跟了你这个狗东西!我孙儿若是有事,老娘跟你没完。”

老中书慌慌张张逃出家门,坐上马车径直赶往宣阳坊万年县廨探望孙儿,他深知孙儿秉性不可能做此愚蠢之事,且平日里与世无争,那么对方必然是冲着他来的,可谁会这么做呢?思来想去总有那个模糊身影,既如此就看看对方想干什么,有多少筹码。于狱中见到孙儿,果然是如此说法,但自他人口中却透露着截然相反的消息,这令他感到一丝不安,当即吩咐几句前往中书省,思量对策。

刚刚坐下却见一份奏疏端端正正摆在身前,拿来打开竟然是要求开边互市、接收外邦派遣周使的奏疏,按照而今朝廷国策定然不会同意,姚中书当即否决,但伸出的手突然停住,这封奏疏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定然是有人特意安排,联想到自家发生的事情,好似发现什么,遂决定暂扣不发、看看情况。这时宫中传来消息,宣老中书令及几位大臣入宫议事,老大人轻叹一声放下手中奏疏,跟随来人入宫觐见。

此时紫宸殿后堂,一个稚嫩声音道:“王叔,近来几位师傅各谓其道,但侄儿身为皇帝,该如何遵循?”

“太宗有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正所谓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即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古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理国如何?詹何曰:未问身理而国乱者。故而,为君者先以正身为要。 ”

“王叔,何谓为明君暗君呢?”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人有言,询于刍荛。”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偏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雍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话音刚落,宫人前来禀报:“启禀陛下、摄政王,诸位大臣已至紫宸殿等候!”

姬修彦随之看向摄政王,姬世明当即下令移驾至前殿。

此时紫宸殿内几位文武大臣依照座次安坐左右,见皇帝与摄政王步入大厅,立刻起身道:“臣等拜见陛下,拜见摄政王!”

“平身,诸位爱卿座!”

“谢陛下,谢摄政王!”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有一事商议,如有可能定个章程,颁行天下!”

“不知摄政王所言何事?”

姬世明再次看向御桌上那一堆奏疏,眼角露出一丝凝重和失望,随之谓身边宫人道:“带下去,给诸位爱卿仔细瞧瞧!”

随着一封封奏疏相继被打开,在场众人沉默者有之、讥笑者有之、无奈者有之、无所谓者更有之,但当他们看到陆续转递来的奏疏,表情纷纷变得凝重且充满担忧。此情此景令姬世明深感时机已然成熟,遂谓众人道:“诸位,这些奏疏想必各位皆已了然于胸,今日翰林院、国子监、弘文馆等几位负责人都在,大家暂且议议,拟个章程来。”

“陛下、摄政王,此等言过其实、虚伪妄言之辈,当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严寺卿不可,吾朝自肇建之始,圣主首开黉序,许民间立塾讲诵,弛思想之禁,崇言论之自由,振经术而昌文教。尤重闾阎着述之事,隆科举以拔俊乂。昔太宗皇帝尝谕:"不以天下膏腴惜养四海英才",遂致当今文枢星焕,市井殷阗,礼乐粲然。岂可因噎废食,自隳前功耶!

“孔馆主,无规矩不成方圆!夫治世之道,贵在正名。昔周室制礼,以约人心;孔孟立言,以定纲常。盖思无矩矱则惑生,学无绳墨则道晦,言无轨度则邪兴。战国纵横,百家竞鸣,虽智辩如涛,终致兵燹迭起;魏晋清谈,虚玄荡志,纵机锋似电,卒酿五胡乱华。故《书》云"同律度量衡",非独器物,亦在正心。今若纵辞章若野马,驰骛无归;任异端如溃川,浸淫莫御,则国本动摇,彝伦攸斁。然绳约不可过苛,当效大禹导水,因其势而利导之,使江河奔涌而不逾堤防,星斗灿烂而各循躔次,斯为中和之要义也。陛下、摄政王,此等歪风不可长,应早日剪除干净,勿使其荼毒思想,为祸天下!”

“祭酒大人未免言重,夫此数端,乃世运迁流之纤芥微疵耳。矧夫思潮竞涌、清议畅达、学脉蔚兴,积百年之功乃成此粲然之象。岂可以尺璧微瑕,遽掩连城之价;更安能以羁络加诸骐骥,遏其千里之志?”

“陛下、摄政王,在场诸位大人,正所谓璞玉蕴瑕,必经切磋琢磨乃成连城之璧;渥洼骏骨,必待衔辔控驭方显千里之才。今思潮浩瀚,清议纷纭,学林蓊郁,然稂莠杂生岂可坐视?《管子》云:"十年之计树木,百年之计树人"。夫文教乃风化之本,士林系邦国之桢,安可玩忽于秋毫?伏乞严立绳墨以正本源,峻申科条而矫颓俗。凡鸿儒硕学,当受经义之检束;诸立言着述,宜禀圣裁之准衡。如此则庠序可复雅正,士风能归淳厚,国朝复得安定和谐、繁荣富强矣!”

……

如此诸人从日中到日落,从日落到月上中天,商议许久终于得出一个可行方案,最终姬世明拍板道:“万物皆有其度,万事必循其常。思辨言论经术之道,亦当守其中正,存其绳墨。惟其克己复礼,谨守纲维,乃能垂之永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与诸公共勉之!”

喜欢雾雨长安请大家收藏:(ixmao)雾雨长安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