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悦的手指停在怀表内壁那行刻字上,指尖冰凉,仿佛触到了时间的断口。
“1998年8月17日3:42”——这个日期像一根锈蚀的针,无声无息扎进她的记忆盲区。
她从未听顾尘提起过这一天,甚至连他童年最模糊的片段里,也从未涉及。
她抬头望向顾尘。
他正低头翻查一叠泛黄的档案,侧脸在昏黄台灯下显得冷峻而专注,仿佛与这世界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她犹豫了。
不是因为怀疑,而是因为恐惧——怕这枚突然出现的怀表,会撕开某个他们都不愿触碰的真相。
但她还是走了过去,将铜壳斑驳的旧物轻轻放在桌角。
顾尘的目光落下来,动作一顿。
他没有立刻去拿,而是盯着它,像在辨认一具久别重逢的尸体。
三秒后,他才缓缓伸手,指尖触到表壳内侧那行细如发丝的刻痕。
就在那一瞬,他的太阳穴猛地一跳。
眼前骤然炸开一片猩红——不是血,更像某种高压电流撕裂视网膜的残影。
耳边轰然响起钟声,不是报时,而是倒数,每一声都像敲在颅骨内壁,震得意识发颤。
一个模糊的画面闪现:白色天花板、刺眼的无影灯、机械滴答声戛然而止……还有,一只小手从床沿滑落。
幻象只持续了不到半秒。
顾尘闭眼,深吸一口气,喉结微动,压下翻涌的眩晕。
再睁眼时,瞳孔已缩成一道锋利的线。
“这不是复制件。”他声音低哑,几乎是从齿缝里挤出来,“这是我丢的那块。”
吴悦心头一紧:“你什么时候丢的?”
“我不记得。”他说,目光却死死锁住怀表,“但我记得……它不该存在。”
他从口袋取出那片幽蓝的水晶碎片,轻轻贴在怀表背面。
金属表面忽然泛起一层水波似的涟漪,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激活。
表盘依旧没有指针,可就在那漆黑的圆面上,浮现出极淡的数字投影——
03:41:59
倒计时。
吴悦屏住呼吸:“这……这是什么?”
顾尘没回答。
他迅速调出市局档案库的监控日志,翻到三天前凌晨那段异常记录。
画面在3:41:47突然中断,恢复于3:42:00——整整十三秒空白。
他打开电力系统后台,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日志显示,当日凌晨3:42,全市电网出现一次短暂波动,持续时间0.8秒。
但诡异的是,警局档案库的备用电源未触发启动——仿佛那一秒被人为“悬停”,刻意抹去了存在。
“它不是在模仿我。”顾尘终于开口,声音沉得像浸过深水,“它在复刻‘那一刻’。而我……可能根本没活过那之后。”
空气仿佛凝固。
吴悦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
她忽然意识到,那些被归墟标记为“实验体”的人,或许并非接受了什么外来改造,而是他们的生命轨迹中,存在某个被强行截断又重新接续的“断点”。
而顾尘,也许正是第一个,也是最深的一个。
“043号卷宗。”顾尘忽然起身,“我要再看一次。”
他们回到地下档案室。
空气潮湿阴冷,灯光在金属架间投下交错的影。
顾尘从编号043的交通事故卷宗中抽出那张便签——三年前他在归墟废墟中拾获的唯一信物。
他曾用水晶激发过数次,只得到零散文字。
但这一次,他改变了激发角度,让碎片与纸面形成特定夹角。
便签表面泛起细微波纹,浮现的不再是文字,而是一段扭曲的音频波形。
顾尘连接便携录音设备,按下播放。
断续的孩童哭声从扬声器中传出,夹杂着救护车尖锐的鸣笛。
背景里有急促的脚步声,有人吼:“快!脑电波平了!”接着是一阵混乱的金属碰撞,像是抢救器械被打翻。
声音戛然而止,仿佛被什么力量硬生生掐断。
吴悦皱眉:“这像是抢救现场……医院?”
顾尘盯着波形图边缘的一串编码,眼神骤然一凝。
他输入归墟早期档案的解码协议——那是他曾在意识深处破解过的密钥。
屏幕闪烁数秒,跳出一组坐标。
市立第三医院旧址,地下室B区。
“第三医院?”吴悦低声,“那地方二十年前就废弃了,据说是因为一场大火,死了不少人……后来连地皮都没人敢买。”
顾尘盯着坐标,指尖轻轻摩挲怀表边缘。
倒计时仍在继续:03:41:32。
他忽然想起什么,翻开043号卷宗最后一页。
一张模糊的现场照片夹在其中——一辆撞毁的轿车,车门上溅满血迹。
驾驶座上没人,副驾是个女人,已经死亡。
而后座,一个约莫六岁的男孩蜷缩着,眼睛睁着,却毫无焦点。
照片角落,打印着事故时间:1998年8月17日凌晨3:39。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