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雾气弥漫,郊区荒草丛生。
顾尘与吴悦站在钟楼前,铁门锈蚀得几乎与石基融为一体,门缝间缠着几缕泛黄的绷带,像是某种仪式遗留的残痕。
风吹过时,那布条轻轻颤动,仿佛还带着未尽的呼吸。
吴悦蹲下身,指尖捻起一截绷带边缘,仔细端详。
她从随身包中取出便携式试剂笔,在纤维上轻点——试剂反应后呈淡绿色,血迹反应阴性。
“不是血。”她低声说,“是染剂,模拟陈旧血污的化学涂层。”
顾尘站在她身后半步,目光扫过门框上方残破的铜牌,上面刻着“市立第三精神病院附属疗养所”几个字,末尾一个“所”字已被藤蔓遮蔽。
他沉默片刻,抬手推门。
“吱——”
铁门在铰链的呻吟中缓缓开启,木板应声塌陷半寸,脚下传来空洞的回响。
空气中浮荡着纸灰与樟脑混合的气味,像是焚毁档案后多年未散的余烬。
光线从破败的穹顶斜切而下,尘埃在光柱中缓慢翻滚,如同沉睡的记忆被惊扰。
大厅中央,那面墙赫然在目。
整面石墙被密密麻麻的刻痕覆盖,字迹排列方式与他们曾在“命运档案”中见过的完全一致——竖排、无标点、以编号为引。
但这里的文字更为原始,像是未经整理的原始记录,甚至夹杂着涂改与重刻的划痕。
“第42号病人,意识同步率87%,出现现实覆盖倾向。”
“记忆植入失败,主体拒绝接受替代身份,情绪波动剧烈,具自毁倾向。”
“建议启动‘补全协议’,执行层级三权限。”
吴悦逐行读着,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动什么。
她的手指抚过那些凹陷的刻痕,指腹沾上微薄的石粉。
突然,她注意到墙角有一堆烧焦的纸片,半埋在瓦砾之下。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残片拾起,拼接、对齐。
一张病历卡的轮廓渐渐浮现。
【患者姓名】:林小棠
【入院编号】:42 - 07
【诊断结果】:持续性身份解离障碍
【主治医师】:吴志远
吴悦的手指猛地一颤,病历卡几乎从掌心滑落。
“我爸……”她喃喃道,声音干涩,“他从来没提过这个名字,也没说过什么‘第三精神病院附属所’……这根本不在他的执业记录里。”
顾尘没有立刻回应。
他正用手电斜照墙面,光束以极低角度掠过刻痕。
就在那一瞬,他瞳孔微缩——部分字迹投下了双重阴影。
不正常。
真正的刻痕只会有一个投影方向。
而这些,像是在同一位置叠加了两种不同的书写痕迹。
他从怀中取出那枚残破的怀表,金属外壳早已扭曲,唯有中央镶嵌的水晶碎片依旧澄澈。
他将碎片轻轻贴上墙面,对准那行“建议启动‘补全协议’”的刻文。
刹那间,水晶泛起幽蓝微光,如同被唤醒的脉搏。
墙面开始变化。
在紫外线般的映照下,一层隐形文字缓缓浮现,墨水似乎是用某种光敏化合物书写,唯有通过水晶才能显影:
“第42单元,非治疗项目,系归墟锚点原型机。”
“实验目的:建立人类意识与归墟核心的稳定连接通道。”
“失败率:98.6%。存活者仅1名,编号42 - 07,已失联。”
顾尘呼吸一滞。
“他们不是病人。”他缓缓开口,声音冷得像铁,“他们是实验体。第一批被选中作为归墟接口的人类载体。”
吴悦猛地抬头:“你是说,‘第42号病人’不是某种精神疾病的代号,而是……项目编号?”
“对。”顾尘收回水晶,光芒随之熄灭,“所谓的‘治疗记录’,其实是实验日志。而林小棠——她不是病例,她是最后一个还活着的锚点。”
空气仿佛凝固。
远处传来一声钟响。
不是现在,也不是现实中的钟声。
那声音来自钟楼内部,低沉、滞涩,像是从几十年前的某一天穿越而来,敲在耳膜上,震在骨髓里。
两人对视一眼,没有言语。
他们知道,这座钟楼不只是档案的封存地,更是一个仍在运转的装置。
某种东西在这里沉睡,而他们刚刚,用那枚水晶,唤醒了它的感应机制。
顾尘迈步向前,脚下的木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吴悦紧随其后,手已按在枪柄上。
楼梯盘旋而上,通向顶层机房,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时间的裂缝上。
就在他们即将踏上第一级台阶时,身后那面墙,突然传来一声极轻的“咔”。
像是笔尖,落在纸上。
楼梯在脚下发出沉闷的呻吟,每一步都像踩在某种巨大生物的肋骨上。
钟楼内部的空气愈发阴冷,湿度攀高,仿佛正从干燥的尘埃记忆渗入潮湿的**组织。
顾尘走在前,手电光束切开浓稠的黑暗,照见盘旋而上的铁阶边缘爬满铜绿,像是血管般向顶端延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