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深宫夜话揭迷踪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粒子,如细沙般拍打着冷宫斑驳的宫墙,发出细碎而尖锐的沙沙声。
宝玉和黛玉蜷缩在断壁残垣后的阴影里,宝玉身上那件半旧的月白锦袍早已被寒风吹得冰凉,黛玉则紧紧攥着褪色的藕荷色斗篷,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他们屏息凝视着前方宫殿内的情形,烛火在雕花窗棂间摇曳,将宝钗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宝钗手持金菊纹令牌立于烛火下,素白衣裙在穿堂风中轻轻飘动,映得她面容愈发苍白如纸,眼下青黑一片,却又透着几分决绝。她鬓边那支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在昏黄的烛光里投下细碎的光影。
"三年前你安插在荣国府的暗子,如今都已暴露。"倭人使者操着生硬的官话,折扇上的樱花图案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红。他腰间的鎏金短刀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贾府通倭之事东窗事发,你可知这会坏了我们全盘计划?"
宝钗轻轻转动手中令牌,金属的凉意从指尖传来。她冷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讥讽:"计划本就该随机应变。如今荣国府倒下,三皇子与皇后娘娘必然狗急跳墙。这不是危机,而是天赐良机。"她的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京城布防图,烛火在地图上跳跃,将那些红色的标记映得仿佛凝固的血迹,"圣上近日对三皇子愈发猜忌,只要我们稍加引导......"
殿外,黛玉怀中的验丝镜突然微微发烫,镜面泛起一层薄雾。镜中模糊映出皇后宫中的场景:年幼的皇子正在玩着倭人进贡的九连环,清脆的金属撞击声透过镜面传来。皇后则对着铜镜仔细描绘眉形,妆奁里露出半截金菊纹帕子,绣工精美,却透着一丝诡异。宝玉握紧麒麟剑鞘,剑鞘上的青铜锚纹硌得掌心生疼,剑柄处缠着的红丝绦早已被冷汗浸透。
"宝姑娘,你莫要忘了承诺。"倭人使者逼近一步,身上浓烈的熏香混着海腥味扑面而来,几乎让人作呕,"待事成之后,我们要的可不只是通商口岸......"
"哼,等你们有本事踏进紫禁城再说。"宝钗将令牌重重拍在桌上,烛火猛地晃动,几欲熄灭。令牌与桌面碰撞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今夜丑时,将这些布防图送出去。记住,只能让三皇子的人看到。"
待倭人使者匆匆离去,宝钗忽然转身,朝着宝玉和黛玉藏身之处说道:"二位还要躲到何时?"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夜色。宝玉和黛玉对视一眼,只得从阴影中走出。月光洒在宝钗脸上,照得她眼底青黑一片,尽显疲态,两颊的胭脂早已被冷汗晕开,露出底下苍白的肌肤。
"宝姐姐,你究竟为何......"黛玉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先随我来。"宝钗打断她的话,领着二人穿过曲折的回廊。寒风卷起地上的枯叶,在空中打着旋儿。她的裙摆扫过廊下的石柱,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三人来到一处堆满落叶的偏僻角落,宝钗弯腰扒开腐叶,露出一块刻着莲花纹的青砖。她用力一按,地面竟缓缓升起一道暗门,伴随着齿轮转动的吱呀声,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
第二折 秘道玄机藏惊变
暗门开启,潮湿的霉味夹杂着一丝铁锈的腥气扑面而来。宝钗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微弱的光芒照亮狭窄的石阶。火苗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将三人的影子投射在石壁上,显得格外诡异。"这是当年太祖皇帝留下的密道,可直通乾清宫。"她率先走下台阶,声音在封闭的空间里回荡,带着几分空洞,"如今知道此事的,除了圣上,便只有皇后。"
宝玉握紧黛玉的手,轻声道:"小心些。"黛玉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却也察觉到那微微的颤抖。石阶尽头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两侧墙壁上每隔十步便嵌着一盏琉璃灯,灯油竟是淡紫色的,散发着奇异的香气,甜腻中带着一丝苦涩,闻久了只觉得头晕目眩。黛玉取出验丝镜,镜中映出甬道深处有黑影晃动,还隐约传来兵器相撞的铿锵声,在寂静的甬道里显得格外清晰。
"有人在打斗!"宝钗脸色微变,加快脚步。火折子的光芒随着她的动作剧烈晃动,在石壁上投下跳动的光影。转过一个弯,只见前方十几个蒙面人正在围攻一名老太监,那太监手持拂尘,招式却极为凌厉,每一扫动都带起破空之声。拂尘的马尾在空气中划出白色的弧线,与蒙面人的刀剑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常公公!"宝钗惊呼一声,挥袖甩出三枚银针。银针划破空气,精准刺入蒙面人穴位,几人顿时瘫倒在地,发出痛苦的闷哼。老太监见是宝钗,松了口气,手中拂尘软软垂下。他身上的太监服早已被鲜血浸透,在淡紫色的灯光下呈现出诡异的黑色。
"姑娘可算来了。"常公公咳了几声,吐出一口黑血,血迹在青砖上蜿蜒开来,"这些人守在秘道多日,似是察觉到了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