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联系扩大会议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参会代表提出各类问题,可以是军队领域的,也可以是民生领域,基层领域的,然后集思广益进行处理和解决。
中枢联席扩大会议不仅是定调子处理问题的,还要改组中枢的模式,调整大宋帝国中枢的运营模式,说直白点,中枢联席扩大会议之后,中枢的玩法要改变。
方继山,男,大宋帝国卫京特区引导员,中枢联席会议参会代表。方继山,起身之后开口说道:"特区管理系统基层的系统是以区务处为单位,大包大揽,包括东西都是由区务处大包大揽在办,我感觉会有些问题建议调整。"
主持会议的徐林禹开口说道:"区务处模式目目前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并且,这套系统大包大揽,本质上是给你们普通人时间,不用为生活琐事而操心。"
区务处模式是皇家事务所和地方有关部门合作办理的,实际上也是皇家的进项之一。并且目前还没有出现乱子,帝国各领域积极开展反垄断,包括军工这些领域,官方也设了几家集团进行分别管理。区务处这个东西其实是隐蔽的垄断,主要是性质上是不同的,区务处模式是属于合作也就是合资单位,一方面是地方衙门处置,另一方面是皇家出系统和管理体系和职业人员培养属于是合作经营,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个行业属于垄断性行业。用陈棠江时代的话,区务处制度本质上面是物业系统,不过包揽的比较广,基本上是公共住宅区,杂七杂八的东西都算到里面了。
中枢联席会议成员吴继鹏扶了扶眼镜,开口说道:"方继山同志说的对吗?有问题我们该改就改,该调整就调整。区务处模式系统能大包大揽,确实是给特区的双职工家庭减小了麻烦,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有些同志们,比较懒,喜欢把事情一下子搞定,区务处模式呢,确实是有必要改组。事务所负责同志,到了吗?先进行一下简单的做一个简单的汇报,我们现场办公现场处理。"
区务处模式涉及到皇室系统,虽说目前皇家的政治影响力在降低,但是对于产业的影响力是一直存在的,除了核心利益盘之外,帝国新兴产业早期是投入资金的,也就是每年分红,一方面也是出于早期的维稳,新兴产业要皇家带头,民间资本和相关单位才敢进入。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政治上需要,毕竟皇室的影响力,政治上基本在削减,但是经济上需要通过资产和利益盘进行维稳,本质上是自保措施。除了,核心产业外,皇家是每年只拿分红和利润,不再参与具体事务经营。当然,目前的阶段如果真的要管,是可以管的。
奉命代表天子参会的林文涵开口说道:"区务处模式,是皇家事务所和地方衙门合办的民政服务公司经营的基层治理模式。皇家事务所下属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和配套建设模式,地方衙门和相关单位出资金和相关人员配置以及流程,目前,帝国卫京特区,江南和东江地区基本是这套配套经营模式,其余省份部分地区也搞了这套基层治理体系。特区的区务处大包大揽形式。由于考虑到特区多数是双职工,家庭内部设有公共早餐店,配套的设施是一起建成的。目前,这套体系是帝国城镇基层治理比较好的模板配套设施建设比较完全。"
大宋帝国中枢联席会议参会特别代表,皇储赵嘉熙正在和陈棠江小规模谈话,毕竟帝国的政治目标是君主立宪制,所以皇位继承肯定是要搞的。赵嘉熙海外历练结束之后,就被扔到军队这次中枢会议,一方面是要参与高层的政治,另一方面也是要给赵嘉熙一些功劳,让他镀镀金。这个区务处模式改组就是第一个功劳了。
帝国早期的区务处制度,其实是有些大包大揽,现在的情况基本上具备释放的条件。区务处的配套,一是公共早餐店,由于特区多数是以双职工家庭为主,因此有二十四小时的早餐店,第二个就是公共澡堂,客观条件来讲,呃帝国的煤矿资源已经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柴火。之所以这个工程是在逐步搞,主要是靠传统柴火吃饭的人太多,一下子更换那会造成社会动荡,因此各公共住宅区设立的有公共澡堂,公共便民中心,这个便利中心是拿到盐业许可,也就是说可以贩卖盐的,活动中心公共住宅区内的日常便民服务包括部分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托管,课业辅导问题,组织业务学习和思想理论学习,帝国忠卫社包括附属的青年部,军人俱乐部等各组织会在活动中心主持任务,学习学习中央文件理论,世界大同观理论学习也就相当于党务活动中心。不过,实务性更强。包括还有一些相关的业务安排,第一批区务处制度呢,是属于安置房,帝国经济大量复苏之后,开始大基建时代,盘活经济盘,同时也要释放科技成果和调整人口压力。特区是作为行政试点和近代化的市政工程,因此开启人才战略,从各地吸引人才。配套设施除了安排工作之外,可以家属安排到难度不大的工作上进行配套安置,房屋安置也是其中一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