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 第351章 路途2

尔雅听着两个孩子的对话,心中满是欣慰。

这是她教出的两个好孩子,他们都有一副善良的心肠。

尔雅伸手将两个孩子揽进怀里,指尖触到安安冻得发红的耳垂,便往他颈间紧了紧斗篷。

“你们两个有这份心,便是顶好的。”

她望向远处纤夫们弓起的脊背,那些身影在暮色里像被拉长的剪影,

“至于生计的事,原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们兄弟俩一处琢磨,总有两全的法子。”

平平往嘴里塞了块麦芽糖,闻言含糊道:

“谁要跟他一处琢磨。”

话虽如此,却悄悄把手里剩下的半块糖塞给了安安。

安安捏着那块带着体温的糖,想起方才看见的那个少年纤夫冻裂的嘴唇,小声道:

“等我画出船的样子,哥哥帮我看看哪里不对好不好?”

“要看我有没有空。”

平平别过脸,却忍不住瞟向祖父卫岳。

卫岳跟船工商量好了他出赏钱给纤夫的事。

省了笔钱的船工喜得对着卫岳一直说卫岳是大善人。

卫岳与船工说话时也没漏听了平平安安的对话。

他给完纤夫赏钱后回来,走到平平安安身边摸了摸两人的脑袋道:

“你们看这水漏,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安安要造的船,平平要想的生计,都得像这漏里的水,一点一滴慢慢攒。”

暮色渐浓时,纤夫们终于将船拉过浅滩。

收工的号子声里,卫岳又给钱让船工分了两筐新蒸的馒头过去。

安安扒着船窗,见那个冻裂了脚的纤夫捧着馒头双手抖得几乎握不住,忽然拉着尔雅的衣袖:

“祖母,咱们的冻疮膏能分他们些吗?”

尔雅听见这话立刻吩咐江锦娘去取药箱。

平平却抢先一步找到药箱打开,把那罐用猪油和当归熬的药膏抱在怀里:

“我去送。”

他踩着跳板上岸时,棉鞋在泥地里沾了不少冰碴,却跑得飞快,像只急于报春的小兽。

安安趴在窗上数着,见哥哥把药膏分到每个纤夫手里。

还学着祖父的样子比划着怎么涂抹,忽然转头对尔雅说:

“祖母你看,哥哥真的很厉害。”

尔雅望着岸上那个小小的身影,平平正踮脚给最老的纤夫递药。

安安说的那句“哥哥”,竟让她眼眶微微发热。

船再次起航时,纤夫们的号子声已远了。

舱内的炭火烧得正旺,尔雅铺开宣纸,让两个孩子写下今日所见。

平平写的是“纤夫足冻裂,犹自拉船行”。

安安却画了艘怪模怪样的船,船底安着像车轮的东西,旁边写着“不用拉”。

“这是何物?”

卫辞指着安安画的车轮故意蹙眉。

安安连忙解释:

“是能在浅水里转的轮子,就像磨坊的水车那样!”

平平在旁哼了一声:

“笨死了,水里哪能用车轮。”

安安没反驳,觉得有理,他低头思索了下。

然后拿起笔在船尾添了个带叶片的木轮:

“那用这个,像风车似的转。”

尔雅看着纸上渐渐成形的船,忽然想起以前看《周礼·考工记》上说“智者创物,巧者述之”。

如今竟在两个十岁孩童的笔下见着了几分影子。

舱外的水浪轻轻拍着船身,像在应和着孩子们细碎的争执。

而远处的星子渐次亮起,照得运河水面泛起细碎的银辉,仿佛藏着无数等待萌芽的希望。

入山东地界后,两岸渐多柿树。

一些晚熟的柿子像悬在枝头的灯笼,平平总缠着要上岸。

卫岳拗不过他,趁着船靠在码头补充物资的时候,在济宁码头雇了个当地少年带路。

那少年踩着田埂跑得飞快,平平安安跟在后面摔了跤。

新棉裤沾了草屑,却举着摘来的柿子笑得开怀。

尔雅替他擦去脸上的泥点,忙把暖手炉塞进他怀里。

船过南旺分水闸时,卫岳特意叫醒两个孩子。

让他们看闸口的水浪翻涌如沸,石堤上的青苔被水花溅得发亮。

他告诉两人:

“此处是运河最险处。”

安安似懂非懂地摸着水尺上的刻度,平平却忽然指着岸上漕神庙高声道:

“那里好多人烧香。”

尔雅望着庙前飘起的纸幡,轻声说:

“都是求平安的船家。”

进入江苏地界,两岸景致渐渐温润。

芦苇荡里偶见白鹭惊飞,平平安安跟着卫岳削竹作笛,吹着不成调却引得水鸟掠水而来。

尔雅在舱内绣平平安安的考篮,丝线在素缎上绣出“学海”二字,针脚细密如鱼鳞。

船到淮安时,天降冷雨。

码头上卖茶馓的妇人披着蓑衣,竹篮里的茶馓金黄金黄,平平隔着雨帘也要买。

卫岳撑着油纸伞带他上岸,回来时裤脚已湿了半截,却举着油纸包笑道:

“配舱里的雨前龙井正好。”

十一月中过扬州,两岸银杏叶落了满地,像铺了层碎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