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斯德那颗原本就蠢蠢欲动的心,此刻被宇文斯良三言两语撩拨得已是足够疯狂,“这还差不多,就这么办了。本皇子府上还有一些事情未来得及处理,先行告辞。”
宇文斯良自知今日目的已经得逞,遂也不过多纠缠,只顺着宇文斯德的话头说道:“大皇兄贵人事忙,原是臣弟不懂事,给皇兄忙中添乱啦。”
宇文斯德向来在宇文斯良面前自视甚高,看他态度谦恭,语气卑微,竟也懒得维持表面的和睦,他无所谓的笑了笑,“希望二弟能一直保持今日的自知之明。在本皇子面前,你始终是要略逊一筹的,当然,宇文斯贤也一样。”
“皇兄说得是,臣弟谨记。臣弟恭送皇兄离开。”
宇文斯德甩开折扇,大步流星的踏出了醉耳园,丝毫不理会身后的宇文斯良。
宇文斯良心里都恨他恨得滴血了,却直到宇文斯德彻底离开以后才收起了唇角的斯文笑容,渐渐变得狠厉。
“该死的草包,总有一天,我要你跪在我脚下俯首称臣!”
南周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各路牛鬼蛇神都躲在暗处想要趁机颠覆现有的局面。
北梁亦是闹得满城风雨,纵使皇室尽力掩盖这桩丑事,但成亲那日的所有动静还是逃不过百姓们的口口相传。
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呀!
大晋皇帝谢骏先这日清早才刚下完早朝,正打算回寝宫补补眠,走到御花园拐角的时候,蓦然就见谢清和急匆匆的从后头赶了上来。
饶是叔侄俩感情再深厚,这困意袭来之时也忍不住有了嗔怪,王忠石眼见谢骏先面色似有不快之意,惯会察言观色的他便抢先开口假意责怪道:“荣兴王日日妥帖,今儿个是怎么了?陛下昨晚批折子到了深夜,现正要回寝宫呢。”
谢清和连忙告罪,“陛下莫怪小侄唐突,实在是今日礼部收到一桩重大要事,侄儿不敢擅自做主,陈尚书亦是面露难色,只得请求陛下定夺才是。”
没错,谢清和不止有荣兴王爷这一层身份,更是身兼礼部侍郎一职。
“哦?何事让你二人如此为难?”
谢骏先这才提起了点精神头。
谢清和他是知道的,向来兢兢业业,因着不是陛下亲子,只是陛下侄子的身份,做事极为周到全面,就怕给那些个老臣参奏他的机会。若不是极为棘手之事,他不会不愿沾惹。
而礼部尚书陈永星此人,忠厚耿直,是个一根筋儿,他认准了的事情,定要做个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谢骏先才敢让他担任礼部尚书,礼部这些繁琐的事宜需要这样耐得住性子的人来操持主管。
而同时让他俩都犯难的事情,可见一定是块烫手山芋了。
谢清和沉默了两三秒,这才吞吞吐吐的说道:“回陛下,是家妹的事情,北梁送来了国书。要我们尽快替他们找到人。”
谢骏先懵了,“胡闹什么!妡竹丫头不是早在两个月前就送到他们北梁和亲了么?是他们自己说,边疆有事需要端昭王镇守,因此妡竹得先跟随端昭王暂时驻扎北梁边境一段时间,等回燕安城以后再完婚的。朕虽觉着有些不妥,但想着先不完婚也好,两人本就是政治联姻,毫无情分。若能先相处一段时间、有了一点感情,或许妡竹婚后能过得更加舒心,也就同意了。直到前几日,北梁来了使者说二人即将举行成亲之仪,朕心里的石头才终于落了地。现在可好,他们又说妡竹人不见了,那请问她一个娇滴滴的弱女子,不在北梁又能在哪里?”
见谢骏先动了雷霆之怒,谢清和一时之间也不敢再说,但仍旧下定决心,反正陛下迟早都要知道的,早点说出来大家都早点解脱。
于是他喉结动了一动,豁出去般说道:“回陛下,按北梁的说法,家妹是在成亲那日,被一男子当众抢亲给抢走的,至于男子的身份,从何而来?要到哪去?北梁都没有明确说,只说他们可能会在我们的海边登陆,要求我们现在就派人守住大晋国内的所有码头,严查每一艘过往的船只。只要发现了他们的踪迹,立刻将人移交给北梁看管。如若不然,大晋与北梁的同盟关系就此作废,两国以后少不得要兵戎相见的。”
谢骏先越听越觉得荒谬,“这萧玉裴脑子怕是被驴踢坏了吧?他当朕多稀罕这所谓的同盟关系么?当初和亲,亦是他自己眼巴巴的带着礼物来我大晋所求,我谢家的女儿,从小就在国寺里循规蹈矩,由定波方丈亲自教导,贤德淑良、秀外慧中,岂会做出那等离经叛道之事?朕没怪罪他们怠慢我家妡竹就罢了,他们还反而恶人先告状?再说,所有码头都派人巡查,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萧老儿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呐。这白花花的银子谁来给朕出?他来吗?他若是不肯出银子,那就免谈!”
谢清和原本还怕叔父怪罪他们兄妹,现在听陛下的意思,是要护短到底了。
他心里一阵轻松,但同时又有着深重的担忧,万一妹妹真的被人劫走了,那可如何是好?
虽然他对那个素未谋面的端昭王拿不定主意,但妹妹若嫁到北梁,好歹还是个有名有姓的王妃。
若是被不知底细的贼人掳走了,那才便宜了这些无名小卒。纵使后来人能找到,这往后余生,怕也再难寻找如意郎君了。
思及于此,他考虑良久,方才出言,“陛下,臣侄有一计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谢骏先亦是心乱如麻,刚才的确情绪激动了点,一半是气话,一半是真话。
但他心里也知道,大晋国力,同北梁相比,实在差得远了。
大晋是一个内乱了快五十年的江南小国,政权更迭就如家常便饭,常年内乱,生灵涂炭,国家财库更是空虚,要节俭度日。
而北梁却是稳定了快百年,虽然每一任皇帝都要打上一场仗,但着传承了百年的财富,岂是大晋能比得上的?
真要兵戎相见的那一天,吃亏的必是大晋。
喜欢一生一世娇宠她请大家收藏:(ixmao)一生一世娇宠她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