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一层薄如蝉翼的淡青色纱幔笼罩着京城。莫府深宅内院,尚沉浸在一片安详的静谧之中。唯有早起的雀儿,不知疲倦地在庭院外那株老桂树的虬枝间跳跃啁啾,清脆的鸣叫如同细碎的玉珠滚落,敲破了晨昏交接的宁静,也悄然唤醒了沉睡的人。
小桂在熟悉的、带着阳光余温与草木清香的锦被中悠悠转醒。她习惯性地向身侧依偎,却只触到一片微凉的锦缎。昨夜相拥而眠的温热怀抱,此刻空空如也。一丝朦胧的睡意瞬间散去,她蓦然想起昨日傍晚,月色之下,丈夫莫珺那沉稳而认真的话语:“明日卯时初刻,庭院之中,教习优优暖暖吐纳筋骨之术。”
心念微动,她披衣起身。推开雕花木窗,带着晨露清冽气息的秋风涌入,拂动她未束的长发。庭院之中,景象已与沉睡时截然不同。
清澈如水的晨光,仿佛被天工细细筛过,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将整个庭院浸染成一片温柔的金色。院角的几丛秋菊,花瓣上凝着晶莹的露珠,在曦光中折射出七彩微芒。而庭院中央那片最开阔的青石板地上,一大两小三个身影,正沐浴在这片纯净的光辉里,构成一幅充满力量与生机的剪影。
只见莫珺身着一袭利落的玄青色劲装,身姿挺拔如崖边青松。他并未刻意摆出多么惊世骇俗的架势,只是双脚不丁不八地稳稳分开,双膝微曲,沉腰坐胯,一个最基础却蕴含着天地至理的“混元桩”便自然呈现。他的动作舒展而内敛,呼吸绵长深远,仿佛与脚下的大地、头顶的苍穹连为一体,每一次细微的吐纳,都引动着周遭清气的流转。那份山野修行磨砺出的沉静气度,在这晨光中愈发显得渊渟岳峙。
在他的身侧,年仅六岁的暖暖和八岁的优优,正努力模仿着父亲的姿态。暖暖穿着一身嫩黄色的小练功服,梳着两个圆圆的发髻,小脸绷得紧紧的,努力将两条小短腿分开、弯曲,胖乎乎的小屁股努力向后坐,试图稳住那摇摇晃晃的下盘。她那双酷似母亲的大眼睛里,此刻盛满了专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吃力。而优优,则显露出小小少年特有的认真与倔强。他穿着靛蓝色的短打,身板虽还单薄,却竭力挺直着脊背,双腿分开的角度力求与父亲一致,膝盖弯曲的幅度也努力模仿。只是那微微颤抖的小腿肚,和额头上不断沁出、汇聚成珠、又顺着鬓角滑落的汗水,无声地诉说着这看似简单的姿势,对于他们稚嫩筋骨是何等沉重的负荷。小小的胸膛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在寂静的晨光里显得格外清晰。
时间仿佛被这专注的意志拉长了。小桂倚在窗边,静静地看着。她能清晰地感知到两个孩子体内气血的奔涌,能“听”到他们小小骨骼在重力下发出的细微而坚韧的支撑声,更能感受到那份源自血脉深处、属于她花妖灵体带来的、对生命顽强生长的天然悸动。一丝心疼如羽毛般掠过心尖,但她更深知,丈夫此举的深意——强健的体魄,是护佑孩子们在这世间安然行走、探索她与莫珺所守护的这方天地的根本基石。
终于,当暖暖的小腿哆嗦得如同风中荷叶,优优紧抿的嘴唇也开始微微发白时,小桂轻轻推门而出,步履无声地走到近前。她未打扰莫珺的示范,只是蹲下身,目光温柔地落在两个汗涔涔的小脸上,声音如同拂过新叶的春风,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暖暖,优优,累了吗?若是实在坚持不住,便歇一歇。习武如同种树,根基需慢慢夯实,急不得。今日少一刻,明日我们再多一刻,循序渐进,方是长久之道。” 她的声音里满是怜惜,是母亲对幼崽最本能的呵护。
然而,出乎她的意料。
“娘亲!” 暖暖努力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姿势,小奶音带着喘却异常清晰,“暖暖……还能……再站一会儿!”
优优更是咬紧牙关,额上青筋都隐隐浮现,汗水流进眼角也强忍着不眨眼,从齿缝里挤出坚定的声音:“娘亲……放心!孩儿……定能坚持到爹爹说停的时候!”
两个孩子,竟异口同声地选择了坚持!那稚嫩的童音里蕴含的顽强意志,如同破土的幼芽,带着一股令人动容的锐气,瞬间撞入了小桂的心房。她微微一怔,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与暖流汹涌而上,瞬间淹没了所有的心疼。
“好!好孩子!” 小桂的眼眶微微发热,声音也不由得提高了几分,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与鼓励,“真是娘亲的骄傲!有毅力、能吃苦的好孩子!娘亲这就去给你们做最好吃的晨食,补充力气!稳住下盘,气息下沉,加油!” 她伸出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拂去暖暖眼角将坠未坠的汗珠,又对优优投去一个无比赞许和肯定的眼神。这份无声的鼓励,如同甘霖,瞬间滋润了孩子们几近干涸的意志力。
她不再停留,转身快步走向小院侧边的独立小厨房。晨光透过窗棂,将厨房内照得亮堂而温暖。小桂系上素色的围裙,挽起衣袖,露出皓腕。她并非依赖空间取物,而是亲力亲为,要为孩子们烹制一顿蕴含心意与滋补之力的营养餐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