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孩子们围坐在简陋的屋舍之中,昏黄的油灯映照出他们兴奋的面庞。白日里,他们将各色汁液倒入竹筒与竹碗,满心期待着这些液体能在一夜之间凝成晶莹剔透的冰块。那眼神,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满是憧憬与渴望。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想象着第二天揭开竹筒、竹碗时,那一抹抹冰凉色彩带来的惊喜,仿佛那不仅仅是冰块,而是藏匿其中的神秘宝藏。
时光悄然流转,夜深人静,孩子们在兴奋的余韵中渐渐沉入梦乡。那梦里,或许有五彩斑斓的冰块在闪烁,或许有欢声笑语在回荡。待到晨光熹微,第一缕曙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孩子们便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早早地从暖烘烘的被窝里钻了出来。他们迅速地穿好厚重的棉袄,那棉袄虽旧,却满是家的温暖气息。顾不得梳理好乱蓬蓬的头发,便迫不及待地奔向放置竹筒与竹碗的角落,眼神里满是对未知的探寻。
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竹筒与竹碗,它们静静伫立着,仿佛在诉说着一夜的守候。孩子们凑近一看,果不其然,原本液态的汁水已然凝结成坚硬的冰坨坨,那冰坨坨紧紧贴合着竹壁,透着一股冷冽的寒气。孩子们的心中却满是欢喜,他们互相打量着彼此的冰块,眼中满是对这份自然馈赠的珍视。
然而,当他们满心欢喜地想要取出冰块时,却犯了难。最简便的方法自然是用刀劈开竹筒,但想到莫涵莫珺费尽心思制作这些竹具时的专注神情,他们又怎舍得如此粗暴地对待。优优,那个平日里总爱动脑筋的孩子,皱着眉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不如我们把这些竹筒放到热水里泡一会儿,待外壁暖和了,兴许冰块就能顺利倒出来了。”她的声音不大,却满是笃定。
众人闻言,皆觉得此法可行,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一试。可优优却摆了摆手,说道:“先用一个试试,若真可行,再将其他的都放进热水中,免得浪费了热水。”她的谨慎,让众人不禁点头称是。于是,优优小心翼翼地拿起自己的竹筒,轻轻放入热水锅中,又用一根竹夹子稳稳地扶着,生怕竹筒在热水中晃动,影响了效果。
半刻钟的等待,仿若漫长无垠。孩子们围在锅边,眼巴巴地盯着竹筒,那眼神,像是在守候一场盛大的花开。终于,优优用竹夹子将竹筒从热水中夹了出来,轻轻向下扣去。起初,只是一股蓝色的液体潺潺流出,那液体在地面汇聚成小小的水洼,闪烁着微光。紧接着,一个蓝色的冰块缓缓滑落,它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块剔透的宝石,里面还嵌着一片小小的叶子,那叶子的脉络清晰可见,在冰块中静静舒展,仿佛在诉说着冬日里的生机。
“成功了,成功了!”欢呼声瞬间响起,孩子们雀跃着,那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山间清泉般动听。他们迫不及待地将各自的竹碗、竹筒放入热水锅中,那动作,带着几分急切,几分小心翼翼。又过了一炷香的工夫,各种颜色的冰块逐一呈现在众人眼前。红色的冰块里,一朵红色的花朵娇艳欲滴,花瓣在冰的包裹下,似乎还带着一丝花香;紫色的冰块中,紫色的花朵宛如梦幻精灵,静静绽放;绿色的冰块里,绿叶与红花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诉说着大自然的奇妙与灵动。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欣赏着这些色彩斑斓的冰块,那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比花朵还要娇艳。
孩子们的惊呼声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如同清脆的风铃,悦耳动听。“真漂亮啊!”“太美了!”他们围坐在一起,将各自手中的冰块凑到眼前,仔细端详着。阳光透过冰块,折射出斑斓的色彩,映照在他们稚嫩的面庞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梦幻的光辉。他们互相比较着,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谁的冰块颜色更鲜艳,谁的冰块里的花纹更奇特,那热闹的场景,宛如一场盛大的冰之盛宴。
小桂从屋内踱步而出,他总是喜欢在这样的时刻,给孩子们出些难题,引导他们去思考。他微笑着,眼神中带着几分戏谑,说道:“考考你们,水有几种形态?”声音不高不低,却成功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他们停下手中的动作,齐刷刷地看向小桂,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
“三种!”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抢答,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与急切。他挺直了腰板,小脸涨得通红,生怕自己的答案不够准确。小桂微微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液态、气态、固态!”孩子一口气说完,眼中满是期待,似乎在等待小桂的肯定。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仿佛这简单的问答,就是通往知识海洋的钥匙。
小桂满意地笑了笑,他看着这些渴望知识的孩子,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些孩子就像初生的太阳,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他轻声说道:“不错,水确实有三种形态。液态的水,是我们最常见的,它流动不息,滋养着万物;气态的水,化作云雾,飘渺在天际,又化作雨露,滋润大地;固态的水,如这冰块一般,坚硬而冷冽,却也有着别样的美丽。这三种形态,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构成了我们这个奇妙的世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