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承尘高窗的雕花缝隙,在暖阁光洁的地面上投下斜长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安神香清冽的气息和一丝淡淡的**。筱悠靠坐在堆高的软枕上,身上盖着厚实的锦被,脸色虽还透着产后的苍白,精神却比昨日好了些。她微微侧首,目光温柔地投向窗边并排放着的三个小巧摇篮。摇篮里,三个裹在柔软大红锦缎襁褓中的小团子睡得正香,小脸在晨光里显得红扑扑的。
刘嬷嬷轻手轻脚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撇尽了浮油的鸡汤进来,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气:“福晋,趁热用些吧。灶上还温着红糖小米粥,过会儿再用点?”
“嗯。”筱悠接过温热的瓷碗,小口啜饮着。鸡汤清甜,带着姜的微辛,暖意顺着喉咙滑下,熨帖着疲惫的身躯。灵泉的气息在体内无声流淌,滋养着她,也让她对外界的感知格外清晰。府邸深处,似乎比往日更静,一种无形的张力在空气中悄然弥漫。
刚放下碗,暖阁的门帘外便传来小丫鬟刻意压低却难掩急促的声音:“福晋,王爷往前院去了!梁谙达带着圣旨来了!人已在前厅候着王爷呢!”
筱悠端碗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梁九功?圣旨?这个时辰?她心头微凛,面上却依旧沉静,只抬眼看向刘嬷嬷:“知道了。你出去听听动静,有什么即刻回我。”声音平稳,听不出波澜。
“嗻。”刘嬷嬷心领神会,立刻轻步退了出去,守在暖阁门外。
前院正厅,气氛肃穆得近乎凝滞。胤禛一身石青色亲王常服,身姿笔挺如松柏,立于厅中。他面前,梁九功一身簇新的总管太监服色,脸上带着惯常的、滴水不漏的笑容,双手恭敬地捧着一卷明黄缎子包裹、尚未展开的圣旨。
“奴才给雍亲王请安。”梁九功笑容满面,声音却带着宣旨时特有的庄重,“王爷大喜!万岁爷闻得府上又添三位小阿哥,龙心甚悦,特命奴才送来恩旨。”
胤禛深深一揖:“儿臣胤禛,恭聆圣谕。”他声音沉稳,深潭般的眸子落在梁九功手中的圣旨上,锐利如电。
梁九功清了清嗓子,双手展开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雍亲王胤禛,勤勉忠直,为国分忧。今闻福晋乌拉那拉氏诞育三子,麟趾呈祥,朕心甚慰。此乃天家之福,亦胤禛忠勤之报。着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玉如意一对,长命金锁三副,以彰恩宠,贺弄璋之喜。钦此!”
“儿臣叩谢皇阿玛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胤禛依礼叩拜谢恩。谢恩声落,厅内紧绷的气氛似乎松动了些许。
梁九功将圣旨仔细卷好,双手奉给胤禛,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王爷,真是天大的喜事!万岁爷在乾清宫听了信儿,可是开怀得很,连说了几个好字!”他顿了顿,从身后小太监捧着的另一个精致紫檀木匣子里,取出一叠质地极佳、隐隐透着暗纹的素白宣纸,以及一方新墨、一支紫毫笔。
“王爷,”梁九功的声音放得低了些,带着一种传达密意的郑重,“万岁爷还有口谕:三位小阿哥之名,着雍亲王胤禛,即日拟定,亲书于这雪浪笺之上。写好了,奴才即刻带回宫,请万岁爷御览。”
胤禛的目光倏地锐利起来,如同淬了寒冰的刀锋,瞬间钉在梁九功手中的素白笺纸上!深潭般的眼底,翻涌起惊涛骇浪!赐名?由他拟定,即刻亲书呈上御览?这绝非寻常恩典!这是皇阿玛在太子已然明言退位、储位悬而未决的当口,对他的一次无声而重大的审视!拟定的名字,便是他心迹的映射,是他对未来、对那个位置的态度的第一次清晰表露!
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般轰然压下!胤禛背在身后的手,指节捏得咯咯作响,面上却依旧沉静无波,唯有那紧绷的下颌线泄露着内心的惊涛。他沉默片刻,才缓缓伸出手,接过了那叠轻如鸿毛却又重逾千钧的雪浪笺,声音冷硬如铁:“儿臣,遵旨。”
梁九功笑容不变,微微躬身:“王爷慢慢斟酌,奴才在前厅候着。”说罢,带着小太监退了出去。
胤禛握着那叠素白宣纸,如同握着一块烧红的烙铁。他转身,步履沉重地走向书房,石青色的袍角带起一阵微凉的风。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踏在烧红的炭火上。书房门在他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外界所有的窥探。
暖阁内,筱悠的心也随着那书房门的闭合而悬了起来。刘嬷嬷轻步进来,低声将前厅宣旨的情形,尤其是梁九功最后递上空白雪浪笺的口谕,一五一十地回禀了。
筱悠静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抓紧了薄被的边缘。空白雪浪笺,这哪里是赐名的恩典?分明是皇阿玛在太子退位后的敏感时刻,对胤禛心性、志向的一次**裸的试探与考验!拟定的名字,便是投向那深不可测帝王心湖的第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将直接关联着胤禛乃至整个王府未来的命运走向!
她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抚上依旧平坦却仿佛还残留着孕育痕迹的小腹。灵泉的气息在体内流转,带来一丝清凉的镇定。三个孩子平安落地了,可这权力的漩涡,才真正向他们张开了无形的巨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