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 > 第436章 宝钞和经济4

“为了维护宝钞的价值,明太祖还下了极端的禁令,也就是禁止铜钱,民间就采用金银定价,这样也没有办法阻止宝钞的迅速贬值。”

“后来洪武年间还重申了金银禁令。”

“到了明太宗的时候,依旧反复提及洪武时候的金银禁令。”

(汉·刘贺:你说你这么听你爹的话干嘛?)

(西晋·石崇:他那是让他爹再爱他一次呢!谁还不知道后面他篡位之后,还把洪武朝延长了……)

(宋·苏轼:有人有爹,有人没爹。)

(西晋·石崇:谁满嘴喷粪呢?姓苏的你嘴巴放干净点。)

(宋·苏轼:附诗一首,不谢。图. jpg)

石崇看了之后马上气得喷血。

这文化人的事情最后还是用文化去骂。

此子之才华不容小觑!

石崇还想要说什么,结果他的话根本无法过审,最后甚至因为审核过多,禁言一天。

把他气了个倒仰。

……

天幕上的弹幕又开始纷纷扬扬的了,不过坐在教室里的这些人都不知道。

他们还在认真的听着全汉方的分析,现在全汉方已经直切入宝钞贬职的原因里了。

首先要提的,也是反复提及的,制度原因,也是贯穿前面内容的重要原因。

“发行过多是宝钞贬职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就是制度的不完善,想发就发想不发就不发,随手一发,随手不发都会妨碍经济发展。”

全汉方没有明确说名字,但字字句句都是在点朱元璋。

朱元璋:习以为常。

坐在后面的朱清谷也轻轻啧啧,之前她就料想过这是老朱批判大会,没想到现在批了个狗血淋头。

“这一个制度缺陷,就是宝钞的发型和管理。”

“我们翻回历史书去看看宋朝和元朝发行的纸钞,他们都会有准备金,也就是持有纸钞的人付出少量的手续费,就可以去兑换白银或者黄金。”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说过了纸钞的本质,正是因为有贵金属在,纸钞才会有价值,而元朝的纸钞之所以可以维持这么长时间的价值,就在于此。”

“我们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一个规划是不是?”全汉方看向下面的人,教鞭轻点,“打仗是不是要统筹要庙算?多少个人?要多少粮食?多少武器?后勤人数多少?”

“今年一年支出多少俸禄,我们是不是要心里有数?”

“赈灾的银子和粮食总不能无限量的拨过去吧?”

随着他轻点,下面的人也是点点头。

他又继续说道,“就算是到了后世,能够发行多少的rmb,都是要根据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来看的,但是大明宝钞没有。”

“印多少,什么时候印,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于有时候印有时候停,洪武十七年的时候甚至是因为匠力紧张而停止印制。”

朱标老老实实的在资料上面打了好几个重点。

“我们来看《大诰续编》推断一下,每一朝宝钞的制造量和回收量都是不相等的,宝钞的制造量远超回收量,这也是宝钞在市场上贬值的原因,这会导致纸钞的信用度下降。”

“本身宝钞就已经去中心化,依靠政府的信用维持价值,这对于宝钞来说是一个很深的打击。”

“在古代的时候,制作纸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纸钞很容易损坏,宋朝发行会子的时候,就规定了以三年为期限,会子持有者可以在期满之后更换新的或者是兑换别的贵金属货币,这就保证了会子的流通性以及民众对于会子的信心。”

全汉方语气微沉的说道。

天幕下的人已经知道了,朱元璋又没有遵循。

然后全汉方又开始说到了明朝的倒钞法当中的不足,时有时无很不稳定,而且也不好更新,市面上新钞和旧钞的价值相差太大了,所以大家更加愿意去换新钞。

在这其中贪官污吏也会上下其手,比如说收取商税的时候,只收新钞,然后就把旧的入库,这样一来二去,中间的差价他们就可以做手脚。

朱元璋青筋紧绷,眼球突出。

他最是不能容忍这些阳奉阴违的贪官污吏!

全汉方看着也微叹,“其实合适的回收制度,可以调节经济,减缓宝钞降值,稳定货币价值,甚至于可以成为一种政治手段。”

一提到政治手段,底下不少人就触类旁通,眼睛微亮。

朱清谷想真应该给他们看看后世这些美联储、央行这些是怎么把钱玩出花来的事迹。

其实经济战这种东西,在春秋战国时候,咱们的老祖宗就已经玩过了。

到了后面朝代也多多少少有人玩,所以他们对于这些事情是不陌生的。

之前看到后世在粮食上都可以进行一种话语权的软战争,怎么金融经济战不能成为一种常规手段呢?

而且这种经济战还可以用来打击投机倒把的商人。

全汉方很快就轻点按钮,大家就看到了ppt上写的标题——【自相矛盾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这么说?朱元璋和朱标,甚至于夏元吉等明朝人都不解。

倒是姚广孝品出点味道来了,他和身边的刘基笑道,“贫僧已然猜到了。”

刘基亦是点头轻笑,“有因有果。”

坐在他们后面的蓝玉、常遇春满脑子问号,他们都没活到洪武后期呢!这就是聪明脑袋的机锋吗?

他们怎么啥都不懂?

很快,全汉方就放出了一张钞票背面,钞票背面书写了‘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

下面的人都不是蠢人一下子就明白了。

大明宝钞的制度是一直沿用的,洪武八年的时候还没有禁用金银,但是你后面禁用金银了,在大明宝钞上面的这句话还不改?

也不单只是这些。

全汉方还找了史料中的事例,在禁金银最严格的洪武、永乐朝,朝廷自己都用金银来赏赐诸人,并且在禁金银一年之后,朱元璋又下令,可以用银来代替租税的上缴。

这不就是前后矛盾?

连明朝政府自己都不承认宝钞的价值,又怎么敢奢望下面的百姓相信?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ixmao)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