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462章 弟子独立坐诊·小棠的“首面锦旗”

河坊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诊室里,窗台上的薄荷草被风拂得轻轻摇曳,细碎的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在水磨石地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小棠深吸了一口气,指尖下意识地在脉诊垫上轻轻按了按——那是块深蓝色的硅胶垫,边缘已经被无数次的按脉动作磨得有些发亮。她今天穿了件新洗的白大褂,领口的扣子系得一丝不苟,镜子里映出的自己,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更多的却是跃跃欲试的期待。

诊室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年走了进来,身形单薄,脑袋微微前倾,一只手始终捂着右侧太阳穴。他的眉头拧成了个疙瘩,额头上沁着层薄汗,校服袖口沾着几点深色的墨水渍,像是刚从习题册上蹭下来的。

“医生,”少年的声音带着点沙哑,还有些压抑的烦躁,“我头天天疼,尤其是刷短视频超过一小时,右边太阳穴这里就像有根筋在抽着疼,有时候疼得连字都看不清。”他说着,又使劲按了按太阳穴,指节都泛白了。

小棠示意他坐下,目光落在他脸上。少年的脸色有些苍白,眼下有淡淡的青影,显然是没休息好。她想起苏怀瑾老师常说的:“现在的病,很多都和生活习惯绑在一起,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找到根源。”

“什么时候开始疼的?”小棠拿出问诊单,笔尖悬在纸上。

“大概一个月了,”少年想了想,“一开始是周末疼,后来上学也疼,尤其是晚自习刷题的时候。”

“晚上几点睡?”

“有时候写作业到十二点,躺床上还想刷会儿手机,差不多一点多才睡。”少年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点不好意思。

“平时颈椎有没有不舒服?比如转脖子的时候咯吱响?”

少年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有!你怎么知道?我总觉得脖子后面僵僵的,像落了枕。”

小棠心里大概有了数。她让少年伸出舌头,舌质偏暗,舌尖还有几个小小的瘀点,舌苔倒是不厚。“张嘴说‘啊’。”她用压舌板轻轻按了按他的舌根,观察了一下咽喉,没什么异常。

最关键的还是脉诊。小棠伸出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搭在少年的腕脉上,凝神感受。脉象弦紧,像按在一根绷紧的琴弦上,指下还带着些滞涩感。

“长期低头看屏幕→颈肩紧张→气血不畅→头痛,这是一个链条。”苏怀瑾的话在她脑海里回响。结合望诊的舌暗有瘀,问诊的熬夜伤肝,脉诊的弦紧(肝郁 气滞),辨证应该是“气滞血瘀兼肝阳上亢”。治疗上,既要活血通络,也要疏肝平肝,还要兼顾缓解颈肩的僵硬。

小棠拿起笔,在处方笺上写下“改良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然后略一沉吟,把熟地换成了生地。她记得老师说过,年轻人新陈代谢快,有些还怕吃补药上火或者觉得腻,用生地既能凉血活血,又不会像熟地那样滋腻碍胃。

接着,她又加了15克葛根——葛根能解肌通络,对颈肩僵硬引起的头痛特别有效;再加10克蔓荆子,清利头目,专治头风头痛。最后,她特意加了3克甘草,既能调和诸药,也能让药味不至于太苦。

“这个方子,是在古方基础上给你们00后改的,”小棠把处方递给少年,耐心解释,“加了点甘草,不会太苦。记得要用温水送服,千万别用奶茶或者饮料,会影响药效的。”

她见少年听得认真,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便签纸,用马克笔简单画了个颈椎操示意图:“你看,这个动作,像小鸟飞一样,每天做三次,每次做十分钟,比吃止痛药管用。还有,晚上尽量别刷手机了,睡前可以听听白噪音,帮助入睡。”

少年接过处方和便签,脸上的愁云散了些:“谢谢医生,我会好好吃药,也会做这个操的。”

三天后的下午,社区站刚开诊,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棠抬头,只见一位中年妇女手里捧着个红色的东西,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激动的笑容。

“小棠医生!小棠医生!”妇女径直走到诊室门口,把手里的东西往前一递——是一面锦旗,红底金字,绣着“青出于蓝,妙手仁心”八个字,边角还系着金色的流苏。

“这是……”小棠有些惊讶地站起来。

“我是小林的妈妈!”妇女紧紧握住小棠的手,她的掌心温暖而有力,带着点做家务留下的薄茧,“太感谢你了!我家孩子吃了三天药,头就不疼了!现在晚上主动关手机,说要早点睡,还说‘小棠医生比老师说话管用’!”

她越说越激动,眼眶都有些发红:“以前总觉得老医生才靠谱,去大医院看了好几次,药吃了不少,也没见好。没想到你这小姑娘年纪轻轻,比那些专家还懂孩子的病——知道他们总看手机,连方子都跟着调整了,还教他做操,真是太用心了!”

小棠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手忙脚乱地接过锦旗,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觉得心里暖暖的,像被阳光晒着一样。

正好苏怀瑾来社区站巡诊,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等小林妈妈道谢离开后,她走进诊室,目光落在那面崭新的锦旗上,又看向小棠。

“不错啊,小棠。”苏怀瑾拿起锦旗,轻轻拂过上面的金字,“这可是你的第一面锦旗。”

小棠不好意思地笑了:“还是老师教得好。”

“是你自己学得好,用得好。”苏怀瑾放下锦旗,拍了拍小棠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赏,“说实话,比我当年厉害多了。我那时候,只敢照搬古方,生怕改了一味药就出问题。你却敢根据‘短视频沉迷’这种新问题改方子,还考虑到他们‘怕苦’‘怕胖’这些小细节,这才是真正的‘会看病’——不仅懂药,更懂人。”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锦旗上,金色的字迹闪闪发亮,也照亮了小棠眼里的光。她知道,这面锦旗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激励着她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像老师一样,把中医的智慧,用最贴心的方式,带给更多需要的人。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