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427章 老年用户的“数字鸿沟”·弟子的上门教学

周四下午的阳光斜斜切进社区活动中心,把靠窗的长桌照得亮堂堂的。桌子上摆着十几部手机,像一群蜷着的小兽——张老伯的手机屏幕裂了道斜纹,像冻住的冰痕;李奶奶的手机背面贴满卡通贴纸,小熊和桃花挤在一起;王爷爷的手机套是深蓝色的,边角被磨得发亮,据说是儿子淘汰下来的旧机型。

小郑刚把“大字版操作手册”摊开,纸页哗啦啦响。她特意穿了双米白色软底鞋,走在水磨石地上没一点声响,方便在桌子间来回走动。手册每页只印一个步骤,字大得像小孩写的毛笔字,配的照片是她自己当模特——拍“如何拍舌苔”那页时,她张着嘴,舌尖轻抵下齿,旁边用红笔标着“就像咬着片苹果,别把舌头卷起来哦”。

“小郑啊,”张老伯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慢慢点,像捏着枚绣花针,指腹把屏幕按出淡淡的印子,“这个‘痰湿体质’后面的茯苓粥做法,能不能存起来?我这记性,转头就忘。”他戴着老花镜,镜片把眼睛放大了些,透着点不好意思的慌张。

“能!”小郑俯下身,发梢差点碰到老伯的手背。她握着老伯的手指,慢慢划到屏幕右下角的星星图标:“您看这个星星,点一下,就像把爱吃的糖揣进口袋里——下次点开‘我的收藏’,就能找到啦。”她的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着什么,“您自己试试?”

张老伯的手指在屏幕上顿了顿,慢慢按下去。星星图标从灰变亮的瞬间,他眼睛亮了亮,像见了糖的孩子:“亮了!亮了!这就存上了?”小郑刚点头,他又赶紧点开“我的收藏”,看见茯苓粥的图片安安稳稳躺在里面,才松了口气,抬手抹了把额角——其实屋里并不热。

这样的“教学课”已经开了五周。张老伯学了三次,今天终于能自己找到“预约挂号”的入口。他手指在“周三上午”那栏点了又点,确认预约成功后,突然举起手机,对着镜头给远在深圳的儿子发视频。

“你看!”镜头有点晃,能看见他鼻尖上的汗珠,“我自己约上苏医生了!不用你操心了。”他把手机转了转,照向桌上的手册,“小郑教得好,说‘老年人别久坐’,我现在每天去公园走两圈,比你妈还勤!”视频那头传来儿子的笑声:“爸,你比我还会用手机!下周我带孩子回来,你教他用?”张老伯笑得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花:“教!我现在是‘手机达人’!”

弟子们渐渐摸出了老人们的偏好。小棠发现,“节气养生”板块最受欢迎——李奶奶总捧着手机看“雨水节气祛湿”的视频,看一遍记不住,就用老年机给小棠打电话:“小棠啊,那个薏米粥要放几颗红枣?我怕放少了苦。”

这天李奶奶来上课时,特意带了个保温杯,里面是刚煮的薏米粥。她倒出一小碗给小郑:“你尝尝,按视频里说的,加了三颗红枣,果然不苦了。”粥里的薏米煮得软烂,红枣的甜味浸在粥里。“我把视频转发给老姐妹群了,”她翻开手机,群里全是“瑾姐说的养生方”,“以前总有人发些‘吃木耳能溶栓’的谣言,现在没人发了,都比着谁的养生粥做得好。”

入梅的那天,暴雨噼里啪啦打在活动中心的玻璃窗上。小郑看着窗外的雨帘,把手册收进帆布包——这天气,老人们多半不会来了。刚要锁门,却听见门口有“吱呀”的开门声。

张老伯站在门口,手里举着把黑伞,伞骨歪了根,伞沿的水顺着他的裤脚往下滴,在地上积了个小水洼。“小郑,没迟到吧?”他抹了把脸上的水,露出个笑,“今天学‘在线抓药’,我得学会了。”

“老伯您怎么来了?”小郑赶紧拉他到屋檐下,递过纸巾,“雨这么大,我改天上门教您也行啊。”

张老伯摆摆手,从怀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裹着部手机,没沾一点水:“我家老太婆膝盖不好,以前总冒雨去药店。我学会了在线抓药,她就不用跑了。”他把手机放在桌上,屏幕亮起来,是张老伯和老伴的合照,背景是去年秋天的公园。

小郑转身倒了杯姜茶,递到他手里:“老伯您先暖暖手,我们慢慢学,学不会我每周三下午去您家教,直到您学会为止。”她重新摊开手册,把“在线抓药”那页折起来,“您看,先点这个‘药箱’图标,就像去药店推门……”

窗外的雨还在下,屋里的老人们却慢慢多了。李奶奶撑着把碎花伞,裤脚也湿了,手里却攥着袋刚买的陈皮:“小郑,帮我看看这陈皮能存进‘家庭药箱’不?”王爷爷带着老花镜,正跟着小棠的步骤调手机音量:“字太小,调大点才看得清。”

苏怀瑾路过时,在门口站了会儿。她看见小郑俯身在教张老伯输地址,手指在屏幕上慢慢挪;看见李奶奶举着手机录教程,嘴里念叨“回家让老头子也学学”;看见王爷爷在手册上记笔记,字写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很认真。老人的老花镜反射着屏幕的光,像落了星子,小郑的声音温温柔柔的,混着窗外的雨声,格外安稳。

她想起祖父以前总说:“老物件难用,不是物件老,是没人耐着性子教怎么用。”就像家里那台旧铜药碾,她小时候总觉得沉,祖父握着她的手转了几十次,她才知道“顺时针转才省力”。

雨停时,张老伯终于成功提交了第一单——给老伴订的艾叶包。他举着手机给小郑看:“你看,成功了!明天就能送到?”小郑点头时,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塞给小郑:“谢你啊,小郑老师。”

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光,像片小镜子。苏怀瑾看着他们的背影,忽然觉得所谓“数字鸿沟”,从来不是年龄的距离,是耐心的距离。当科技里藏着“想让你方便”的心意——大到能看清的字,像照片一样的步骤,愿意多等一会儿的耐心——再老的人也愿意伸手试试,就像小时候学用筷子,只要有人扶着,总能学会怎么夹起一颗豆子。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