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402章 认药考核·硫磺枸杞的陷阱

岐黄手记 第402章 认药考核·硫磺枸杞的陷阱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22 14:30:57

仁济堂前堂的八仙桌被阳光晒得发烫,苏怀瑾用布巾擦了三遍桌面,直到木纹里的药粉都被拭去,才把两堆枸杞轻轻放上去。晨光斜斜地从雕花窗棂照进来,给枸杞镀上了层金边——左边那堆红得扎眼,颗颗圆滚,像被蜜浸过,在光里能映出细碎的光斑;右边那堆颜色暗些,红中带点紫黑,表面有自然的褶皱,像被风吹干的葡萄。

“今天考‘盲认’。”苏怀瑾把镊子放在桌中央,金属镊尖在光里闪了闪,“不用急着说答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都讲清楚。”

阿凯站在桌前,手指先在白大褂口袋里蹭了蹭。他总说认药前得净手,不然手上的汗气会盖住药材本味。他的目光没在发亮的枸杞上多停,反而弯下腰,鼻尖离右边那堆枸杞只有半拳远,轻轻吸了口气。

“有股晒透的甜香。”他轻声说,像怕惊散了那股味,“不是糖精的甜,是果子自己熟透的香。”

苏怀瑾坐在对面的圈椅里,手里转着串沉香珠,珠子碰撞的轻响在安静的堂屋格外清晰。“再看看左边的。”她没催,声音像浸在温水里。

阿凯捏起左边一颗枸杞,指尖刚触到果皮,就觉得不对劲——看着油亮,摸起来却有点发涩,像沾了层没擦净的滑石粉。他把枸杞举到眼前,对着光转了转,镊尖轻轻拨了拨果蒂:“这蒂把是绿的。”

他放下镊子,指尖捏着枸杞蒂仔细看:“正常枸杞晒干后,蒂把该是枯白的,最多带点浅黄。这绿蒂看着新鲜,其实是硫磺熏的时候没干透,硫磺气钻进去了,把蒂里的叶绿素锁住了。”

旁边的小棠忍不住凑过来,刚要开口问,被苏怀瑾用眼神拦住了。

阿凯又捏起右边一颗枸杞,这颗没那么圆,一边有点瘪,表面的褶皱像老人手背的纹路。他把枸杞放在掌心托着,轻轻晃了晃:“你看这褶皱,是自然晒干的样子——就像晒被子,边角总会有点卷。而且它不滑,果皮上有层细绒,这是新鲜枸杞才有的。”

他顿了顿,突然把枸杞放进嘴里,轻轻嚼了两下。甜香瞬间漫开,果肉有点软,籽很少,嚼到最后,舌根泛起一点润润的回甘。“《本草纲目》说枸杞‘甘平’,”他从口袋里掏出个磨得边角卷的小本子,翻到折角的一页,“‘甘’就是这股润甜,‘平’是不燥不涩。好枸杞嚼完,嗓子里是润的,不是干的。”

说着,他又捏起左边那颗发亮的枸杞,咬了一小口。这次没嚼两下,就皱着眉吐在了旁边的青瓷碟里:“涩的,舌尖还有点麻。”他用茶水漱了口,才继续说,“硫磺熏过的枸杞,甜味是浮的,涩味藏在后面,咽下去嗓子发紧——这就是伤津液的样子,脾最怕这个。要是给老人泡茶喝,本想补肝肾,结果把脾伤了,那才是好心办坏事。”

苏怀瑾这时才起身,从桌下的抽屉里拿出个牛皮笔记本。翻开第三页,夹着张褪色的照片:五年前的她站在药材市场的摊子前,手里举着串红得发亮的枸杞,笑得一脸憨气,照片边缘用红笔写着“错把硫磺枸杞当优品——记取”。

“你看这张。”她把照片推到阿凯面前,照片里的枸杞和桌上左边那堆几乎一模一样,“我刚学认药时,也觉得‘红、亮、圆’就是好的。那时候药贩跟我说‘这是宁夏精品,特意上了油保鲜’,我就信了,买了半斤回来。”

她指尖点了点照片里的枸杞蒂:“那时候我根本没看蒂把,只盯着颜色。你祖父拿着枸杞闻了闻,说‘这味不对,有酸气’,然后让我咬了一颗——跟你刚才一样,涩得直皱眉。他说‘认药不能只看脸,得看本心’,枸杞的本心是‘甘平补肝肾’,要是为了好看熏了硫磺,丢了甘味,添了涩味,就不是枸杞了。”

阿凯看着照片里年轻的苏怀瑾,又看看桌上两堆枸杞,忽然明白——认药不只是辨真假,是守住“药材该有的样子”。就像人要守本分,药材也要守本味,不能为了卖相,丢了药效。

“用药的第一原则,是‘无害’。”苏怀瑾的声音轻下来,却带着分量,“患者来求药,是信我们能分好坏。要是连硫磺枸杞都认不出,让他们天天泡水喝,以为在补身体,其实在伤脾胃,那我们这‘仁济’两个字,就白挂了。”

阿凯点点头,转身从药柜里翻出张米白色便签,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写下“非药用——硫磺熏制,伤脾,禁入方”。每个字都写得笔挺,笔画末端微微用力,像在纸上刻下印记。他把便签贴在左边那堆枸杞旁,用指腹把胶带压了又压,确保不会被风刮掉。

做完这一切,他拿起镊子,把两堆枸杞分装到不同的陶罐里。真品的陶罐贴着“药用枸杞·宁夏”的标签,罐口盖着透气的棉纸;硫磺枸杞则被放进黑色陶罐,贴上“伪品·销毁”的红签。

“瑾姐,”他盖紧黑陶罐时,声音比刚才沉了些,“我记住了。以后认药,先看‘本色’——蒂把是不是自然枯白,表皮有没有人为的亮泽;再闻‘本味’——有没有藏着的酸气、杂味;最后想‘本用’——这药本该是补的,还是泻的,会不会反过来伤人。”

苏怀瑾看着他把黑陶罐放进柜底的“伪品区”,那里还放着之前没收的假天麻、伪三七,每个罐上都贴着认药时记下的特征。晨光从窗外移进来,落在真品枸杞的陶罐上,把枸杞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串饱满的省略号——省略的,是那些不该有的修饰,留下的,是药材最本真的样子。

她忽然想起祖父常说的“药有药德”。好药要守本味,好医要识本真,这认药的本事里,藏着的从来不止是技术,是医者的良心,是能分清“什么能入药,什么绝不能”的底线。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