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370章 应急体系的爆点·中医纳入公卫预案

省卫健委的会议厅里,冷气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漫在空气中。苏怀瑾坐在第一排,白色大褂的袖口被指尖无意识地捻出细小的褶皱。颈间的铜药碾吊坠贴着皮肤,被体温焐得温热——那是祖父传下来的旧物,碾槽里还残留着经年累月的药粉痕迹,此刻随着她的呼吸轻轻起伏。

主席台上方的电子屏亮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版发布会”的字样,宋体字在白光下格外清晰。台下坐着省内各医院的负责人、疾控专家,笔记本翻动的沙沙声里,苏怀瑾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她也是这样坐在屏幕前,听邻市疾控主任说“养老院12例患者,再拉下去怕出事”。

“……本次修订的核心,是新增‘中医辨证干预’章节。”陈院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他惯有的沉稳,却比平时多了几分郑重,“明确在不明原因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事件中,中医专家组需与西医专家组同步启动、并行研判、协同处置。”

话音刚落,台下先是短暂的安静,随即响起潮水般的掌声。苏怀瑾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蜷起——她能看到斜前方几位西医专家在点头,其中就有邻市的张主任,他笔记本的边角还卷着毛,正是上次来请教时那本。

陈院长抬手示意安静,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苏怀瑾身上。“以前我们总说‘中西医结合’,但在应急体系里,中医常是‘备选’。”他顿了顿,指尖在修订后的预案文本上敲了敲,“就像工具箱里的扳手,总在螺丝刀拧不动时才想起它。但这次腹泻疫情让我们彻底明白:中医不是‘备用工具’,是能打硬仗的主力。”

他举起预案,封面上的烫金标题在灯光下反光:“苏怀瑾团队的方案证明,传统医学能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防线——它能在西医病原检测阴性时快速辨证,能给出‘藿香正气散 生姜泡脚 环境祛湿’的精准方案,能让86.7%的患者24小时内止泻,让脱水发生率从25%降到5%。”

台下的掌声又一次响起,这次更响,带着显而易见的认同。苏怀瑾的视线落在电子屏上滚动的“修订要点”上,“中医专家组同步响应”几个字被标成了红色——那是她曾在无数个深夜里想过的场景:中医不该只在“西医没招时试试”,而该和西医并肩站在防线最前。

“所以我们决定:从今天起,中医不再是‘备选’,是‘必选’。”陈院长的声音陡然提高,“我们已将苏怀瑾同志的手机号纳入‘省级应急专家库’,今后省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专家与西医专家同步接警、同步研判、同步干预。”

闪光灯“唰”地一下聚焦过来,苏怀瑾下意识地抬了抬眼。镜头里,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落在身后的电子屏上,与“省级应急专家库”的蓝色字样重叠。颈间的铜药碾吊坠在光线下闪了下,像颗小小的星。

她忽然想起很多画面:疫情最急的那个凌晨,三点零七分的会诊电话里,社区护士带着哭腔说“老人拉得嘴唇发白”;林晚秋在药厂车间里盯着生产线,眼底的青黑像晕开的墨,却笑着说“再有两小时,10万袋茶包就能装车”;社区空地上晒满的被褥被风吹得鼓起,艾叶的清香混着阳光,老太太们坐在小马扎上互相看舌苔,说“苏医生说舌不腻了就快好了”。

这些碎片此刻像珠子被串了起来,成了“中医纳入预案”最实在的注脚——不是靠理论辩驳,是靠52个24小时止泻的患者,靠从120例/天降到28例的新增曲线,靠那些被藿香茶和生姜泡脚暖过来的日子。

“苏医生。”旁边的陆则衍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递过来一个塑封的工作证。淡蓝色的封皮上印着“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照片里的她穿着白大褂,眼神比去年在当归田里时沉了些,却更亮。

苏怀瑾接过来时,指尖触到塑封下凸起的字迹,像触到某种坚实的承诺。“以后你手机得24小时开机了。”陆则衍的声音里带着笑,眼底却有藏不住的骄傲——他还记得她刚开健康管理中心时说“要让中医走进该去的地方”,现在,她真的带着中医走进了公共卫生应急的核心场域。

发布会结束后,走廊里有人过来握手。张主任的手掌宽厚,握得很实:“苏医生,这下我们会诊有底气了——以后遇到不明原因的病,不用再纠结‘要不要请中医’,直接按预案同步请。”他晃了晃手里的新预案,“我已经让科室打印了十份,会诊室贴一份,值班室贴一份。”

苏怀瑾走出卫健委大楼时,午后的阳光正好。风里飘着桂花的甜香,是这个季节特有的温软。手机在口袋里震了震,点开是条短信,发件人是“省应急办”:

“苏怀瑾同志,欢迎加入省级应急专家库。你的中医辨证方案为本次疫情处置提供了关键支撑,期待与你共筑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她站在台阶上,抬头看向天空。云很轻,像被风吹散的棉絮;风很暖,带着桂花香气漫过袖口。颈间的铜药碾吊坠贴着锁骨,她忽然想起祖父碾药时说的话:“药碾子不光能碾日常的调理方,急时碾救急的药,才更见真章。”

以前,这碾子碾的是小米粥里的炒山药,是疏肝茶包里的陈皮;以后,它或许要碾应对突发疫情的藿香、紫苏,碾那些能在关键时刻托住人的方子。但无论碾什么,核心从来没变——是让传统智慧接上当下的日子,让那些关于“湿邪”“脾胃”的古老认知,能变成实实在在的守护。

陆则衍把车停在路边,按了声喇叭。苏怀瑾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工作证,照片上的自己眼神很定,像知道要去的地方很远,却也知道脚下的路很实。

她笑着朝车走去,桂花的香气落在发梢。这不是结束,是开始——那些被铜药碾、藿香茶、艾叶香守护的日子,那些让中医从“角落”走到“台前”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