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游戏 > 岐黄手记 > 第361章 疫情通报·水样便的蔓延

岐黄手记 第361章 疫情通报·水样便的蔓延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04 09:06:02

苏怀瑾指尖划过手机屏幕,停在一张幼儿园小朋友捧碗吃饭的照片上。发信人是两周前咨询“孩子厌食”的妈妈,配文写着:“按书里的山药小米粥方子调理,现在每天能自己吃小半碗了,谢谢苏医生!”照片里的小女孩扎着羊角辫,嘴角沾着粥粒,眼睛亮得像刚洗过的葡萄。

她正准备回复“记得粥里别放糖,脾虚忌甜”,屏幕顶端突然弹出省卫健委的紧急通知,红色的“紧急”二字像块冰,瞬间冻住了指尖的暖意。

“【省卫健委紧急通报】邻市爆发不明原因腹泻疫情,3日内累计报告病例507例,主要症状为水样便(每日5-10次)、畏寒、脐周隐痛,部分伴呕吐。婴幼儿及老年人脱水风险极高,已启动三级响应。”

紧随其后的补充通知更让人揪心:“病原学检测(细菌培养、病毒核酸、寄生虫筛查)均为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静脉补液仅能缓解脱水,无法遏制腹泻。现组建省级专家组,请苏怀瑾同志作为中医代表即刻参会,携带相关诊疗经验。”

“哐当”一声,陆则衍推开诊室门,白大褂的下摆还带着风。他手里的打印纸边缘卷着,显然是一路攥过来的,纸上的病例汇总表用红笔圈着关键数据:“邻市急诊主任刚给我传的,30份粪便样本、20份血液样本,连最新的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核酸都查了,全是阴性。血常规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都正常,排除感染性腹泻——西医这边暂时找不到病因,只能被动补液。”

他把纸拍在桌上,指腹重重按在“脱水病例12例”上:“最麻烦的是脱水。有个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拉了18个小时,现在靠静脉营养维持,家长在诊室里哭,医生也没辙。”

苏怀瑾抓起桌上的《伤寒论》,指尖无意识地抠着书脊上的纹路。这时,视频会议的邀请弹窗跳出来,参会人列表里列着“邻市疾控中心”“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省中医研究院”,她点进会议时,屏幕里正好出现邻市疾控中心主任的脸——眼底的红血丝像爬满蛛网,下巴上冒出层青黑胡茬。

“苏医生来了正好。”主任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他身后的白板上贴满病例分布图,红色磁钉在南部老城区密集得像片火烧云,“现在确诊病例已经523例,我们测了水源、菜市场的凉拌菜,甚至下水道水样,都没找到传染源。刚接到报告,城南养老院出现12例聚集性病例,有位82岁的老人已经拉得意识模糊了。”

他调出患者症状统计表,指尖在“水样便”“畏寒”上敲了敲:“奇怪的是,所有患者都喊冷,哪怕室温26度,也得盖厚被子,说‘从骨头缝里往外冒凉气’。腹痛是隐隐的坠痛,用热水袋敷着能轻点儿——这些症状,西医没见过对应的病。”

苏怀瑾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气象标注上——“邻市近7日降雨量达180mm,南部老城区部分路段积水”。她忽然抬手,指着病例分布图上最密集的区域:“张主任,这些红钉密集的地方,是不是都是老城区一楼住户?”

张主任愣了愣,翻出患者住址明细:“对!70%的病例住在一楼,还有20%住在地下室——这几天下暴雨,老房子排水差,好多家墙根都渗水,有住户说‘家里潮得能拧出水,衣柜里的衣服都发霉了’。”

诊室里的吊扇慢悠悠转着,吹不散突然凝重的空气。苏怀瑾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画着圈,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水样便属‘水湿下注’,畏寒是‘寒象’,无感染指征排除‘实邪’,再加上潮湿环境——这很可能是中医说的‘外感湿邪’引发的泄泻。”

她看向镜头,目光扫过参会的西医专家:“能不能麻烦张主任收集一份详细的舌象和脉象记录?比如舌苔颜色、厚薄,脉象是浮是沉、是快是慢——尤其是‘濡缓脉’(按之如裹棉)的出现频率,这对辨证至关重要。”

挂了会议,陆则衍递来一杯刚泡的姜枣茶,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濡缓脉?你怀疑是寒湿?”他记得苏怀瑾讲《伤寒论》时提过,“太阴病的脉象多濡缓,主脾虚湿盛。”

“还需要舌象佐证。”苏怀瑾捧着茶杯,掌心的暖意慢慢渗进指尖,“但现在看,环境湿、症状寒、无感染——这更像‘寒湿困脾’,而不是细菌病毒感染。如果舌象是白腻苔,那基本就能定了。”

窗外的天阴得像块浸了水的灰布,风卷着远处的雷声滚过来。苏怀瑾望着药圃里被雨水打蔫的薄荷,忽然想起祖父常说的“医贵知时”——老祖宗早就说过“湿盛则濡泻”,遇上连阴雨,脾胃弱的人最易受湿邪侵袭。

她把姜枣茶凑到嘴边,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时,心里忽然生出个念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或许正是让中医“外感病诊疗”走出诊室,站到公共卫生前线的机会。就像那些被雨水打蔫的薄荷,看似柔弱,却能在需要时散出醒神的气——中医的智慧,或许也能在西医无头绪的时刻,找到破局的方向。

陆则衍的手机响了,是邻市急诊主任打来的,他接起电话,听了两句后突然提高声音:“舌象?好!我们现在就组织老中医去诊室看舌象、摸脉,半小时后给你传汇总!”

挂了电话,他看向苏怀瑾,眼里的焦虑淡了些,多了点期待:“他们说已经找了两位退休老中医去支援,很快就能有舌脉记录——说不定,你真能找到西医没看到的关键。”

苏怀瑾放下茶杯,杯底的枣核沉在杯底,像颗定盘星。她翻开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邻市腹泻疫情——待查:舌象(苔色、厚薄)、脉象(浮沉、缓急)、饮食史(是否生冷)”,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在阴沉的诊室里格外清晰,像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硬仗,悄悄磨亮了武器。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ixmao)岐黄手记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