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真会做饭?"叶母小声问,印象里农村男人是从不下厨的。
叶菁璇点点头:"结婚第二天就给我熬了红糖小米粥,说是婆婆教的,对女人好。"
她脸上泛起红晕,"后来我孕吐厉害,他天天变着花样做吃的,连京城小吃都会做。"
正说着,孙玄端来一碗冰糖银耳羹:"妈,您先垫垫肚子,饭还得一会儿。"
又递给叶菁璇一杯温牛奶,"小心烫。"
叶母接过碗,银耳炖得晶莹剔透,汤色清亮,上面飘着几粒枸杞,正是京城人喜欢的甜品味。
她尝了一口,甜度恰到好处,银耳入口即化,显然是用心熬煮多时的。
"小孙手艺确实不错。"叶母由衷赞叹。
孙玄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跟娘比差远了,菁璇老说想念您做的打卤面。"
"这还不简单?"叶母笑道,"明天我做给你们吃。"
厨房里的气氛越发融洽,叶母注意到,虽然厨房用具简陋,但每样都擦得锃亮;调料虽不多,却摆放得整整齐齐。
最让她惊讶的是,孙玄竟然知道把生姜切片贴在碗柜内侧防蟑螂。
"玄子跟谁学的这法子?"叶母好奇地问。
孙玄正在炒菜,头也不回地说:"去年菁璇在信里提过您这么做,我就记下了。"
这样的小细节让叶母心头一热。女婿不仅记得女儿随口提过的事,还实实在在地用在了生活中。
她忽然明白女儿为何会在信中说:"玄子或许不会说甜言蜜语,但他记得我说过的每句话。"
天色渐暗时,院门"吱呀"一声响,接着是吴红梅爽朗的嗓音:"菁璇!看我买了什么?供销社新到的山楂糕,你不是老说想吃酸的吗?"
叶菁璇连忙起身:"嫂子回来了!"她拉着母亲迎出去,"妈,这就是我常跟你说的红梅嫂子。"
吴红梅站在院当中,手里提着个油纸包,看见叶母明显一愣。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齐耳短发,圆脸上带着健康的红晕,眼睛大而明亮,整个人透着股利落劲儿。
"这...这是阿姨?"吴红梅结结巴巴地问,手里的油纸包差点掉地上。
叶母上前一步,握住吴红梅的手:"红梅是吧?菁璇老提起你,说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嫂子。"
吴红梅的脸"腾"地红了:"这丫头净瞎说..."她突然想起什么,慌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阿姨您坐,我去泡茶!"
叶母笑着拦住她:"别忙活了,孙玄在做饭呢。"
她打量着这个为女儿出头的媳妇,越看越喜欢,"红梅,谢谢你这么照顾菁璇。"
吴红梅摆摆手:"应该的,菁璇就像我亲妹子似的。"
她凑近叶母,压低声音,"阿姨您放心,在孙家没人敢给菁璇气受,我和婆婆都护着她呢!"
正说着,孙逸也下班回来了,这个高大魁梧的汉子见到叶母,规规矩矩地问道:"阿姨,您来了。"
“你就是菁璇提到的大哥孙逸吧,阿姨谢谢你们一家对菁璇的好。”
孙逸红着脸,挠了挠头,“阿姨,菁璇嫁到我们家就跟我们是一家人,都是应该的。”
叶母笑着点着头,很明显他对孙玄的家人韩满意。
晚饭时,孙玄做了四菜一汤:红烧鲤鱼、蒜蓉空心菜、木耳炒肉片、凉拌黄瓜和紫菜蛋花汤。
虽然都是家常菜,但色香味俱全,摆盘也讲究。叶母注意到,鱼肚子上的肉全夹到了她和叶菁璇碗里,男人们只吃鱼头和鱼尾。
饭桌上,吴红梅不停地给叶母夹菜,讲着一些趣事。
孙逸虽然话不多,但每次叶母说话都认真听着,孙玄则时刻关注着妻子的需求,水杯从没空过半截。
这样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叶母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
饭后,吴红梅抢着洗碗,孙逸去烧洗澡水,孙玄则陪着叶母和妻子在院子里乘凉。
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曳,远处传来几声犬吠,空气中弥漫着月季的芬芳。
叶母握着女儿的手,轻声道:"菁璇,妈现在放心了。"她看了看正在收拾桌子的孙玄,又补充一句,"你嫁了个好人家。"
叶菁璇靠在母亲肩上,满足地叹了口气。这一刻,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最爱的丈夫,最亲的母亲,最好的哥嫂,还有即将出世的孩子,都在身边。
这样的团圆,比任何金银财宝都珍贵。
夜色渐深,但孙家小院的灯光依然温暖。明天太阳升起时,这里又将充满欢声笑语。
而对于叶母来说,这次突如其来的探亲,已经给了她最想要的答案——女儿过得很好,这就够了。
1969年5月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孙玄就醒了。他轻手轻脚地从炕上爬起来,生怕惊动身旁熟睡的妻子。
叶菁璇侧卧着,隆起的腹部随着呼吸微微起伏,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孙玄穿好衣服,俯身在妻子额头上轻轻一吻:"菁璇,你今天别去上班了,在家陪妈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