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笔趣猫 > 古典架空 > 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 > 第300章 油盐不进

新炭窑今日开窑,林叔神神叨叨四方敬拜,说什么今天这个日子不好,天色也不好,手艺人还是要求一个好兆头。

絮儿和小满劝他无果,便只能随他去了。

他们本就都是半吊子,期待那么高做甚?成了皆大欢喜,不成,再改就是!

絮儿心想:林叔若知道她和罗锅爷爷都是穷佃户出身,恐怕更没信心陪他们折腾。

阴云之下仿若昼夜颠倒,需要室内处理公务的官吏只得点起油灯。

新的石砌炭窑,在众人期待中羞答答捧出真心,投料稀少,它的黑心果然不能膨胀。

絮儿教他们的是乡间土法,不论什么木头,烧出来的无非是黑炭。

新窑不可控的地方太多,其实小满这次算不上成功,能收两成左右好炭,其余的早已经烧过成了废物。

林叔止不住惋惜,费工费料等这么些日子,果不其然,结果没发让人满意。

周围议论纷纷,在炭窑做工这么久,他们也能看出些皮毛来。

絮儿和小满蹲在地上,再旁边是金元和毛雀。

“师父,左起分别是杨、柳、榆、桑、梨、桃、松,到这一边是栎、桦、桉、栗、橡、枣。

我不应该贪心把它们放在一起尝试,现在能分出来的就剩这几样了。”

要不是小满眉宇间的懊恼情真意切,絮儿都以为他在故意炫耀。要是罗锅爷爷还活着就好了,再不然松县能找出个顶顶厉害的烧炭工匠也好。

絮儿问他:

“小满,你如何断定出来的?”

从窑中取出的东西,不说面目全非也差不多少。反正絮儿只能勉强辨别出几种,远没有小满这样笃定。

小满憨笑着回道:

“嗨呀,木头是我放的,炭是我取的,大体位置还记得。实在难辨的,还能靠闻、尝、点燃难易、生烟多寡试试,果木和松木香味不一样。”

林叔不知何时终止了他的自言自语,凑过来赞同道:

“原木生炭,尽燃其香。我早说既然要做,那就得挑那有钱有势的下手。你出些精炭卖好价,结交的都是什么人?我也是为你好啊!”

林叔此时真正像个喋喋不休的老者,以他过来人的经验,想要劝几个孩子迷途知返。

不过小满觉得,炭这种东西,卖给铁匠打铁炼铜,意义远超从富户手里赚钱。

再说,烧炭是他乐趣所在,以此能兼顾糊口养家,实为人生乐事。

絮儿其实没有权力偏向哪个徒弟,整个炭窑产业,包括地皮和工人在内,全是松县官府的。

松县谁说了算?当然是崔景。

她不就是个乡野村妇,没有孟长义的关系,崔景一辈子都不知道絮儿是哪个。

不止林叔和小满,很多炭窑上的工人都以为絮儿靠山高不可攀呢。

烧炭是个苦差事,各处都需要耐心。小满再次准备木头时,絮儿求见崔景。

关于炭窑的未来,她已经无力插手。小满很有天分,老林同样别出心裁,只要他们俩安稳,日后木炭成为松县一项盈利可观的产业不难。

“多谢崔大人信任,数月以来得大人诸多照顾,炭窑趋于稳定,小民是时候回家准备春耕了。”

崔景挑挑眉,问道:

“你来,长义是否知情?”

絮儿听懂他言外之意,于是答道:

“孟大哥是自由身,没他,我能活;有他,余生是个伴儿。”

“呵,你这话极有意思。”

崔景笑得平易近人,看起来和煦,实则说话处处留坑。絮儿紧绷着后背,时刻小心,就怕崔景言语间给她下套。

崔大人几次转换身份挽留,絮儿拒绝得那叫一个干脆坚决。

“你这女子……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好赖不分。”

他的长义兄弟哦,当真是被女色所惑,注定不能留在县城喽!

从崔景处脱身,絮儿只觉得神清气爽。他就算是个天大的官,能给关屯的开荒地免税已经足够。

雪花从天而降,被寒风逼出棱角,落下时却极尽温柔。

周泰派人送信给崔景,松山石严禁采挖,违者格杀当场。

信中提及云九,军医说他得了渐忘症,越久远的事,他越是记不起。自此,关于云九的真实身份,他们无暇查证。

倒是邵雷,托人捎带些钱财给絮儿。同乡情义,或是相逢之缘,反正絮儿记着邵雷一番好意。那是哥哥离家后,曾经相熟的人啊。

大雪断断续续下了三日,旭日东升时,满目银色夺目无瑕。

一匹跛脚老马驮着包袱,一群男女老少出城相送。

崔景没能留下孟长义和唐越冬,战乱第一年的冬天临近末尾时,絮儿总算可以启程回关屯。

钱有用部分积蓄,在县城买下一处小宅子。金元兄妹能顺利在县城安家,是钱有甘愿留下做护城守军换来的。当然孟长义在背后出力不少,只是他不屑于跟钱有一家挑明罢了。

孟长义有需要告别的人,絮儿那边也有需要嘱咐的事。

炭窑诸事早已不需要絮儿操心,不过野路子出来的师徒情分割舍不断。

至于薛良,曾经他是东家,絮儿等人是薛家佃户的一小部分。而如今身份有所转变,关屯光明正大,崔景认可,他们便是松县收录在档的百姓。

薛良把孟长义当真朋友,关于土地和庄稼,絮儿是少数能跟他聊得来的人。

他们这一走啊,再相见还不知是何季节。薛良真想去看看山里的开荒地,见识一下成片的薯蓣是怎样繁盛无边。

孟长义这家伙,如同防贼一样不让人打听,薛良是有那么一点酸的。

人多误时,等他们正经赶路,已经临近半晌午了。

脚踩在六七寸深的雪地里,寒意包围着麻木僵硬的双脚,让这回家之路更添艰辛。

一行人走到平安镇时,炊烟稀薄,路上更是人影都见不到一个。

毛雀把扁担换到另一边肩膀,说起大变样的平安镇,还觉得像做梦似的。

它普通,穷,偏僻,几代人没敢想过,这处小镇会因石头名声在外。老话说福祸相依,平安镇呐,就没那个飞黄腾达的气数吧……

喜欢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请大家收藏:(ixmao)跟一百个壮汉进山开荒?包活的笔趣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