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林清梧莲步轻移,素白的身影在朝堂之上显得格外醒目。
她手捧一本奏折,正是那足以颠覆朝纲的《伪经录》。
“启奏陛下,”她的声音清冷而坚定,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臣林清梧,有本奏上,关乎大胤文脉之存亡!”
皇帝老儿高坐龙椅之上,面色阴晴不定。
他心里清楚,这位年轻的摄政文相,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准奏。”皇帝的声音略带迟疑,显然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预感。
林清梧微微颔首,示意影卫呈上被篡改的《资治通鉴》副本。
当那泛黄的书卷在朝堂之上展开时,一股淡淡的墨香也随之弥漫开来。
然而,这墨香之中,却隐藏着足以动摇国本的阴谋。
“诸位大人请看,”林清梧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这本《资治通鉴》,乃是内书省所抄录,供陛下每日御览。然而,其中‘忠臣传’部分,却被人恶意篡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她玉指轻点,指向书卷上被篡改之处,声色俱厉地说道:“岳忠烈精忠报国,却被污蔑为‘抗君而死’,此等行径,简直是丧心病狂,其心可诛!”
百官哗然,议论纷纷。
皇帝老儿的脸色也变得铁青,他万万没想到,这帮狗东西竟然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搞这种小动作!
“影卫何在!”林清梧一声厉喝,震慑全场。
数名影卫瞬间现身,他们手持特制的“墨感香粉”,身形如鬼魅般穿梭于朝堂之上。
“奉文相之命,请诸位大人踏阶而过,验明正身!”影卫的声音冰冷而无情。
百官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林清梧轻笑一声,解释道:“此乃‘墨感香粉’,遇伪墨则显青色。凡心怀鬼胎、行苟且之事者,必将无所遁形!”
听到这话,不少官员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硬着头皮,一步步踏上台阶。
随着“墨感香粉”的挥洒,只见十余人的鞋底,竟然泛起了淡淡的青色。
“拿下!”林清梧毫不犹豫地一声令下,影卫们立刻将那些显出青色的官员拿下。
这些人,皆是内书省与九学关联官员。
然而,林清梧并没有急于治罪,她的目光,落在了皇帝老儿的身上。
“陛下,”她再次叩首,声音恳切地说道,“如今伪经横行,文脉凋敝,若不及时拨乱反正,则天下将不知何为真经,何为正道!”
“臣请陛下,亲自主持‘文心正典’大典,于三日后在太庙前焚毁所有伪书,以正天下视听!”
皇帝老儿有些迟疑,毕竟这件事情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堂动荡。
林清梧见状,再次叩首,语气坚定地说道:“若陛下不允,则天下将不知何为真经!”
这句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力量。
皇帝老儿看着眼前这个柔弱却又坚定的女子,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敬佩之情。
“准奏!”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沉声说道。
与此同时,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正在上演。
沈砚之率领着一队亲卫,护送着一位盲眼老儒,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往京城。
然而,他们的行踪早已暴露,遭到了三批黑衣人的截杀。
这些黑衣人,皆是“余烬”的死士,他们武功高强,手段狠辣,誓死也要阻止沈砚之等人入城。
“杀!”黑衣人一声怒吼,挥舞着手中的刀剑,向沈砚之等人冲杀而来。
沈砚之临危不乱,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大声喝道:“保护老先生,杀出去!”
亲卫们紧紧地护卫在盲眼老儒的周围,与黑衣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怒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地狱般的画面。
沈砚之身先士卒,他的剑法精妙绝伦,每一次挥动,都能带走一条性命。
然而,敌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个个都是亡命之徒,根本不顾生死。
经过一番苦战,沈砚之等人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冲到了京城城门之下。
然而,此时的盲眼老儒,已经身受重伤,奄奄一息。
他靠在沈砚之的怀里,不停地咳着血,脸色苍白如纸。
“老先生!”沈砚之焦急地呼喊着,
盲眼老儒微微睁开双眼,他的目光浑浊而无神,仿佛已经看不到任何东西。
“我儿……可曾有人记得他写过《正气歌》?”他颤抖着声音问道。
沈砚之紧紧地握住老人的手,沉声答道:“天下皆知,林文相亲题碑文,立于翰林门前。”
听到这句话,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好……好……”他喃喃自语着,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沈砚之抱着老人的尸体,悲痛欲绝。
他仰天长啸,声音充满了愤怒和悲伤。
“老先生,你安息吧,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