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玉洞内,冰寒刺骨。陆云袖盘膝坐于洞心,身下是冰冷的岩石,“烛龙玦”紧贴胸口,散发出温润却微弱的气息。地答剑横于膝前,剑身冰裂纹路在幽暗的光线下若隐若现。她闭目凝神,全力运转玉霄心法,试图导引那股源自血脉深处、蠢蠢欲动的九幽寒气。
然而,这寒气如同有生命般,桀骜不驯。每当玉霄心法的暖流试图将其包裹、炼化,寒气便骤然反扑,如同万载玄冰骤然炸裂,冲击着她的经脉,带来彻骨的刺痛与麻痹。《易筋经》的浑厚意境在此刻被催发到极致,如同坚固的堤坝,死死挡住那汹涌的寒潮,却也震得她气血翻腾,脸色愈发苍白。
“固守本心,意与脉合……”师父月无瑕的教诲在心头回响。陆云袖咬紧牙关,强忍那冰火交煎之苦,将心神沉入对禹皇剑意的感悟之中。那日双剑合璧,青黄交织的光柱中蕴含的浑厚地脉正气,是克制寒气的关键!她努力回忆那种与大地共鸣、承载万物的厚重感,试图将其融入自身的内息循环。
但血脉的牵引如同无形的锁链。每当她心神稍懈,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冷玉凝那空灵又带着邪异蛊惑的声音:“妹妹……回家……”右臂的蛇纹也随之微微闪烁,寒意便如附骨之蛆,趁机深入一分。这是一场凶险无比的内战,对手是她自己。
与此同时,玉霄山各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主殿地基深处,巨大的坑洞中灯火通明。唐翎、清虚道长、玄悲大师等人亲自督阵,数十名精通土木和机关的高手正小心翼翼地挖掘着。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岩石粉尘的味道,沉重的敲击声和号子声不绝于耳。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坑洞中央,那里,青铜盘碎片所指示的核心点,正在被一寸寸清理出来。
“小心!再往下半尺!轻些!”唐翎伏在坑边,独臂紧握,眼神锐利如鹰。他手中的青铜盘碎片微微发烫,纹路的光芒指向下方。随着最后一层碎石被拨开,一块平整的、非金非玉的黑色石板露了出来。石板上,清晰地刻着一个与禹皇剑剑柄末端凹槽完全吻合的图案!
“是剑鞘的基座!”清虚道长声音带着激动,“快!按图所示,起出它!”
数根粗壮的撬棍插入石板边缘缝隙,众人合力。“嘿——哟!”一声沉闷的摩擦声,沉重的石板被缓缓撬起。石板之下,并非泥土,而是一个凹陷的空间,里面静静躺着一个长方形的物体,覆盖着厚厚的尘土,隐约可见古朴的纹路!
唐翎心头狂跳,不顾一切地跳下坑洞,拂去那物体上的积尘——赫然是一个由某种不知名黑色金属打造的剑鞘!鞘身沉重,触手温凉,上面布满了与禹皇剑山川纹路遥相呼应的、更为繁复玄奥的图腾,仿佛承载着山河社稷之重!
“禹皇剑鞘!”玄悲大师低宣佛号,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封镇地脉的关键遗物,找到了!”
唐翎小心翼翼地捧起剑鞘,只觉一股浑厚、沉稳、包容万物的气息透过掌心传来,让他因连日操劳而紧绷的心神都为之一安。“快!将此鞘送往寒玉洞!加固封禁,刻不容缓!”
山下的密林中,气氛却截然相反。
冷玉凝一袭白衣,静立于一块凸起的岩石上,宛如月下幽魂。她身后,影影绰绰,数十名身着灰衣、手持青铜铃铛的玄阴教徒无声肃立,如同融入夜色的石雕。更远处,还有更多气息阴冷的身影在林中穿梭、布设,隐隐形成合围玉霄山的阵势。
一名蒙面教徒无声地出现在冷玉凝身后,单膝跪地:“圣女,所有‘阴蚀散’已按计划投入玉霄山水源上游。‘乱魂香’也已由暗桩带入山内,明日午时,香气将混合地脉寒气弥漫开来,足以让未受寒脉庇护者心智紊乱。”
冷玉凝微微颔首,指尖把玩着一枚小巧的蛇形青铜哨。她的目光穿透林间缝隙,落在玉霄山顶,嘴角噙着一丝冰冷而笃定的笑意:“很好。我那妹妹,此刻想必正与那该死的寒脉苦苦相争吧?烛龙玦的压制,又能持续多久呢?”
她抬起手,看向自己掌心,那里也有一道淡淡的、与陆云袖右臂相似的蛇纹印记。只是她的印记颜色更深,如同凝固的血。
“血脉相连,寒脉相引。待地脉之门洞开,寒气冲天之时,便是你体内寒脉彻底觉醒,与这玉霄山一同回归‘家’中之时。”她低声自语,声音如同寒冰摩擦,“陆云袖,你逃不掉的。这,便是宿命。”
她的目光转向西崖方向,那里,幽蓝的光晕比昨夜更清晰了几分,丝丝缕缕的寒气如同活物般从崖壁缝隙中渗出,周围的草木已挂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距离地脉之门重开,仅剩一天一夜。
寒玉洞内。
陆云袖的状态已到了临界点。
“噗——!”一口带着冰碴的鲜血喷出,溅在冰冷的地面上,瞬间凝结。她身体剧烈颤抖,周身弥漫着肉眼可见的白色寒气,与“烛龙玦”散发的温润黄光激烈地对抗着。地答剑在她膝前嗡鸣不止,剑身覆盖了一层薄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